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民间”向“新现实”进发的
中国网络文艺场
作者:夏烈  来源:中国艺术报

  第一,中国网络文艺是在21世纪以来的条件和场景中快速崛起、蓬勃发展的,它与21世纪的一系列社会文化发展特征是内外一体的,也可以认为它是世纪之交和全球媒介转型在文艺领域最典型的表现。网络文艺体现了很多新兴文艺特征,比如,“技术+艺术”、强社交性和强产业性等。因此,我们无法简单地用传统文艺的标准去衡量和判断网络文艺。所以在此意义上,我比较赞成使用一个“新型文艺”概念和解释系统,来重建一套网络文艺理论。

  第二,充分认识网络文艺在中国二十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新时代十年发展中的意义价值。新时代这十年,国家积极推进网络文艺领域的文化治理和文艺引导工程。国家层面、各部委、各部门的意见、法规、措施等,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一系列网络文艺工作的实施方案,包括关于“饭圈”乱象的系列批评、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等,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文艺整体中网络文艺的发展方向、路径。要加强现实主义转化和价值赋能,使网络文艺成为时代生活、生产、生态的一种主流文艺。

  第三,下一个十年如何心怀未来、提升发展?我认为应该走从“新民间主义”到“新现实主义”的道路。要充分认识网络文艺与人民文艺的关联,认识到网络文艺大发展中富有的“人民写”“人民评”的基因,看到网络文艺作为观风知俗的文艺“新民间”宝库的意义作用,理解和尊重网络文艺内在的民间性。评论界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展工作,进一步提炼和提升网络文艺的“新现实主义”路径,选拔评价一部分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民间创作和网络文艺作者、名家,将沉淀于民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构建新的网络文艺境界和精品。

  (夏烈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新媒体委员会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