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季的好处是使众多作品在短期内汇集在一个平台上,对于观众来说,更能体验当下艺术类型已经呈现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研究者来说,可以帮助我们从中看出当下舞剧创作的大趋势和小苗头,这样的平台非常珍贵。”5月18日,由天津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天津文艺评论家协会、南开大学审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天津大剧院2023幻境舞蹈季“五月学术论坛”举行,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闫桢桢在论坛上如是说。天津大剧院2023幻境舞蹈季集中展示一流剧目,旨在以艺术品牌效应创生国际大都市新的文化经济名片。今年4月至7月底,杨丽萍作品2022版舞剧《孔雀》、舞蹈剧场《大饭店》、舞剧《咏春》、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芭蕾舞剧《天鹅湖》、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以下简称《只此青绿》)、舞剧《海上夫人》、舞剧《生长》、舞剧《西游》等14场国内外优秀舞剧作品以及主创主演见面会、名家分享会、学术论坛等9场活动轮番上演。
本届舞蹈季上演的多部具有代表性的舞剧剧目,引发参加“五月学术论坛”的舞蹈界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对于当代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诸多问题的观点碰撞。“能工摹其形,巧匠摄其魂”,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慕羽从这一理念生发开去,结合舞蹈剧场《大饭店》等作品,对中国舞剧当前的创作态势进行了分析。她认为,舞蹈剧场最核心的要素是其问题意识和认识论,而非简单寻找而获得一个答案或讲述一个有着不同切口的故事。我们应该关注舞蹈剧场是否提出了一个问题,它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慕羽希望中国舞剧创作不仅要“摹其形”,不仅要追求舞蹈艺术的跨界意识和非叙事技巧,还要在更高的层面努力探索“摄其魄”。
“舞剧《咏春》和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成功之处,在于《咏春》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认同让舞剧告别了史诗的表达规则,在于这两部舞剧在史诗剧的框架中带有老百姓烟火气的意味。另一部作品舞蹈剧场《大饭店》对日常经验是‘抗拒’的,它把一种哲学层面的‘难题性’置入到了身体的律动之中。”谈到舞蹈季上演的作品时,本届幻境舞蹈季艺术顾问、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试图将哲学命题与艺术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观照,引导创作者以哲学思维看待创作素材,也引导观众透过哲学滤镜观赏舞剧艺术。
“舞剧叙事是否可以摆脱文学文本和电影文本原有的IP依托,从而实现自身‘视觉化建筑’的叙事?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当代舞艺术研究》主编张素琴认为,当下舞剧不再遵循单一的叙事方式,如《咏春》把多种元素和符号如香云纱、武术、电影、光、市井小民以及叶问的故事镶嵌其中,采用的是通过多重叙事策略去结构和寻找答案的“逆向回溯法”。其“寻找”虽然还不够清晰,但从建构舞剧的叙事策略和视觉策略的角度而言,不啻为一次大胆突破。针对舞剧市场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现象,天津评协副主席、《文学自由谈》《艺术家》杂志副主编狄青谈道,“从文学作品改编的舞剧抛去了文学叙事本身的职能,专注于舞剧的表达,更直接打动人心、更属于当下。而舞剧与诗歌还有很大的结合空间,希望以后可以看到更多这方面的作品。”
“舞剧《孔雀》拥有完全靠身体构建起来的、独属于舞蹈的形象。”舞剧艺术塑造的视觉形象对当代的审美文化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谈到当下舞剧的“视觉偏好”时,闫桢桢认为杨丽萍作品《孔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当代舞台文化的特点。《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主编张延杰则认为,舞剧《咏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现出新时代的舞蹈艺术正逐步面向年轻观众进行创新,新的审美倾向帮助人们打破某些刻板印象。例如《咏春》中八卦掌掌门的片段在新媒体上广泛传播,就体现了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打破“性别凝视”的审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