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这些年摄影家书写的表现特定历史时期学生群体的图书,人们可能会想到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学生》,也可能会想到赵钢表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学生活的《我的大学》等相关题材的优秀图书。近日,许安平著图文书《八十年代大学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为读者提供了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活的新参照。该书以作者许安平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大学生活为主线,以第一人称视角,图文并茂、生动细致地展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精神风貌。全书由家庭和兄弟三人的故事、摄影爱好历程、大学校园生活顺次展开而又相互贯穿。
许安平兄弟三人都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也都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的大学生活跨越了整个八十年代。受父亲影响,他高中时就喜欢上了摄影,在陕西西安上大学后参与组建大学摄影协会,甚至在大学还没毕业时就创立了一家彩扩店。在大学期间,他拍摄了很多照片,但照片和底片后来基本都损毁或丢失了。2022年,他广泛搜集大学同学保存的他当年拍摄的大学生活照片,并开始采访写作,精心打磨成就此书。
从同学处搜集来的照片,基本上都是纪念照。然而,纪念照就像是施加了某种魔力,加上同学们的助力,使得加上了岁月的模糊滤镜的记忆逐渐清晰,七万余字的回忆也似山间清泉涓涓而出。正如作者在该书“自序”中所言,“如果不是这些纪念照,可能所有的记忆都会被慢慢抹去”。
纪念照存在的理由
《现代汉语词典》《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世界摄影大百科》上都没有“纪念照”这个词,但不影响纪念照大量存在的事实和人们对纪念照内涵共同的理解。晋永权所著《佚名照——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图像》给这类照片做了学术上的厘清。《八十年代中学生》属于回忆录,并非学术著作,但从内核上讲,拍摄“日常生活图像”,把目光投向普通日常生活的视觉文本,是对摄影本身所固有的日常性与大众性的尊重;不去追求所谓的“创作照片”,更是一种可贵的选择,是对“摄影即杰作”这一偏向的纠正。
这些照片代表了大学生们曾经的真实存在,是罗兰-巴特所说的“此曾在”的证明。假想当年作者拍摄的都是些所谓的“创作照”,与自己的同学失去了关联性,就难逃被丢弃的可悲命运。现在看来,这些纪念照不仅是作者书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引子,也是其本身留存至今的理由。
作者也毫无意图用这些照片显示自己摄影上的高明,一如他在“后记”中所言,“拍这些照片的初衷就是为日后留下些青春的记忆,没有想要出什么摄影作品。”但如今看来,这些纪念照不只是纪念照,它是许多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的共同记忆,也是八十年代大学生群体视觉文本的重要组成。
胶片缺陷与细节的魅力
照片不仅是时间流逝的证明,还与技术变化密切相关。《八十年代大学生》中的照片均是用胶片相机所摄,时值黑白照片与彩色照片的技术转换期,又呈现出作者所述的“彩色不够,黑白来凑”的特点。英国艺术家、作家布赖恩·迪尔格在《解码好照片》一书中谈到胶片时写道:“我对那个时代的记忆,与久违的胶卷的色彩风格和那些迷人的化学缺陷永远关联。摄影师以前常常抱怨胶卷尤其是彩色胶卷的各种不准确,而如今的数码相机能够预测结果,且都非常准确,人们的兴趣却又回归胶卷了,这真是颇具讽刺性。”这种兴趣所形成的助推力和审美趣味,甚至促使厂商们将胶卷特征移植到数码相机、照相手机中,模仿胶片的粗颗粒、色彩倾向及划痕等,使人们可以“假装”生活在过去。我们发现,独特的缺陷就是那些照片该有的样子,是真实的不用假装的令人唏嘘的过往。这也给《八十年代大学生》平添了几分魅力。
《八十年代大学生》中收录了150余幅照片。当岁月渐渐远去,从前不重要的细节进入注意力中心而变得重要了、有趣了:美院学生脚上所穿的“片儿鞋”,小田同学表演诗朗诵时”瘪着嘴”的样子,学院广播站学生广播员胸前别着的小红花,女生宿舍蚊帐里挂着的简易耳机,印着“陕西机械学院211”的半截门帘,某同学在兴庆公园合影时手中所提的单喇叭磁带录音机……这些都是描绘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活的精彩的真实,也凸显着摄影媒介的巨大魅力。
校园摄影及摄影行业风景
《八十年代大学生》中写道,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大学生社团组织才有了蓬勃发展机会,诗歌、美术、书法、音乐等各种社团林林总总,活动丰富多彩,但唯独摄影社团不多,“当年照相机还属于奢侈品,有照相机的家庭很少,更别说还在上学的大学生了”。1987年,作者所在大学才成立了摄影社团,“学生们节衣缩食,从本不富余的生活费里‘抠’,拍一个胶卷的费用通常需要好几个月才能节省出来”。大学生们拍摄学生的校园生活、节假日出游等,还举办校园摄影展。从作者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各种社团中唯独摄影社团是“跨界”组织,可以用照相机“深入”校园里的其他社团,这才有了书中美工社、学院广播站、健美操比赛等照片。从整体上看,作者所收集整理的照片具备了一定的数量,内容的广度也得到扩展,使读者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校园的摄影生活,感受那个年代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作者不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名摄影爱好者,同时还是摄影行业发展的深度参与者和见证者,这部书也较好地呈现了八十年代中期摄影存在的社会风貌,是对特定时期摄影行业的充满可信细节的历史书写:66元的红梅折叠式120相机,10元钱在《中国摄影报》上刊登的相机转让广告;兴庆公园照相摊主汤先生成为行业第一个“万元户”,作者自己筹集2万元创办彩扩部的经历……
校园摄影及摄影行业风景,成为《八十年代大学生》的一条重要写作线索,也成为该书区别于其他相关图书的一大特色。中国青年出版社推荐“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阅读该书,在笔者看来,该书还是摄影人认知特定地域、特定群体、特写时期摄影史的有益读物,也是摄影人运用摄影为历史留影的成功案例,值得更多人参考借鉴。
(作者系《中国摄影》杂志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