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数字时代的艺术“光晕”
——对剧场迭代升级的几点思考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
<p> 党的二十大报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分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承载和传播舞台艺术作品、架起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精神桥梁的剧场之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有着独特作用和价值。</p>
<p>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以剧场为核心的演艺产业一直是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仪式感的剧场空间承袭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守望,也是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展现艺术价值的核心舞台。虽然历经了文化工业化之后的诸多挑战,但剧场凭借现代舞台技术和强大的综合艺术展现能力持续焕发着生机和活力。从伦敦西区到百老汇,从阿维尼翁到乌镇,从国家大剧院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剧场没有消亡,而是更加紧密地与城市共生,为文化创造繁荣。</p>
<p> 过去三年,持续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依靠线下人员聚集才能发生的经济文化活动,舞台艺术首当其冲。此外,新技术的加速演化推动媒介变革,这也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对虚拟空间的理解。这些重要的社会内外部因素都使剧场——这一依托传统的文化交流方式而存在的古老空间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p>
<p> 一方面,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后线下文化消费需求复苏,剧场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回归,需求被重新激活、释放。据主要票务平台演出票房数据测算,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9400余场,较2022年同比增长40.92%,较2019年同比增长22.5%;票房收入3.78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3.85%,观演人数323.80万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5.56%,票房和观演人数均恢复至2019年的八成左右。虽然市场还没能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我们可以相当确信,一个正常的、持续增长的演出市场正在回归,而且必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p>
<p> 而另一方面,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疫情防控以来观众积累的虚拟空间消费习惯,使剧场面临迭代更新的现实压力。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的演出市场可谓异军突起,深谙流量经营之道的社交媒体平台全面出击,让我们在网络空间看到了演出市场的另一番惊人景象。2022年4月,崔健在微信视频号的演唱会一夜刷屏,4600万的在线观看量带来震撼的同时,更让社会看到了在线直播演出的巨大空间。紧接着周杰伦“地表最强”和“魔天伦”两场线下演唱会接连线上重映,累计点击量超过一亿。9月3日,刘德华的抖音线上演唱会直播,开播五分钟在线人数就突破了5000万,最终观看人次超过3.5亿。获得成功的不仅是流行音乐演唱会,更有国家大剧院、北京人艺等不同主体、门类的演艺直播。根据抖音直播发布的《2022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包括戏曲、乐器、舞蹈、话剧等艺术门类在内的演艺类直播在抖音开播超过3200万场,场均观众超过3900人次,线上观众总量超过1200亿人次,线上直播演出展现了极强的活力和潜能。</p>
<p> 过去三年,我们看到了“元宇宙”、NFT、WEB3.0等被热炒的下一代数字化和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涌现,也看到了这些领域在众多资本快速入场后出现的意料之中的泡沫和退潮,但人们对虚拟空间更加依赖,并且正在投入更多的时间、展现更加强大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依托更加先进和智能的技术方式,虚拟空间所能够实现的体验和场景也正在持续丰富和多元。</p>
<p> 概念炒作和科技畅想离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应用也许还有距离,但国家层面对数字中国的政策部署却是清晰明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中共中央、国务院不久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具体目标、策略、路径、方式,规划了从技术支撑、基础设施、应用领域到安全保障、资源体系等一系列内容。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若干综合性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包括演艺行业在内的所有文化行业都要面对数字化带来的巨大变化。</p>
<p> 剧场也必须重新思考自己在新的数字化条件下的价值和定位。具体来说,数字化、智能化意味着剧场需要从精英仪式感消费的1.0时代、大众体验消费的2.0时代,向未来数智化的3.0时代转型。1.0时代,剧场演出作为典型的精英艺术消费场景,承载的是仪式感、文化感、经典性,在工业文明刚刚兴起的现代社会早期发挥着链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作用。2.0时代,随着大众文化的崛起,剧场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接流行文化消费、承载教育、会展甚至城市文旅景观等功能成为了新的综合文化产业服务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剧场和演艺行业也通过对自身的局部数字化调整(如发展在线票务系统、直播等)进行着自我迭代升级。3.0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引领的全面数字化趋势将极大地拓展演艺行业的空间,新的“艺术界”正在生成,剧场将向新的全时空、全维度、数智化文化消费门户演进。线下空间消费的不可或缺性将取决于剧场业态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剧场在虚拟空间的竞争力将取决于自身软硬件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内容生产的创新能力将取决于对基于线上线下观众消费数据资源的挖掘利用能力。</p>
<p> 面对这种历史性的变革,剧场应在努力回归线下文化产业核心消费空间的同时积极向3.0版本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线下消费体验,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和功能,努力成为新时代满足观众美好文化生活的门户式综合体。线下面对面的演出体验短时间还是难以替代的,但观众对线下空间的体验要求正在不断提升,城市甚至乡村对剧场的文化综合服务功能也有更高的期待。这就需要剧场不断丰富经营业态,通过多种手段营造线下剧场空间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守住“仪式感”和“经典性”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消费体验场景,以此来回应观众亲临其境的必要性。二是加强剧场设备智能化改造,提升剧场空间智能化数字化水平,积累以观众为核心的全新的数据生产资料。剧场应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据整合思维,一方面加强对线下观众消费习惯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另一方面针对各大平台上的内容输出也要加强对数据资源的有效把握,提升对互联网平台公司的议价能力。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奈飞(NETFLIX)公司,今天这家凭借众多现象级的互联网影视作品已经占到全球互联网总流量将近20 %的文化产业巨头,在前互联网时代只是一家录像带租赁连锁店。奈飞由传统线下文化中介服务商转型成为今天互联网时代最具创新性的数字内容供应商的过程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对观众数据的挖掘能够为内容创作带来全新的动力和资源。三是加快打造以内容创新为核心,基于数据资源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演艺消费模式,主动探索融入即将到来的数字中国建设新图景。有了数字化的硬件空间和观众的数据资源,我们需要调整剧团、剧场这种延续了几个世纪的艺术生产方式。在创作导向、人才结构、利益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今天我们已经在推进“双演融合”的理念,这还远远不够,演出行业要借助数字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通过颠覆性创新创造,探索文化艺术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p>
<p> 纵观历史,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艺术生产方式的革新,但艺术依然在发展、进步,艺术没有更不会消亡。无论主动或被动,我们都要接受、拥抱新技术,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伴随人类文明数千年的舞台艺术当然要有所坚守,那就是——坚持用人与情的连接创造未来的艺术,坚持艺术的人本主义精神。面对不断变革的科技环境,艺术生产者需要通过打造新的“光晕”在数字时代重塑人类的艺术心灵,从而在以技术为基础的艺术生产中重建人的主体性;理论和学术界要构建崭新的基于数字环境的艺术批评和话语体系,从而在智能化、自动化、拟生化的艺术生产机制中用新的审美共识来制衡技术的不可控性。这种是整个艺术领域的从业者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p>
<p>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