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成功“破圈”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舞蹈《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的成功就格外夺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由此我们应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鲜活、生动而走心的形式不断打破壁垒、跨界出圈,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近大众、贴近时代,激发起更多国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了解、熟悉并爱上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与情感上产生共振共鸣。
众所周知,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弘扬文明离不开校园。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不仅要让他们从现代文明发展中获得启迪,更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特别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愈发生动、鲜活、在场的形式带进青年学子的课堂中,让身处象牙塔中的青年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让他们在课堂上零距离接触并体验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面对面交流与对话,相互激发,进而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落地、生根、发芽并发扬光大起来。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例如,兰州大学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把敦煌文化、敦煌艺术引入校园、带进课堂。通过开设艺术通识课《敦煌文化艺术鉴赏与设计体验》,让青年大学生零距离接触和体验敦煌石窟、敦煌壁画、敦煌乐舞、丝路电影等诸多艺术门类,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绵延千年、璀璨无比的敦煌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同学们在课上还能将“敦煌”和自身所学专业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设计出富有敦煌元素的创意作品,将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表达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不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与活力。
与此同时,不少高校相应地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厦门大学物理系教授蔡端俊开设《国剧赏析》选修课,将京剧国粹带入理工科学生课堂,激起了来自不同学科的青年学子对国粹瑰宝的喜爱之情,听课学生可谓络绎不绝。在这门课上,同学们从台下走向台上,现场体验到京剧舞台的锣鼓喧嚣、服饰的水袖清扬、唱腔的风华绝代,借以打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岁月“隔膜”,继而获得全新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感受。
这些以传授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之所以能在众多大学课程中“脱颖而出”,就因它们既不失知识性趣味性,又融合了时代性和现代信息技术,课程考核不拘泥于形式,鼓励学生展开个性化创新与创造。通过教师在课上的专业讲解、课后的创意作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再延伸,让青年学生在学习中增进了解,在了解中形成热爱,在热爱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与自强。如此一来,青年大学生在学校课堂上不仅能领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尚之美,更在体验式学习中切实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可亲可爱可感的无限魅力,从而自觉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使命。
如上所述,让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体验式学习不仅能够让青年大学生收获知识与成长,更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获得“新生”。更进一步地说,高校不仅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课堂教学,更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元素、时代元素有机融合,让青年大学生从被动接受文化教育到主动学习、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让大学校园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地圣地。
(作者系新疆大学博士生导师、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