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构建新时代文艺话语体系
栏目:奋进新时代 铸就新辉煌
作者:郝戎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
<p>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历届党代会报告首次单独一小节论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高度重视。面对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自强以及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的新形势,应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扬弃,开展必要的创新变革,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推陈出新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多元创新中有效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p>
<p>  文艺作为文化的载体,作为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形式,对提升中华文化传播效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新时代文艺的发展,首先要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世界局势正在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散点化,必将导致并且强化文化多元化。不同文化各呈异彩,保持丰富性与多样性,中国文化、中国文艺理应在其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以展示自己的形象并且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因此,建立中国文艺的新时代话语体系,是时代的需要、民族复兴的必要,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这有利于在与世界优秀文化艺术的融会贯通中彰显中华文明特色,在中华文化精神的熏陶中持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不断带动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p>
<p><strong>  继承传统中华文艺思想</strong></p>
<p>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对文艺规律的探究、对思想理论的总结、对创作方法的实践,不同认知者的认知渠道、认知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对认知对象的描述和呈现更是千姿百态。中华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中国文学艺术有自己独树一帜的话语方式、话语体系,与世界各民族的话语体系共存共荣。新时代文艺话语体系,应当尊重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并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p>
<p>  早在20世纪初,著名学者王国维就说过:“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王国维的态度,是典型的中国人的态度,体现着中国文艺传统的特征:审美上追求中和之美,哲学上追求“和”,政治上追求“世界大同”。这应当是中华民族在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独存、长盛不衰的核心要素。</p>
<p>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哲学观、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伦理观、美与善相统一的审美观、以抒情言志为核心的文艺观,是和谐的统一体;它正在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正在突破时间的局限,完成蜕变。百余年来,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范畴和命题,比如言与意、形与神、虚与实、情与理等,正在逐渐融入现代文艺的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逐步汇聚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内在精神,也逐渐形成了体现民族意志的、具有中华特色的现实主义传统。</p>
<p>  东西方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人类共同的基本问题,虽有地域、肤色、人种的区别,但中外之间、古今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与一致性,中外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和影响,古今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可以独树一帜,进而影响全人类。</p>
<p>  中华文明流传至今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当代仍能展现出较强的精神活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即对文明内涵的传承、对精神价值的重视。因此,构建新时代文艺话语体系,首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其中的精神脉络和哲学体系,夯实文化根基。</p>
<p><strong>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strong></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p>
<p>  注重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挖掘文艺创作的灵感,在中华文化中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艺作品始终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文艺的主角是人民大众。例如中国古典文学经典《诗经》,形象生动且质朴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在描写劳动生产的诗歌《豳风·七月》以及描写丈夫远征打仗妻子相思的诗歌《无衣》《君子于役》等作品中,创作者关注现实生活,抒发现实生活所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美学原则,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品聚焦劳动人民及其生产生活并进行艺术的提炼,创造出一个个生动丰满、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对普通劳动人民饱含着深厚感情且充满生活情趣的人物形象,对中国古代直至现当代文艺作品创作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这些中华文化精神被曹禺、老舍等一大批伟大的艺术家在作品中传承下来,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灵历程,塑造了中华文化的潜意识,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p>
<p>  文艺创作者要做到在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有感而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中国古代文艺作品始终是“写意”与“写实”相结合,游走在“虚实”之间。“象”“辩”“思”“情”,虚中觅实,非常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其所表现出的中国精神也赓续至今。杜甫的《兵车行》、李煜的《虞美人》等古代文学艺术家创作的脍炙人口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大多是因为其在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历练、积淀之后创作而成的,艺术家对生活对人生有感而发、真情流露,才能够情感饱满,字字珠玑,引发人的共情和共鸣,从而创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经典和艺术高峰。我们要继承并坚持现实主义的文艺传统,守正创新,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
<p><strong>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strong></p>
<p>  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自《诗经》以来被不同的艺术形式所继承和发扬。展示时代风貌,就是要在再现现实的基础上,不断开掘现实的底蕴,发扬现实主义的能动性和想象力,拓展现实主义的延展性,给现实主义插上时代的翅膀。古老的中华文艺思想,始终在用文艺作品揭示着现实深层的精气神,在世界的东方放射着自身的光芒。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从政治、哲学、军事、科学(生命科学、医药科学)、经济、技术各方面探讨人类社会和宇宙的种种奥秘,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华文明的早期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感知方式独树一帜,绝不是任何其他文化、其他文明所能替代的。可以说,中华文明的根扎得很深,中华文明的土壤非常肥沃,其能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中华文明发展的路径很正,所以它可以在各个文明古国相继湮灭之后依然保持延续。</p>
<p>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如果没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将很容易为五花八门的外来话语所裹挟,站不稳脚跟,失去重心。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则必须从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本出发,同时立足现实、结合当前实际,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这样,我们的话语体系才能具有现实性、前瞻性,并且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在全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基础上,而不单是建立在文艺作品的基础上,因此它既能总结已有文艺作品的经验教训,理出规律和技法,同时又能指导创作,在吸收外来营养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特征。近代以来,中国文艺的话语体系在现代化进程中,走了一些弯路,比如科学主义的影响、全盘西化的影响。科学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问题都能通过科学的发展来解决,人类的一切愿望都能通过科学来实现,科学成了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包括文艺,于是一段时间内对文艺领域中理智不能完全掌握的部分也强作解人,进行机械化的褒贬。而百年以前,科学技术恰恰是西方国家的强项、中国的弱项,于是在当时出现了全盘西化的倾向。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曾经沉痛发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个没有自信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诚然,这一切源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理解不透彻,继承传统的态度不坚决。所以,要在风云变幻的当代世界站稳脚跟,一方面要保持定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话语体系。要建立这个话语体系,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自强。</p>
<p><strong>  推动新时代戏剧艺术发展</strong></p>
<p>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文艺事业发展水平鲜明的体现。推动新时代戏剧艺术发展,是构建新时代文艺话语体系的重要抓手。中国的戏剧人一直在探索民族化的成长道路。话剧自百年前舶入中国,已然受到戏曲、曲艺等中国传统演剧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传承、融合创新,已是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艺术形式。</p>
<p>  新的时代孕育着新的文明,也伴随着新的使命,中国戏剧艺术应主动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民族精神的职责,在创新传承中体现应有的担当,在尊重传统戏剧艺术特有的精神文化内涵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加快我们自己的演剧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同时吸收、借鉴西方戏剧艺术精华,在传承中革故鼎新,以此来丰富戏剧艺术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在创新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在体现中华文明多样性特征的基础上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蕴涵的文艺理论、文艺思想,早已给当代和未来的中国文艺话语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党和国家以及前辈文艺工作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探索,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所需遵循的规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解决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等现实问题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进入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维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高度思考中国文化思想话语体系如何更好地构建问题。我们应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继承中国文艺现实主义的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警惕文艺西化思潮,构建新时代文艺话语体系,在现实中国和未来世界中,保持社会主义文艺的旺盛生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p>
<p align="right">  (作者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