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打扰深夜写诗的男子/他正把天上的群星/搬到纸上,他不停地/赞美生活。偶尔/诅咒一下自己”。罗凤鸣在诗集《献辞》中,不断将节制、发现、智辨、疼痛、救赎的诗歌美学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将美的星光,不断地从纸上漫透心灵。
节制之美。“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罗凤鸣对这一理念极为认同,不仅表现在诗歌文本的精短上,而且体现在表达的意境上。如《树叶辞》中“谁能读懂一片树叶/谁就可以明了人的一生//春天,我要跟一片树叶握手/秋季,我要陪满山树叶安睡”。即便从树叶中感悟到命运的无情,诗人也很节制地表达着一种悲悯,而没有过多地流连在人生的感慨之中。诗人在诗歌形式和意义上,追求的是一箭射中靶心,绝不虚晃一枪,也绝不拖泥带水。这与诗人的诗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他曾尖锐地批评过这种现象:“长期以来,我们的诗界沾染上一种多愁善感的习气,一种在困难面前在荣誉面前都摆出一副夸张架势的习气”。我赞同诗人对诗歌文本节制而自然的表达。很多诗人往往难以打开情感的闸门,但是一旦打开,往往又控制不住,任性而为,任意胡为。写诗与做人一样,节制、适当做些减法,很有必要,不要一味喋喋不休。“现在,把一些人和事推开/我要越过所有障碍/把自己像婴儿一样/好好地爱一遍”。在《障碍》一诗中,诗人就对其秉持的诗歌美学进行了直白的表达。
发现之美。“如果不能确认一首诗是以自身作为乐器诞生,或者,如果它只是谱架上的再次重复,我想,对其声音的认领就毫无意义”。诗歌说到底,其实就是发现。这在诗集《献辞》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作者善于运用寓言的表达形式和空灵的镜头语言,诠释生命的体验和发现。“归林的鸟那么小/返圈的羊那么小/回家的人那么小/噢!即将熄灭的夕阳那么小/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将装入一个黑暗的瓶子”(《傍晚》)。写傍晚的作品很多,但这一种表达,让人耳目一新。“一只兔一只猫一只狗也是行者/也在急急地赶路/只是,它们做梦也没想到/这条被称作公路的公路并不是/可以公用的路/它们不小心走到这条路上/便会撞得头破血流/以致,踏上了不归路”(《赶路》)。这样的诗作,关注现实,针砭时弊,没有风月,却一样令人得到诗歌的安慰与治疗。
智辨之美。“犹太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我要说:人类不思考,上帝可能会发怒”。如果诗歌仅止于发现,总觉得缺点什么。诗人对这一点,了然于胸。他不仅有着一双发现的眼睛,更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在他的诗歌中,时时处处都体现着这种思考和智巧。“但是,我思想的飞蛾/仍旧嗡嗡乱飞,根本没有打算/回到安宁中去”。在《失败的瓶子》一诗中,作者自觉地对思考作出了诗性的解答。可以这样说,智辨之美已成为罗凤鸣诗歌创作的不懈追求和体现其诗歌特色的显著标志。“把天空的云朵去掉/把风中的小鸟去掉/把周围的楼房去掉/把身下的长椅去掉/世上最伟大的画作/就是一张干净的白纸”。像《练习》这样的诗作,不胜枚举。身处喧嚣,思考者获得了宁静,诗作者获得了安详。
疼痛之美。“我要展开三千尺白发/我要用一块块下坠的骨头/砸出世间/最痛的回响”(《瀑布宣言》)。这种疼痛,常常让我们不经意间流下泪水,甚至为之痛心疾首。“让惊雷说出内心的沉重/让闪电暴露淤青的伤痕”(《云是隐忍的》)。让人对这种隐忍,怀抱一种悲悯的疼痛,生怕它们一不小心就会倾斜下来。在诗人密不透风的疼痛中,我们渴望贴近诗人的心扉,忍不住要为他分担些什么。《出嫁》一诗,虽未明写疼痛,却将痛感写得跨越时空,跨越对象,具有强烈的穿透力,让读者和作者一样弥漫着不能消解的疼痛之感。但是,细究之下,诗人的痛都是以爱作为基调,作为底色,是爱的另一种表达。在诗集乡思乡愁题材的作品中,诗人的处理艺术都是这样,即便有爱,也是痛的呈现。而爱,在诗人那里,绝不轻易出口,从而使乡思乡愁生发无尽的寄托感和寥廓感。
救赎之美。“在精神遭受物质挤压的时代,做一个诗人实在不容易,他们要深入其中又要超然其外,要充满热情又要耐住寂寞,要坚守本分又不能固步自封”。是的,在充满欲望与诱惑的时代,诗人很难超然物外。这就需要诗人的定力。这个定力也必须依靠诗人自己解决。罗凤鸣提出了一条自我救赎之道。“总愿连绵不断的雨/变成条条结实的绳索/能够抓住点什么/打捞起什么”(《雨,一直下》)。与疼痛相比,诗人的自我救赎又变得相当谨慎。云变成了雨,而雨又成了自我解救的绳索,矛盾和纠结,反复呈现,诗人的自我救赎之道进行得并不顺利。《移开》一诗,诗人对物我两忘之境和物我分离之境作出了大胆的探索。但是这些植物或事物,都被赋予了人的形态和动作,其实物我还是统一的。包括《剥》《杀鱼》,都伴随着血泪,伴随着自我救赎的寻求之路。
面对世界,面对生活,诗人永远都在探索,都是行者,都在路上。但是,唯有诗人的胸怀,真挚依旧,唯有诗人的情怀,初心不改。“因为一直未语或不能说话/而让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它们真实的存在”(《风之语》)。所以,诗人,有必要对世界发声,为生命奉上最美的“献辞”。“三千大道,只爱一条小径/能够代替其它道路/每天都走在回乡的梦里”(《世界》)。诗人只有在诗歌的“小径”上,一直保持对诗美的探索力和旺盛的创作力,才能把作品打磨得更加精美、更有味道、更具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