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网络文艺提供了创作源泉,使其具有丰富、独特的内容与形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表现形式相互结合,使网络文艺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彰显了原创精神和文化价值。随着国际传播移动化、社交化的趋势不断发展,以及中国传媒机构和平台的国际化拓展,网络文艺在扬帆远航的道路上必将在海外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和中华文化。
近年来,新媒体和流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为网络文艺的兴起和繁荣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广阔平台。中国网络文艺的类型日趋多元化,且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素材和汲取灵感,从而增强了文化品格与民族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网络文艺以其兼容并蓄的文化属性和独特的传播优势,能够担此重任。截至2022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用户规模已达9亿多,2000余部中国网络剧的全集或花絮在海外视频平台上线,网络综艺节目步入向海外输出版权的新阶段,各显其能的视频网站UP主也拥有了数量可观的海外粉丝……中国网络文艺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多点开花 亮点纷呈
网络文艺包含多元主体创作的内容,既有传媒和艺术领域从业者推出的内容(PGC),也有普通网络用户自制的内容(UGC)。两者各具特色和优势,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
传媒领域专业机构和人员是创作网络文艺的生力军,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网络文学的题材类型与海外输出模式日趋多样化,广受国内外读者欢迎的作品纷纷涌现,其中不少优秀作品还成为影视、动漫和游戏等文化产业开发的内容源头。《盘龙》《天道图书馆》《异世界的美食家》等网络文学作品深受国外追文族的青睐,其中的中国文化符号也得到关注和追捧。不仅如此,携带传统文化基因的网络文学作品还被改编成影视剧和动漫,以更为通俗易懂、生动可感的叙事形态,进一步扩大了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力度。《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等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网络剧呈现了原著的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也将中国古代建筑、服饰、节庆习俗和民间工艺生动地展现出来,体现着浓郁的国风气派与东方之美。网络剧发展势头迅猛,不仅在国内“爆款”频出、屡破圈层,也陆续登陆海外流媒体平台上线播出。《三体》《黑门》等科幻动画片融合了主创者对先进科技和未来世界的想象,“烧脑”的精彩情节吸引了不少海外观众。与此同时,网络纪录片也进入国际传播平台。制作精良的微纪录片《风味原产地·潮汕》的全球版权被美国网飞平台(Netflix)购买,而且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由普通用户自制的网络文艺各具特色,在制作水平、风格基调和审美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别。它们往往呈散点式、碎片化形态,贴近生活、真诚质朴,浸染着烟火气和人情味,容易引发网民的认同和共鸣。一对农民夫妇的“曳步舞”洋溢着蓬勃、热烈的气息,上传之后风靡抖音国际版(TikTok),被众多海外网友点赞、转发和评论。潇洒有力的舞步背后,有着令人唏嘘的坎坷经历和让人感佩的顽强意志。这是逆境中突围的人类命运写照,具有激励人心的感召力量,也有助于改变外国人对中国农民的刻板印象。作为擅长机器维修和建造工艺的女中豪杰,林果儿出手不凡的技艺、勤奋执着的劲头与俊美明朗的外貌吸引着海内外的众多粉丝。从适于国内观众在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观看的竖屏短视频,到适于海外观众在海外平台上观看的横屏且节奏稍慢的长视频,她将精湛的手工技艺和新时代巾帼女性的风采通过国际平台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上述来自于普通网络用户的短视频,以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海内外网民的认可与欢迎。
文化魅力 浸润心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由网络文艺向海外传播,为充实和构建人类文化宝库增砖添瓦,也以其独到的文化魅力获得了海外受众的关注和欢迎。
网络文艺能够将深藏于世俗生活中的民间文化挖掘出来,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价值。网络视频平台易于触达以及视频制作技术便于操作,有力激发了网络用户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和记录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和奇趣瞬间的热情。因此,那些散落于民间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现象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能工巧匠阿木爷爷未曾料想自己在晚年竟然成为圈粉海内外的“网红”,成为中国民间工匠的代言人。他运用中国古老的榫卯工艺,制作出鲁班凳、小猪佩奇、足球等精妙的物件和玩具,令人们惊叹传统技艺和现代审美元素的完美融合。很多海外粉丝非常羡慕片中第一时间享有玩具的孙子,认为阿木爷爷堪比《木偶奇遇记》中的老木匠盖比特,或是能够给孩子们送来惊喜礼物的圣诞老人,以及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对其创造性的技艺深为叹服而冠之以“大师”“天使”“传奇”等美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智慧和价值,通过网络文艺传播能够成为人类共享的宝贵资源。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天人合一”思想,注重血脉和亲情的儒家伦理观念,崇尚自然、自由的道家学说,坚持守护澄明本性的禅宗理念,对于改善消费主义语境下人类的生存质量大有裨益。如果说美国建筑师赖特、作家塞林格以及很多海外汉学家受益于中国文献典籍,那么大多数人则往往借助网络信息中鲜活具体的个案受到影响和启发。李子柒的短视频走红国内外网络平台,不仅在于其精心呈现出来的田园风情和民间技艺,也在于富含文化底蕴的人文情怀给人带来的心灵慰藉。祖孙之间平凡而温情的相互陪伴,简单朴素而安然恬淡的生活状态,使李子柒的田园成为灵魂休憩和精神皈依的处所。海内外观众对此抱有极大的关注热情,恰恰表明人们在现代社会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普遍缺失这种心境和精神状态。自称“意公子”的吴敏婕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怀深耕中华历史文化经典,以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地道出庄子、屈原、苏东坡等文化名人的生平、智慧、胸襟与格局。这些经历过风云变幻的风流人物面对不同人生境遇时的精神与行为,恰如盏盏明灯为人们带来人生经验与力量的启示和借鉴。“意公子”在海外视频平台已拥有将近20万的粉丝,这对于深化海外受众的中华文化认知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深挖中华文化经典的思想、智慧,并以语言为主进行表达的成功案例,有助于推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文化实践走深、走实和走心。
