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真实景观
——读《遗产的旅行:中国非遗的北美之旅》
栏目:视线
作者:谢文娟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日益强劲,如何推动中国文化有效地“走出去”、真正地“走进去”,为世界所接受,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议题。跨文化传播过程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传递,而是一个与不同异质文化体系和地方性之间进行博弈与协商,最终建立起对话和合作的复杂实践。李牧所著《遗产的旅行:中国非遗的北美之旅》(以下简称为《遗产的旅行》)为全面、真实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及其复杂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深刻的解读。

  在《遗产的旅行》一书中,李牧通过细致的文献考察和深入的田野调查梳理了中华饮食文化、传统舞蹈、舞狮、节日庆祝活动、墓葬文化等非遗文化在北美的传播路径、传承历史与变化过程,是目前学界关于中国非遗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对象全面、方法严谨、分析深入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书主要以加拿大东海岸纽芬兰省省会城市圣约翰斯为田野调查对象,同时佐以多伦多、温哥华、纽约、洛杉矶等北美主要华人社区的相关资料与实践,点面结合,细致呈现非遗在北美地区跨文化传播的个案特性与多点共性。该书不仅指向理解和解决当代民俗学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其回归实践的研究理念、侧重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及作者“局内人” “局外人”双重视角的考察温度,对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遗产的旅行》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作者能回归跨文化传播发生的真实场域,即日常交往、经济活动等具体的生活实践,聚焦非遗在海外传播的社会性和民间性。非遗在海外的传播往往通过非官方的文化交流路径。正如李牧在书中所说的,只有关注“跨文化传播的具体行动路径和实际发生过程”,才能真正体会“这一过程之中个体的实际行为、身体经验、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认识和理解极具特殊性、偶然性和表演性的跨文化传播事件”。不仅如此,该书还将饮食文化、舞狮表演、节日庆典、舞蹈艺术等非遗要素的跨文化传播事件置于历史背景之中进行考察,追溯传播历史变迁,解读变化趋势。例如,在分析加拿大移民政策的变化对中餐馆菜品、装修风格等的影响时,作者梳理了随着加拿大早期的排华政策被中期的新移民法取代,再到后期的“多元文化政策”,中餐厅如何从相对密闭的华人内部空间转为更为开放的社会公共空间,逐步拓展为展示美食、艺术、绘画、音乐、建筑等多形态中华传统文化的场所。非遗跨文化传播的民间实践也是构建宏大理论的经验基础,对非遗在北美传播实践的细致观察和解读为作者进行理论化阐释提供了牢固的基础。《遗产的旅行》正是在传播主体日常生活的传播实践中找寻着“外部理论与内部经验相契合的可能性”。

  正所谓,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在探讨非遗在北美传播的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时,《遗产的旅行》除了采用传统的文献调查法,还充分发扬民俗研究中注重田野调查的学术传统,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作者在北美求学生活的六年里,不论是学校的师生、当地中餐厅经营者和顾客、舞狮表演者、舞蹈工作室的创办者,还是医生、财务、警卫队成员等各行各业的当地华人、能接触到的参与非遗传播的非华人群体,几乎都“无一幸免”地成为其观察的对象。此外,作者还从“局外人”(作为留学生)与“局内人”(作为当地中餐馆的兼职服务生、当地活动志愿者、庆祝活动的参与者等)双重视角,对当地数十位一代二代华人和非华人代表进行了深度访谈,从而获得了有关非遗在北美传播方方面面丰富的一手田野资料。最后,该书对文献的考察细致程度可谓“掘地三尺”。在考察纽芬兰早期华人移民的人口变化和真实经济生活情况时,作者不仅挖掘了《晨报》(1895年)、《电讯报》(1906年)等大量鲜为人知的当地报纸的相关报道,还调取了当地法院的案件审讯记录,参考了早期移民的回忆录。这些调查资料大多数都是从未被学者关注过的珍贵资料,不仅对了解纽芬兰地区的非遗传播历史和过程极为重要,也是了解与梳理海外华人历史的宝贵史料。

  除了对传播实践的回归、对田野调查的注重,《遗产的旅行》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的赤诚之心。正如作者在导言中所言,该书是基于“田野调查方法而展开的有温度的民族志考察”。现在的学术考核体制中,有些学术研究者做研究会或多或少带着一点功利的情绪,也有人喜欢躲在“象牙塔”里钻研学问,当“摇椅上的民俗学家”,缺少的正是一点儿研究的“温度”和真诚。殊不知,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来说,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例如,作者在深度访谈中,能充分尊重受访对象,认真聆听,不仅和后者建立起信任,还能建立起长久的友谊。在考察中餐厅装修风格的变化时,作者走访了北美多地数十家中餐厅,对外部构造、内部装饰、摆件陈列、餐单风格等一一记录;在解读舞狮文化在纽芬兰的传承与创新时,作者同时补充了对舞狮的鼓法、动作的详细说明;在考察纽芬兰华人墓葬文化传统时,作者不仅实地走访了当地所有大大小小的公墓,悉数记录每块墓碑的形状、主要图案和铭文,还详尽查阅当地政府的移民记录材料、教会的死亡记录与墓园的丧葬记录等多种资料。正是带着这份真诚,《遗产的旅行》才能重新发现这些“被淹没或者还未被觉察的片段”和“早已尘封为无人知晓的瞬间”,将这些片段和瞬间带到我们面前,让它们得以继续它们的旅行。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包括非遗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以何种路径和形象被世界所认识和接纳,是当下实施文化传播国家战略、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不仅要确立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积极参与传播实践,同时也要知己知彼,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差异,确立“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从而有效提升传播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遗产的旅行》对非遗在北美具体、真实的传播实践的观察与解读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海外西式中餐馆的“杏仁酥鸡”也许算不上“地道”的中餐,海外华人婚礼上的舞狮表演或许不是“正宗”的舞狮,但谁又能否定其中国文化的属性呢?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包括传播者与接收者,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为主体,或者正是这种多方的参与、协商和博弈,才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在异质文化空间中获得新生命、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