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又〈雷雨〉》看经典的解读空间
栏目:探索
作者:张德祥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经典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它具有被不断解读的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时代的人,总能从经典作品中有新的发现,这就是经典能够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曹禺的《雷雨》是中国话剧的经典作品之一,从1934年问世以来,就一直在舞台上常演不衰。实际上,每次的演出又都是根据时代环境而有所侧重表达,以合乎时代之需要。2021年,北京人艺演出了新版《雷雨》,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新版《雷雨》新在何处?哪些地方有新探索?合理性在哪里?对经典作品的改编提供了怎样的艺术启示?这些问题,正好是纪录片《今又〈雷雨〉》要回答的问题。该片于8月26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CCTV9播出。</p>
<p>  看过6集纪录片《今又〈雷雨〉》,就看到了新版《雷雨》的诞生全过程,看到了导演濮存昕和唐烨决心重排《雷雨》的初衷和动因,以及北京人艺众多艺术家的探索和最终呈现,可谓详细、完整、生动。在纪录片中,我们看见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对这部经典话剧的全新解读,起源于1934年最初剧本的发现。1956年的定本与1934年的剧本有不少差异,这种差异无疑是后来根据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修改,侧重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已经被人们所熟知。那么,最初的版本中体现了剧作家怎样的意蕴和诉求?这正是导演想要探寻的秘密。可以说,整个新版《雷雨》就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开掘灵魂中的渴望,用濮存昕的话说,就是开掘“最原始的、寓言式的人性”。因此,根据最初版本提供的细节,重新与剧中每一个人物进行对话和交心,找到人物最本真的处境、性情和心理,校准人物形象的真实焦距,让他们回到本来的、本色的自己。对周朴园、侍萍、繁漪、周平、鲁贵、四凤等人物的角色都有或大或小的挪动。这种探索是一次新的艺术实践之旅,也是与当下观众的一次新的对话、与时代的对话。实际上,戏剧较影视作品的长处就是可以在每次演出中不断完善,而不像影视那样一次定格成像。戏剧的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总结提高、修改完善的机会。有些古老的戏曲作品,演了几百年,越演越成为经典,就是人们在每次演出中不断完善的结果。演出就是艺术实践过程,实践出真知,千锤百炼,不断地合情合理化,去概念化,以臻于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对经典作品的新探索、新解读,注入新的元素以适应时代之需,是艺术与时俱进的方式之一。</p>
<p>  那么,新版《雷雨》是否实现了初衷?是否呈现出曹禺最初寓于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在剧作的完善上有哪些推进?这些都是留给艺术家的思考。可以说,这个话题很有继续探讨的意义。在我看来,《雷雨》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写出了命运,更在于写出了当时的中国即将迎来一场暴风雨的社会现实,压抑的、沉闷的、阴郁的、罪孽的周公馆难以为继,正在孕育着一场改变这一切的雷电风暴,从而使人摆脱那种窒息的社会环境,寻找光明。这是大变革前夜的爱恨交织的困局,舞台就像凸镜一样,把周家和鲁家的复杂关系展示出来,家庭、社会、阶级、伦理与人性,在这里交织得淋漓尽致,无人不在挣扎与挣脱之中。这是家庭的雷雨,更是社会的雷雨、人性的雷雨。《雷雨》具有很强的寓言性和象征性,这也是它能够不断被做出新的解读的经典性所在。</p>
<p>  这部纪录片全程无配音、无解说,完全是通过纯粹的镜头记录艺术家的探索过程。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个场景,反复推敲的过程,都历历在目,无论是舞台布景、灯光造型,还是音乐语言,都经过反复讨论,体现了艺术家们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更新的尝试和努力。台前幕后,戏装便装,无死角记录这台大戏的方方面面,使观众真正了解到幕后的点点滴滴,怎样汇聚成《雷雨》。纪录片的本质就是记录。</p>
<p>  如果说忠实记录是《今又〈雷雨〉》的首要特征,那么,该片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对每一位角色的采访,找到他们在扮演角色上的蜕变以及艺术依据。他们谈对角色的理解,都触及人物的灵魂。周朴园、繁漪、鲁贵、侍萍等,这些人物的定位都有较大变化,演员如何适应?揭示演员对角色的理解,表达演员的认知,就成为深度记录的必然要求。该片的重要价值也恰恰体现在这里。</p>
<p>  当然,作为纪录片,也有遗憾之处,就是最后并没有完整的演出版本。这也可能牵涉到版权问题,但还是给观众留下遗憾。前面铺垫得那么充分,枝繁叶茂,实际上,观众在期待最后的结果,但最后没有看到正果。留下一个最大的悬念,只能到剧场寻找答案。但无论如何,《今又〈雷雨〉》记录了一部经典戏剧在新时代的演绎过程,对经典作品今后的新解读有诸多启示意义。马克思说过,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实际上,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也应当成为中国艺术创作的重要资源,一方面是新的解读,一方面应当是新的改编。</p>
<p align="right">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