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方志的气魄讲好扶贫故事的恩施经验
——评长篇报告文学《战贫志》
栏目:视线
作者:李建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最终画上了句号。中国式扶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的奇迹,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真情书写,反映精准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奇迹和人类壮举,及时呈现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记录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记忆,凸显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时代精神,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陈亮、周良彪的长篇报告文学《战贫志》正是当下扶贫题材报告文学创作中的出色之作。

  在当下扶贫题材报告文学创作中,大量常见的写作模式是书写扶贫工作者和被扶贫对象为改变当地贫穷落后面貌的脱贫实践和脱贫事迹,并不多见对当地扶贫实践进行地方志式的记录,对其因地制宜的扶贫模式进行历史性总结、思考和反思。作家李朝全认为,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文学素材的丰富性、写作“破题”的差异性。作家在写作时应该进入历史和时代的深处。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应该有一种雄心——像书写“地方志”一样,写出这个地方的时代变化,用“地方志”的眼光,铭记那些在创造新生活过程中焕发着光彩、充满力量的人。所谓“地方志”,是中国特有的记载一定区域内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文化载体。一般包括述、记、志、传、图、表等。用地方志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历史记载方式记录人类发展史上的脱贫奇迹,辉映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能极大振奋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我们逐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大的信心和力量。正是“地方志”的眼光和气魄,成就了《战贫志》,使之成为当下扶贫题材文学创作和报告文学的重要成果和重要收获。

  《战贫志》聚焦鄂西武陵山区脱贫攻坚主战场,全面展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各单位各部门、帮扶干部、贫困群众、返乡创业者在党中央、湖北省委坚强领导下,尽锐出战,下足“绣花功”,拔掉穷根子,在一场场实打实、硬碰硬的鏖战之后,最终实现脱贫摘帽的壮丽画卷。作品借鉴地方志的写作方法,既有恩施州脱贫的概述或综述,包括国家领导人的关怀,脱贫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州扶贫的历史和现状,州精准扶贫计划的出台等,又有恩施精准扶贫大事记,包括茶产业、生物医药业、旅游业的振兴等;既有鲜活的人物传记,比如扶贫干部谭剑、卢样忠,唐崖镇党委书记以及利川农民王永浩夫妇等,又有扶贫成果的数字化统计等,比如,2020年,全州8个县市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7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109.9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等;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壮丽斑斓的时代感和当代感。全书脱贫线索清晰完整,描写精准平实。为历史留影,为时代传神,可谓一部不可多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准扶贫的“百科全书”。

  与时下大多数扶贫题材报告文学相比,《战贫志》还有个特色也不能忽视,即记录与思考并行不悖,理性与诗性互为印证。正如作者所说:“脱贫攻坚在文化层面留下的意蕴与财富,将深刻影响中国,这既是奋斗史,也是精神史。脱贫攻坚工程不仅让中国告别绝对贫困,而且也在文化维度上塑造中国的精神特质。大同之理想,小康之愿景,民胞物与,守望相助的文化精神,愚公移山,铁杵成针的倔强意志,熔铸于脱贫实践,人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根深叶茂,文化自信的活水源头。”

  这或许是《战贫志》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