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国际化艺术语言的青春对话”
栏目:探索
作者:花鸣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场国际化艺术语言的青春对话”

——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文艺演出随感

  8月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在成都举办。笔者作为一名舞台艺术工作从业者,曾在过往的职业生涯中承担过包括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和文艺演出的创排工作。笔者认为对比以往大型赛事开闭幕式的文艺表演,此次成都大运会闭幕式的文艺演出有着其卓然的艺术风格及审美特质。而铸就这份特质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艺术语汇的选择及中心思想的定位。

  一次对于传统呈现语汇的破局

  笔者认为本届大运会闭幕式文艺演出的艺术呈现是区别于以往大型赛事中“团体操”表演编排方式的一次破局革新。

  体育场庞大的空间往往给予人最为直接的艺术效果反馈便是团体操式的整齐划一,这种由单点重复构成的高密度动态画面,也是一道国内大型赛事及庆典活动中文艺演出的审美公式,按照此审美规律所产生的创作方向以及表演语汇,在近十几年的演出创排中也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大运会闭幕式导演组没有选择体育场环境的演出形式,而是选择了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作为闭幕式的主会场。这样一来不仅从艺术风格上巧妙地回避了开幕式演出那种宏大式、庄重式的表演风格,并且在空间设置上做到了独树一帜。有机地将舞台的概念设置于一个景观环境中,却又在表演的过程中化舞台于无形。将环境、空间结合艺术表演,创造出了一种大型赛事文艺表演的情境式互动语汇。

  表演过程中大量使用了阿卡贝拉式的音乐风格以及音乐剧式的戏剧结构,同时又加入了嘉年华式的情绪互动以及中国人特有的散文诗式的情感表达。将多种艺术语汇相融合,丰富又有序地诠释了专属于大运会的故事。

  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整体设计,使得整台闭幕式文艺演出在舞台语汇上更加自由、奔放。脱离了以往大型文艺演出中惯用的人海战术,以一种轻量化、自由化的表现形式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一场关于青春的哲思

  回顾本次闭幕式文艺演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气质特征便是“青春”。毋庸置疑这是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产生共情的理念。无论对于哪个年龄段的人而言,它都是对于生命感受以及自我审视的窗口。将不同背景、不同人生阶段的人勾连到一起、共情到一起。

  有了“青春”的理念,接下来便要看导演们如何将这一核心思想贯穿到大运会的母题当中去。导演们将大运会的核心构成运动员和志愿者以及举办地成都作为创作的切入点。将文艺表演分为三个章节来阐述“致敬运动员”“致敬志愿者”“致敬成都”的主题,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去诠释青春、思考青年人所肩负的社会使命,建立起中国当代青年人与新时代之间的亲密联系。

  导演组对闭幕式文艺演出的情景设定,是用戏中戏的方式构建出舞台上的一个拍客直播间。以“直播间”为媒介,将大运会期间的青年群体与社会各界对于体育精神、人文感恩、命运共同体三个话题的思考做了诠释。将梦想作为一种指引,又将其中所包含的庞大信息进行梳理、提炼,以一种当代化的艺术语言展现于舞台之上。

  文艺演出第一章节《梦想·致生命》的舞台表演,是以大运会中的三个运动项目为原型进行舞台行为的编排创作。以原创音乐剧的形式把运动员群体不负“青春”和拼搏精神做了生动的舞台化演绎。

  “花式篮球”“功夫碰床”“高空奔跑”等这些绝活在第一篇章的表演中交相辉映。将青春的另外一个名字“拼搏”用一种新、奇、特的舞台方式呈现出来。

  篇章尾声,全场演员齐声喊出的“谢谢你运动员”不仅是作为大运会文艺表演的点题,更是对于青春本身的一份思考。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也都是“运动员”,当历经风雨之后,我们是不是也该由衷地对自己说一声“谢谢你”。

  文艺演出的第二章节《梦想·致青春》舞台表演的核心行为是以大运会志愿者服务为原型进行的艺术创作。通过“机场接机”“运动场馆设施维护”“运动员村食堂服务”这几个场景的舞台再现,体现了在精彩大运会背后默默付出的志愿者形象以及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

  构成以上舞台场景的是全新一代数字成像介质。高24米的立面屏、占地2000平方米的地面屏、16块带有轨道的数字移动屏共同还原出一个个身临其境的大型3D沉浸式生活场景,附和着一幕幕音乐剧式的歌舞场面,将大运会志愿者的座右铭“以青春之名,为大运助力”艺术地展示在舞台之上。

  篇章尾声点睛的那句“谢谢你志愿者”同样不仅是表达对大运会志愿者的感谢,更是对我们生命中那些默默为我们付出、助力者的感恩。常怀感恩之心,才能让我们时常审视自己的社会价值,去提升自己助力他人、助力社会的意识。

  文艺演出的第三章节《梦想·致世界》舞台表演的核心行为是从巨幅的宋代《蜀川胜概图》展开,用屏幕影像中的古画倒映出一幅现代成都的城市景象。若干组手持画板的青年通过手中的画笔将成都的未来面貌绘制于舞台的影像当中。而随着AI机器人元素的加入,整个舞台空间的环境也随着情绪逐渐抽离,视觉影像引领观众飞出成都的上空、飞出地球、来到宇宙,远远地眺望着这颗蔚蓝色的星球。这寓意着未来是所有青年人创造出来的。

  篇章尾声,演出群体高呼“谢谢你成都”使大运会的举办地成都再次聚焦于全国、全世界的目光之下。这份感谢提示着我们要对自己所站立的平台抱有感恩之情,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伫立于人文的高原之上,带着一份敬畏去问鼎自己的人生高峰。

  通过以上三个视角,相信全球观众都沉浸在了这一场由大运会闭幕式演出带动的关于青春的思考体验中。而这也包含了整个导演团队对当下中国式青春的一种时尚理解、审美判断以及精神探索,是站在当下中国青年人立场上的一次思辨。

  大运会闭幕式演出从自我、社会、全球这三个层面触发的一场反观自我的审视,让当代中国青年借助着成都的“现在时”向世界做了一次生动的青春宣言。

  (作者系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行为设计、文艺演出执行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