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三个维度
推动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宋江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笔谈

 

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三个维度
推动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

宋江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一重大论断明确指出“两个结合”的重要地位,精辟阐释“两个结合”的真理要义。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好理论维度、现实维度、实践维度,从战略高度深刻理解“相互契合”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有机结合”的逻辑必然,不断推进“两个结合”,增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把握好理论维度,将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始终贯穿于推动文艺事业发展的进程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正因为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两个结合”不是机械地把两个既成的东西融合起来,而是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条件下,一个不断结合创造的过程。因此,我们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治理理念与当代社会的共鸣点,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不断回答时代课题。

  我们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党理论创新的根与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课题书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中华大地上,从而也使马克思主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获得丰厚滋养,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刻阐述了文化、文艺与民族复兴的关系,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这些论述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新时代文艺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揭示了文艺作为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形成了新时代科学系统的文艺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时代精华,为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就需要广大文艺家必须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充分认清我们肩负的崇高责任和神圣使命,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始终把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满腔热情地讴歌党的领导,讴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讴歌人民群众的崭新风貌,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最强音。也需要广大文艺家擦亮眼睛,洞明世事,站在高处以宏阔的眼光观察对象,不为事物的假象所蒙蔽,不被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所迷惑,获得高瞻远瞩的境界和效果,对深沉厚重的历史、对鲜活喧嚣的现实,竖立起正确观察事物的坐标系,在贯穿古今纵向尺度和融通中外横向尺度的交织考察中,感受和把握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砥砺前行的铿锵脚步与豪情壮举,以源源不断的精品力作,发挥文艺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攀登文艺高峰、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

  把握好现实维度,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始终贯穿于打造精品力作的实践中

  “两个结合”的现实实际,从存在论和辩证法角度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连续过程;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看,则由于群体性的立场观点方法而呈现出特定的气象风貌。百年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结合”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生动的实践过程。“两个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深厚的文明底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获得新的蓬勃生机、有了极大丰富和发展,能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论是社会主要矛盾、还是审美趣味和要求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文艺如何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时代特征、立足现实需要,推陈出新、转化创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才是必由之路,才有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同的内生动力,这既保证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也为当下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提供思想智慧、民族风格和丰富营养,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

  这就需要广大文艺家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付诸到具体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破解前人的经典密码,汲取精品经验,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转化创新,结合新的现实条件锻造当代精品。文艺工作者不是生活原料的“搬运工”,不是理论、概念的“画图员”,而是必须既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本态度,又有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从而择取最具代表性和精神力的题材,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的创造能力,从而能够以优秀作品艺术地、审美地、丰盈地表现生活、照亮生活。要坚持弘扬正道,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铸造灵魂的工程师和文化传播者的姿态,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始终坚持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价值追求,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倾注全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创作新时代精品力作。要在实践探索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价体系,用文艺评论引领创作生产,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论文艺作品,从而促进文艺创作,发挥出文艺评论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真正起到把握文艺方向盘的作用。各级文联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遵循文艺工作规律,进一步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激发和保护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文联组织的向心力、吸引力和行业影响力,广泛组织动员各领域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党的文艺事业,努力营造崇德尚艺、潜心耕耘、打造精品力作、繁荣文艺创作的良好风气,教育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

  把握好实践维度,将坚持人民性始终贯穿于“文艺依靠谁、为了谁”的解答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每一步探索,都彰显着“两个结合”的实践伟力。运用“革故鼎新”的文化智慧,我们党将文化实践融汇于安邦治国的改革创新实践中;秉持着“万物并育”的文化理念,我们党在文化实践中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肩负“协和万邦”的文化使命,我们党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讲到底,就是坚持运用其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中国的问题。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上的突破来自于中国社会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境遇的极大改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实践维度,对我们探索开辟“两个结合”的文艺路径大有裨益。一方面,要从百年党史、从文艺学科整体来把握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实践和理论建设,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的研究和阐释,弘扬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另一方面,要推动文艺工作者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素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从中华传统文艺理论中汲取营养,在当代文艺的创作创造中开拓新的题材、主题、形式与风格,更好地弘扬中华美学传统、彰显中华文化精神。积极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的优秀遗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和评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实践维度,就要重温“为什么人”的问题。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作为文艺文化工作者,我们肩负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光荣使命。所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是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也应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共识。这就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创作各个环节,用生动优秀的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反映时代精神、塑造民族之魂为使命,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不断强化艺术作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发挥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作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只有把握时代前进脉搏,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艺术追求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艺创作寓于时代的前进之中,才能防止和抵制脱离群众的倾向,才能防止和抵制媚俗、低俗、庸俗的倾向,才能充分发挥文艺讴歌人民、昭示光明、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广大文联组织要履行主责主业,团结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尊重和遵循文化文艺规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终身课题。自觉立足中国大地,坚定人民立场,把艺术创造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紧扣重大时间节点,组织重大题材文艺创作,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记录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展现历史之美、山河之美、英雄之美,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者系青海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