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中有个白胡子老头群演,天天来我们剧组报到。我问他为啥天天来,他说之前只是看电视剧,现在还能参加电视剧的拍摄,能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变化,是一生最大的幸福。”电视剧《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导演刘建华讲述着在这部电视剧拍摄过程中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细节。5月27日,由中国视协、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电视剧《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范宗钗,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西藏日报社党委书记廖恳,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新建,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薄松谦、郭士飞、吴兴远、董涛、林海宁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主创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5月5日,《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首播,爱奇艺等多家网络平台跟播,讲述了欧阳南、马如云、梅雁生等援藏干部携手多吉、格列朗杰、卓玛等藏族干部群众,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把强嘎村建设成为美丽的国际旅游小镇,并引领全县走上了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小康之路的故事。该剧展现了援藏干部扎根高原、建功西藏的奉献精神、意志品质和良好形象,向观众传递了忠诚坚定、担当作为、敬业奉献的精神力量,成功将艺术与现实相结合,为西藏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迪。
李新建表示,为生动展现西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繁荣景象,豫藏两地携手推出了电视剧《雪莲花盛开的地方》,是各级领导关心指导、豫藏两地协同发力以及剧组人员潜心创作的成果。廖恳表示,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将围绕“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的战略目标,继续与各方深入交流合作,推动西藏文艺精品创作再上新台阶。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总干事廉湘民认为,《雪莲花盛开的地方》是一部实事求是、客观地反映新西藏的电视剧,打破了将西藏固化、神秘化、理想化、浪漫化的倾向。“该剧选取的是西藏的非典型地区,但是它又是一个现代化发展的典型地区,在援藏工作上来讲它也是非常典型的,是广东、福建两省对口援助的地区。援藏工作给西藏这一地区带来了现代化的发展。”廉湘民说。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以一个小山村的巨变,描绘了西藏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近30年的壮阔历史,塑造了广大援藏干部的英雄群像。中国评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在分析剧中的几位援藏干部形象时说,“编导在梅雁生的转化上很下功夫,不仅写他的意识,还写出了他的无意识,通过他多次跟李霞亡灵想象中的对话,把他内心的深度心理现实展现出来,这是剧中一个很重要的艺术匠心之处。梅雁生在援藏过程中,成长为有真情、精明而务实的高原汉子。相比欧阳南,梅雁生同等重要,甚至在美学上更加成功,因为他屡经挫折才完成人格淬炼。前者是理想型人物,更符合全剧的理想主义精神题旨;后者属于现实型人物,更能引发普通观众的理解和共情。”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认为,这部电视剧对典型人物、典型群体抓得准、刻画得真实可信。欧阳南属于援藏二代,他个人的信仰和目标是明确的,他对援藏的追求是准确的,他有知识、有思路、有理想,最后带领大家致富、过上美好生活的人生路径是非常可信的。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认为,这部电视剧带观众重温了老西藏精神中的奉献精神。在年轻一代身上,观众不仅看到了付出,也看到了得到和成长。这也打破了无私奉献的常态思维——援藏干部们奉献同时也在获得,让个人价值得到了最大彰显。
同时,与会专家还指出,该剧存在个别人物塑造不够丰满、场景年代感不够鲜明、部分剧情略显重复等不足之处,建议在今后的创作中进一步完善。
此次研讨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西藏工作和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落实中国文联推进文艺创作工作会、文艺援藏专题工作会议精神和文化润疆、文艺援藏协作机制联席工作会要求。范宗钗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中国视协围绕文化润疆、文艺援藏等重点工作,通过创新开展文艺评论、剧本扶持、教育培训以及“影视小屋”志愿服务等,助力新疆、西藏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下一步,中国视协将继续关注支持民族题材电视剧创作,加强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扶持,推动重大题材电视纪录片《党领导下的百年文艺》(暂定名)创作摄制,以电视艺术高质量发展助推文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