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类纪录片《重生技》海报
文物类纪录片《重生技》的创作,意在呼唤文物“真正活起来”,使其成为涵养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承载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扩大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重要名片。纪录片是文物活化利用与传播传承的重要媒介和艺术形式,需要借助类型、话语等多个方面的创新,与融媒体语境下主流观众的审美和消费需求接轨,更好实现基于用户导向的价值传播,以此拓展自身在当下的发展空间。
文物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要求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并指出要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和研究,强调“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国家对文物事业的重视,也让文物题材纪录片不断涌现,不少作品成功“出圈”,成为新晋“网红”。近期,微纪录片《重生技》登陆央视,以系列微纪录片的形式,科技化、趣味化呈现文物修复的技术手段和修复过程,并实现了融媒体破圈传播。
“科技+文物”下的叙事与类型创新
文物类纪录片按照表现对象可以分为文物展陈类、文物发掘修复类两类:前者以文物为主体,侧重介绍和表现文物本身的面貌形态,并延伸至艺术、文化和价值内涵的探讨,如《中国的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后者侧重表现考古和文物修复过程,多数将文保工作者作为主体,如《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挖掘记》《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故宫六百年》《古书复活记》等。在叙事方式上,前者偏向静态叙事,说明文体为主;后者偏向过程叙事,记叙文体为主。《重生技》属于后者,但在纪实化、过程化呈现文物挖掘修复的基础上又引入了“科技”这一话题和元素,注入了很多科学信息,让该片本质上成为一部科教片。
《重生技》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一批90后主创经过深入调研、实地考察,了解到在文物修复方面,化学、物理、生物等各个领域的跨学科技术和科技工作者起到了很大作用。本片就将视点聚焦在各种文物保护的“黑科技”上,将观众的视野带向更加深远的维度,洞见肉眼无法察觉的细节。诸如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呈现提取大蒜素以清除象牙霉菌的过程,运用透光摄影的宏观检测来研究书画虫蛀、纸张拼接和文字用墨的情况,使用波长短、能量大的X光来穿透金属和多种有机质以辨识古代金属制品的纹路和质地等等。《重生技》在生动解构文物修复过程的繁复步骤中,以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科学解读和呈现为节目赋予一种理性真实之美,使观众以记录影像为视框,以文物修复为载体,意识到背后科学所潜藏的巨大魅力和现实意义。“科技+文物”的题材融合手法也拓宽了文物类纪录片的类型选择,为纪录片产业化发展语境下“纪实+”生态布局提供了一种新的类型可能。
趣味性打造和“网感化”表达
在选题标准上,《重生技》秉持“有趣、有料、可展现”三大原则。由于每件文物的修复过程都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坚守和记录,制作团队首先在顺应文物修复进展与满足便于展示等现实条件的基础上,选择既能够以形象化视听手段呈现,又具有代表性和丰富阐释空间,同时具有潜在话题性的文物,如正在出土发掘的晋端王朱知烊陵墓中的丝绸套装、正在清理复原的隋朝萧后冠、 2022年刚刚发现的一座唐初墓葬等。这种选题原则保证了本片的叙事是进行时态为主而非过去时态,突出了过程感和现场感,让故事讲述更具张力。
制作上,在专业灯光团队的加持下,《重生技》借助慢镜头、高速摄影、显微摄影、定格动画等特殊技巧,对这些文物修复的微观层面及相关实验的科学原理进行了细致化、生动化再现。解说词大量使用类比、拟人、移情、通感等修辞手法,将文物比作“患病的老人”,将文物修复阐释为“解毒治病”的过程,以“锦灰还魂技”“象牙除霉技”“青铜抗癌技”等网感化十足的话语表达拉近历史悠久、深奥莫测的古代文物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将修文物这一“高大上”事件与大蒜、薄荷、护肤霜等随处可见的日常用品相挂钩,这种去崇高、去光晕化的对象选取和处理,让文物修复工作以更新奇且易理解、更贴近生活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以手机界面为主要窗口的移动化、碎片化传播时代,微纪录片以时长短、主题聚焦、体量轻便的传播特性受到以年轻人为主的用户群体的青睐。《重生技》选择以快节奏的微纪录片形式,将文物的介绍、修复、实验等过程浓缩在15分钟的较短篇幅内,以修复某件具体文物为叙事动力建立叙事主线,将每集2-3位人物和文保故事串联起来。微纪录片以一种“去宏大”的微观叙事,以小见大,揭示出事件表象之下的内在本质,即蕴藏在文物修复这一具象事件背后的精神价值,如坚守初心、钻研探索、文化传承等,引发观众思考,使他们以好奇、倾听的心态去欣赏、了解一个充满新鲜和陌生感的领域。
纪录片赋能文物“活起来”
微纪录片《重生技》从多维层面赋予文物“活起来”的生命力。首先,本片不仅运用精湛的摄制技术,还引入动态感十足的CG动画复原与文物相关的历史场景和事件,突破时空限制,回到历史现场,如端王与生前真爱的院氏夫人之间的故事、古代象牙的市场交易过程、古代青铜器的功能演变、贴落的粘贴过程等;同时,采用极具萌感和游戏感的卡通形象还原氨基酸修复丝绸、霉菌腐蚀象牙、氯离子侵蚀青铜器等实验进程,打破了文物修复的枯燥乏味,也以一种更加鲜活生动的姿态颠覆常规文物修复类纪录片的客观纪实呈现,获得更多年轻观众的欢迎。以二次元的虚拟形象取代三次元现实的动画手法,通过自身的天马行空和异质化特征,抵达纪实影像无法触及的抽象空间,成为文物修复类纪录片拓展表现形式、复原文物原貌和展现文物诞生过程的一种重要技巧,也为观众带来一种“陌生化的惊奇”的审美体验。
作为媒介载体,《重生技》通过视听形式揭秘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超越文字、图片等静态媒介,本身也是一次对文物的创新展览展示。确切地说,本片即是让文物“活过来”的一次视听化演绎。
文物类纪录片《重生技》的创作,意在呼唤文物“真正活起来”,使其成为涵养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承载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扩大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重要名片。纪录片是文物活化利用与传播传承的重要媒介和艺术形式,需要借助类型、话语等多个方面的创新,与融媒体语境下主流观众的审美和消费需求接轨,更好实现基于用户导向的价值传播,以此拓展自身在当下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