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若奔赴火热的生活,日子自会发出动人的声响。2022年荧屏、银幕与屏幕涌现颇多新主流影视作品,如电视剧《我们这十年》《那山那海》《底线》《大考》《麓山之歌》《大山的女儿》《幸福到万家》《警察荣誉》、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海的尽头是草原》《万里归途》《平凡英雄》等。2021年以来的《觉醒年代》《山海情》《人世间》《功勋》《绝密使命》《装台》《超越》《我和我的父辈》《长津湖》《守岛人》等影视作品佳作荟萃,入选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部分作品在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3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奖中获奖,集中展现了近两年来影视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凸显新主流影视剧的吸引力、美誉度和影响力,体现了中国影视创作正以文化自信自强谱写着中国文艺的新篇章。
典型个体切面折射宏大时代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近年来,在理想与现实、卓越与平凡之间,李延年、伍千里、李水花等一批影视形象典型被生动塑造出来,影视作品不断通过个体切面折射宏大时代主题。在创作题材方面,重点题材、新主流影视创作取得长足进步,令人眼前一亮,如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觉醒年代》《叛逆者》《长津湖》、脱贫攻坚题材作品《山海情》《大山的女儿》《秀美人生》等。
成功的影视作品能够展现完整的人物弧光、呈现精彩的人生高光,塑造不扁平、给人新奇感的“圆形人物”。如根据真实撤侨事件改编的电影《万里归途》聚焦“归国”“回家”,在撤侨事件中搭建了家、国、人相串连的脉络,奏响家国情怀的同时呈现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角色。如张译饰演的外交官宗大伟在战乱中手无寸铁,在外交斡旋的过程中展现了真实的“憋屈”、恐惧乃至绝望。他前期的“懦弱”表现让后期的英雄选择更显难能可贵,三次“逆行”让万里归途终有路。电视剧《幸福到万家》讲述了万家新媳妇何幸福作为村子里的“闯入者”,始终坚持正义、追问是非对错,在事业与婚姻、亲情与爱情中成长的故事。该剧从一人、一家、一村庄的成长史、变化史中思考新农村法治建设与如何实现万家幸福的主题。电视剧《麓山之歌》以性格鲜明的工人与科技人员等形象为本、以全球化大时代为舞台,呈现了中国工业从“制造”到“智造”、转危为机的改革发展主题,与2019年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奔腾年代》《在远方》《逐梦蓝天》等中国故事合奏成“建设者之歌”。电视剧《我们这十年》之《热爱》单元里,最初为了解决编制问题从南京来到新疆的体育老师张雷最终选择留在这片土地,与《抢花炮》《买买提的2008》等继往的体育题材电视剧中的励志、激情相呼应,与讲述“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在帕米尔高原戍边的电视剧《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讲述两代援疆者故事的电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等合奏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歌。
新时代的影视创作,应以个人之“小我”汇成民族之“大我”,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直面真实现实与历史文化,挖掘冰山以下的故事、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主题表达中避免概念化、套路化、脸谱化,彰显历史纵深与时代厚度,体现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
青春主角与Z世代“双向奔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春用来奋斗,“躺平”不会“躺赢”。近年来令人印象深刻的青年女性影视形象中,有“田间花木兰”黄文秀、何幸福、李心遥,也有勇攀艺术高峰的陈冉和易文艳,还有女工李焕英等。她们多梳着辫子或扎着丸子头,尽显聪慧干练的气质。她们的成长故事精彩丰富、形象生动立体,如电视剧《麓山之歌》中“打不死的金小强”金燕子、电影《哥,你好》中的“大六”陆春丽,她们都是性格泼辣、作风干练的女焊工,最终也收获了事业家庭双丰收。
