如何赓续中国诗歌传统,在诗歌创作中实现中西合璧?如何看待互联网给诗歌创作带来的重要影响?如何塑造新时代的诗歌美学?由中国诗歌学会、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办的“现象与趋势——当代中国诗歌发展研讨会”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诗教基地名誉主任王玉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艺教中心诗教基地主任赵洪,以及吴思敬、李少君、梁鸿鹰、西川、欧阳江河、唐晓渡、赵依、杨碧薇、虞学泽等专家、学者和诗人与会研讨。研讨会由王山主持。
“对当下中国诗歌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和面临的问题要有理性、客观、准确的看法。”吉狄马加认为,关于中国诗歌发展未来的趋势、当代诗人的创作方向和目标,最终还是要让“诗人、写作者通过他们的实践写出和这个时代有关的诗”。他提出每个诗人都面临的考验:诗歌创作是否能见证时代?能不能反映时代的精神和本质?“不只是在中国,可能全世界的诗人面临的问题都一样。”面对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诗歌创作者和创作方式的变化,吉狄马加认为,要尊重不同的诗人群体,尊重不同的创作者的写作方式,“在当代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回到诗歌传统和语言中,在新的条件下写我们的诗。”
“新诗的现代性追求从新诗诞生就开始了,也正是对于现代性的追求,使新诗能够诞生。”围绕“诗歌的现代性”,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思敬梳理了“五四”以来新诗的发展历程,并对语言论转向、新批评派、象征主义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中国诗歌发展的西方理论、流派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他提出了“冲撞—融合—超越”的路径,即衔接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在西方文化的冲撞中实现中国古典传统和西方优秀文化的融合,“最后要达到超越,既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超越,也是对西方各种诗歌流派的超越”。
“无论是中西、古今还是文理,还是要贯通。”王玉明的诗歌观既涵盖传统诗词,也包括新诗。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对“融汇贯通、兼容并蓄”尤为强调,“要学习西方,完全固守就不会有发展、有进步,但绝不能抛弃中国传统,一旦抛弃就会失去源泉和根基”。
面对互联网、社交媒体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诗人群体、诗歌作品海量增长的现象,怎样进行“有效”的诗歌讨论和批评等问题,成为与会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
流行歌曲的歌词是诗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明君表示,“很多歌词与诗并无二致,影响面非常大,但学术界关注很少,其实优秀的歌词也应该被纳入我们的学术研讨范畴”。
“以前一个诗人发表作品要经过很多程序,而网络、自媒体出现后,写了诗马上就可以发表、马上就能得到回应。”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唐晓渡提出,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诗人、发表诗歌,诗歌的传播途径极大地拓展了,但与此同时,“在越来越纷乱复杂的状态下,面对全平台的、海量的创作,我们应该如何谈论秩序”?这个问题值得重视。
对此,诗人西川认为,诗歌研讨要有分类,标准模糊的讨论是无效的,“当代诗歌写作不再是单纯的纸面写作,还出现在直播、短视频等现场,对诗歌的讨论应该更多地关注创作与传播的新媒介角度。”诗人欧阳江河则指出,写作现场的变化,既涉及怎么写、在哪里写,也涉及怎么读、在哪里读,“读与写的磁场转换对当代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诗歌来自生活。校园里有诗歌,乡土间有诗歌,风景中有诗歌,但只坐在办公室,估计没什么诗歌。”来自绍兴的诗人虞学泽结合其诗集新作《水质时光》,分享了几十年诗歌创作的切身体会,《水质时光》中有他与故乡的对话,有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有对亲情、战友情等炽热情感的歌咏,“诗的旋律,就是生活的旋律”。
吉狄马加表示,虞学泽的诗歌体现了他的心路历程和生命体验,《水质时光》里的诗写得很真挚,特别是对绍兴的书写,既是个人与故乡的对话,也是一方水土、一个时代的精神记忆,让一个丰满的、温暖的江南水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水,或者说自然与诗歌的关系非常紧密。”《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对《水质时光》中大量写运河、写江南水乡的内容颇有共鸣,“当代人深刻感受到世界的不确定性,回到自然中寻找安慰,得到精神的洗礼或进化,也是当代诗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期待有更多诗人群体把作品留给时间和历史。”正如吉狄马加所说,今天的中国诗歌,要由当下的诗人来完成、来见证,相信终有一部分诗歌会真正地留下来并逐步经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