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艺术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媒介手段,创建一种新型的体验式虚拟交互的艺术形态,如VR影视作品、虚拟互动娱乐游戏、虚拟偶像、虚拟交互场馆、人工智能绘画、 NFT数字艺术作品等,它与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广泛交叉融合,呈现出多学科性、交叉性、综合性和互补性的趋势。
虚拟现实技术综合了三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显示技术、伺服技术等多种高科技的最新发展成果创设虚拟情境,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到达沉浸式虚拟世界。虚拟现实艺术是人类社会全面进入数智时代的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
虚拟现实艺术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产生大量相关研究议题,如技术伦理、虚拟现实艺术创作理论与方法、虚拟现实艺术史书写、虚拟现实美学理论、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传播价值等问题,这些新命题的解答有利于虚拟现实艺术创作的引领和规范,有利于深化文艺创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利于增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虚拟现实技术引发了人类审美变革,促使美学理论产生了位移,虚拟现实艺术迫切需要具有创作实践指导意义的美学理论。虚拟美学(Aesthetics of Virtuality)作为一种新兴的美学形态,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1998年第十四届国际美学大会将虚拟美学作为会议专题之一,将电子人、电子人空间以及数字化的二维、三维模拟等虚拟现实和现象的美学研究称之为虚拟美学。至此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学界分别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戏剧与影视学、建筑学、设计学、文学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研究,并呈现出多元视角、逐步深入的美学格局。
虚拟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美学形态,成为中国美学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向,而虚拟美学理论体系尚未构建完成,正处于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现有成果现象描述多,融贯深挖不够,缺乏影响力,某些观点还有待考证和统一,研究空间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虚拟现实艺术理论的更新与拓展,技术的完善与提高,应用的普及和升级,呈现出全新的局面,而虚拟现实美学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并未与时俱进;第二,国内学者研究大多借助西方现代美学理论进行研究,且研究较为分散,缺乏当代美学理论研究的先进性、特色性和整体性;第三,国内学者对虚拟现实艺术美感来源的美学研究明显匮乏,研究停留在表层,理论深度不够;第四,国内学者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逐步深入探讨虚拟现实美学问题,且主要集中在审美特征和审美体验两方面,缺少实践研究佐证,没有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闭环。
国外学界对于虚拟美学的研究多从格式塔心理美学角度出发,对视觉、知觉、听觉、触觉等虚拟现实的多感知性进行美学分析,通过各种实践/实验进行虚拟现实艺术美感来源和美学价值的可量化研究。初期以虚拟交互艺术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为核心特征,探讨虚拟环境中的审美要素、美感来源、时空错置性等内容,建立起虚拟美学的初步形态。中期虚拟现实艺术呈现出混合性和跨学科性,学者们从探究触感的接触美学、沉浸式的听觉美学、形而上的体验美学、知觉美学和视觉美学等方面为虚拟现实艺术创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目前,关注较多的是虚拟现实艺术提升美感的方法研究,包含对称性、连续性激发美感,注意力和张力的加强、知觉提升、情绪激发产生的美感体验的形式法则,进而探索虚拟现实艺术中深度审美体验及审美标准。这些研究从不同层面丰富了虚拟美学理论,但缺少统一的精神内核。
《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指出: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创新学术理论体系等,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和竞争力;坚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作为学术话语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我们要深刻把握《规划》精神,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探索深层次的路径。
虚拟美学理论具有人类文化、艺术和社会属性,是一门跨学科的、多维度的、高度综合的技术文化文本。科学的虚拟美学理论建构,解决虚拟现实艺术创作中的实践问题,必须在当代科技文化背景下,关注审美深层肌理的科学阐释,关注审美意识的精神实质,从而构建一个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在内的具有中国风范的虚拟美学理论体系,这是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过程中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