近期影视选材和选角彰显年轻态、焕发青春朝气,与年轻观众“双向奔赴”。例如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秀美人生》都是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讲述其回乡扶贫的感人事迹。电视剧《大考》的诞生则是源于一张照片:2020年夏,长沙一名红衣女孩冲出高考考场大门时高高跃出“一字马”,定格青春。该剧故事发生在一个县城、两所中学,聚焦包括留守儿童、“学霸”、艺术生在内的六名高三应届考生,讲述了众人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洪灾等“大考”,展现了中国式家庭中教育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从跨地域到跨代际,奋力奏响青春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超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作品分别展现了革命先驱、当代运动员和戍边人员的精神传承和接力奋斗。电视剧《麓山之歌》《警察荣誉》《底线》里的工人、民警与律法系统工作人员之间,都有体现“传帮带”的前辈与新人的职业传承。“青春像吊兰,吊在半空中,也能开出特有的花来。”十岁女儿在抖音、简书刷到《唐宫夜宴》舞蹈背后的故事后,马上懂了我为何推荐她周末追剧《我们这十年》。该剧《一日三餐》《沙漠之光》等单元讲述父女从“皇家鲍翅”酒店回归“一日三餐”肠粉小吃、北非苏布拉留守少年哈桑的故事等等,体现了中外文化的碰撞与融汇。这些新主流影视创作避免主题先行,不断塑造着典型人物,实现新的突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Z世代”年轻观众。
主题创作与单元集锦相得益彰
主题创作成为推动影视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交融,描述真实的人物、故事、情感,使故事可信,使观众可代入、可共情,从而收获人民好评。
电视剧《功勋》《理想照耀中国》《百炼成钢》《底线》《我们的新时代》等多部单元剧呈现出不同于连续剧或《乡村爱情》《编辑部的故事》等系列剧的独特精巧结构。《我们这十年》从200多个选题中精选11个主题,每4集一个单元,展现新时代巨变。围绕时代主题、以单元剧形式展开的“时代报告剧”自2020年以来不断涌现,以时效性为鲜明创作特点,迅速发展成型,以影像的方式记录和呈现时代风貌。如电视剧《功勋》中,《能文能武李延年》《磊磊的勋章》《唐宫夜宴》等各单元通过平民叙事和个人化的视角,借鉴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叙事经验,组合形成长篇电视剧,令人耳目一新。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系列采用集锦结构,也是重大题材影视创作模式的重要创新。
从宏大主题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单元剧在融合长剧与短视频优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这是近年在政策扶持下强劲的主旋律创作热潮与剧集市场化发展的产物,获得观众的认可绝非偶然。此类创作也见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美术创作工程中,充分展现着文艺界的宏阔新貌。
匠心创作谱写文化自信自强乐章
电视剧《人世间》编剧王海鸰认为“观众看得到创作者的每一处真诚”。该剧与电视剧《装台》一样,比起原著小说更增添了暖意、温度和亮色,写出了大时代中普通人在艰难生活中坚韧向前的感人故事。近年来许多影视作品以精诚的态度完成创作,如电视剧《我们这十年》全剧组4000多人、十几个国家的演员分赴全国十多个省市采风调研;电视剧《底线》团队赴长沙、衡阳等地60余家法院和调解组织调研,采访一线法院工作者200余名,收集各类具有代表性的案件300余件;电视剧《功勋》的8个摄制组近2000人赴祖国各地调研,演员们挥起锄头干农活、手摇纺车学纺线;电视剧《山海情》剧组深入宁夏与福建两地下沉式调研采访,用9个月时间熟悉当地扶贫历史与地域特色文化。马少骅、王雷、殷桃、热依扎等演员用心演绎角色,认真塑造着“这一个”。
在创作中,一批剧集灵活借鉴电影手法进行拍摄。《警察荣誉》开头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呈现出派出所周边的人间烟火气。《我们这十年》的《沙漠之光》《理想生活》等单元通过大场景、航拍和流畅运镜呈现了精彩的自然与城市风光。电视剧《觉醒年代》以写实与写意、隐喻象征、蒙太奇等艺术手段丰富着剧情表达,艺术地呈现了那个“觉醒年代”的坎坷与辉煌。
文化自信自强赋能创作。电视剧《我们这十年》中的《唐宫夜宴》单元讲述了舞蹈《唐宫夜宴》背后的创排故事,首席舞者易文艳与唐代琵琶名伶如同双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血脉相传。不少观众感叹,“感谢这部电视剧把幕后都拍出来了”。诚然,主创不仅再现了充分体现文化自信自强的“爆款”舞蹈,更还原了作品背后每一个为艺术付出、为梦想而奋斗的追梦人形象。
近期新主流影视创作的题材类型、时空场域、镜头语言、叙事手法、艺术呈现、传播路径等颇具特色,承续中华文脉、表达时代新风、创新创作模式,为“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