拓展创新 前景可期
网络文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汇与融合,意味着互惠共生、强强联手,为彼此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中国民众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网络文艺传播中华文化的内容和范围将进一步拓展,形态与手段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
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带来新环境和新机遇,激活了网络文艺领域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潜能,使其繁荣发展而在海外产生不俗的反响。火爆“出圈”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B站联合出品,从中国神话传说和文学经典中选取题材的基础上进行颇具实验性质的大胆创新和探索,从而实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商业的相融和共存。制片方为不同风格的导演们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创作空间,使其突破经典文本和传统动画的既有框架,在内容层面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汇入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故事之中,在形式层面将留白、晕染等国画技法和剪纸、木偶戏等传统手段以及现代CG技术加以综合运用。热情活跃的探索精神也使得综艺节目在内容、模式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了从购买海外版权到输出原创版权的跨越式发展。优酷原创的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以日益成熟的节目流程和赛制吸引着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热爱舞蹈的人们,热烈奔放的舞姿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由此实现了多元文化的沟通、交流和互动,也凭借中国风的舞蹈演绎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就是演员》《声临其境》这类由卫视打造的综艺节目也随着网络播出而火爆海内外,引来海外传媒机构的关注而被购买了节目模式版权或国际发行权。
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文艺的创作主体将日趋多元化,成为助推其创新与发展的生力军。传统文化历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丰富样态和精神资源,是构筑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的唱响,文化和传媒领域的专业机构、团队积极响应后持续推出弘扬传统文化的佳作,不仅唤起民众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也激发了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挖掘民间文化资源的意识。在自上而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浪潮中,这种意识逐渐演变为普通民众自发的创作热情,推动更多浸染中华文化的网络文艺不断出炉。
不同年龄群体相互携手与联合,尤其是将中老年人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年轻人的媒介技术操作优势结合起来,能够产生很强的推动力量。深刻的思想见地、精湛的技艺才华往往是历经时间磨砺和岁月洗礼后结出的硕果,存在于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中老年群体中。在子孙的情感互动和技术支持下,敏慈奶奶、“北海爷爷”等“银发”UP主通过B站、抖音等平台走红、圈粉。他们积极参与和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观念和技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特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90多岁的敏慈奶奶面对着镜头慈祥而从容,以质朴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经历过的历史沉浮和人生感悟。她是年事已高依然保持着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探索者,也是动荡岁月与和平年代的见证者与亲历者,以切身体验诉说着抗战时期流离失所的逃难经历以及五叔被抓壮丁带来的家庭悲剧,将充满饥饿、灾难的苦难记忆与当下国强民安的美好生活相比较,希望人们铭记惨痛的历史教训和珍惜安宁幸福的现实生活;她是人生经验的分享者,通过自己年轻时摆脱传统习俗的束缚而逃婚和求学的经历,启发女性应当在人生道路上保持独立、自主的人格。“银发” UP主身上凝聚着历史和文化的印记,以独特的视角拓展了视频平台的内容维度,同时也能够以乐观、洒脱和不服老的精神风貌影响老龄群体的心理状态。目前,中国政府开始推动互联网应用和智能终端产品的适老化改造,必将促使更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既享受到智能生活带来的便利,也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网络文艺提供了创作源泉,使其具有丰富、独特的内容与形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表现形式相互结合,使网络文艺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彰显了原创精神和文化价值。随着国际传播移动化、社交化的趋势不断发展,以及中国传媒机构和平台的国际化拓展,网络文艺在扬帆远航的道路上必将在海外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和中华文化。在此过程中,网络文艺的内容与语态还需持续探索与创新,既要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这座“富矿”,也应当融入当代思维、视角和话语,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突破文化差异的壁垒,从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面对广阔的海外传播平台与空间,传媒机构应当加强网络文艺发展的整体规划、布局和运营,多维度拓展合作渠道、手段与方式,把握好具体环节以适应海外不同类型视频平台受众的接受习惯与心理需求,同时也要创造自由、开放的环境以激活创新动能,打造优质内容,推出精品力作,从而扎实稳健地推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