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高山之巅》:
用情用力讲述脱贫攻坚楷模故事
栏目:视线
作者:伍益中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话剧《高山之巅》剧照

  近日,根据新时代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真实事迹改编的话剧《高山之巅》在湖南艺术节上演,并将陆续走进各地舞台进行演出。该剧采用话剧艺术的形式,讲述不远千里来湖南扶贫的石家庄退役军人王新法在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带领群众“拔穷根”的感人事迹,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是一部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的文艺力作。

  这部作品时空叙事独具匠心。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高山之巅》在讲述薛家村“名誉村长”王新法精准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还打破现实主义时空观念,把观众带回到了80多年前红军战士在薛家村剪刀峡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跳崖时振臂高呼的情景,“我们是为了让老百姓翻身做主人,过上好日子而战斗的”。而退伍老兵王新法和这些牺牲的红军战士一样,同是革命军人,同是共产党员;他不远千里来到薛家村扶贫,同样是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要接过你们的枪,完成你们的心愿,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因而从红军烈士到王新法,他们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时空叙事不仅可以拓展戏剧时间的心理维度,而且能通过舞台时空的转换将现实与历史进行很好的呈现。剧中王新法穿越时空与红军战士进行先后7次心灵的对话,这样不仅将舞台时空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把人物心灵深处情感的心理空间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表现共产党人信仰的强大和精神力量的传承。也正是有了这些贯穿全剧的时空对话,才让王新法这个人物变得更加立体,让他的身影如同一组雕像站立在高山之巅。

  《高山之巅》用朴素而生动的细节为我们还原出王新法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一个有担当有信仰、有苦乐哀愁的脱贫攻坚楷模形象。为了督促自己时刻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王新法把手机铃声都设置成了冲锋号,连女儿女婿送的衣服都是冲锋衣。为了因地制宜地搞好扶贫工作,他亲自爬上六塔山调研考察当地红色资源。为了方便村民办事,他多次拿起灯泡、爬上凳子在屋檐下装灯。为了推行殡葬改革工作,他甚至还给村民下跪磕头。为了扶贫工作,他一身衣服穿了好几年,肩膀上的皮肉都磨烂了没叫过一声苦;从河北赶过来看他的妻子还专门为他清理有泥土的衣服、搽涂晒伤的后背……剧中这些生动妥帖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新时代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奋进历程,而且生动地刻画了王新法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彰显了共产党人以造福广大人民群众为己任的使命担当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信仰。王新法一心扑在扶贫第一线,一次次辜负了自己的亲人,也永远失约了一家人的团聚;在离家前,他为临产的女儿准备了一些葡萄干、大枣和核桃,反复叮嘱要按时作产检;得知女儿早产却无法陪伴时,感到内疚,而喃喃自语了许久,并难过得哭了。剧中这些鲜活的细节,把真人真事转换成为生动深刻的戏剧表达,使一位既讲党性、有担当,又充满铁血柔情的优秀共产党员跃然台上,让人过目不忘。

  用当代的审美表达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记录扶贫工作的复杂、艰辛与不易,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是讲好脱贫攻坚题材故事的重要手段。《高山之巅》没有被“宏大”束缚住艺术想象,而是大胆继续当代剧场美学探索。它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结合多元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将民歌、舞蹈、音乐等多种舞台形式集于一身,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史诗化的风格。剧中,薛家村在王新法的带领下打响了这场艰巨的脱贫攻坚战,因而无论是表现人,还是叙述事,温暖的现实主义是重点关注与描摹的对象。但剧中还掺入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王新法带领“与民共富军人团队”异地自费开展义务扶贫,这就是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舞台一角架设了一盏灯,并在剧中反复出现,这是一盏永远为老百姓亮着的为民之灯;王新法这种坚守信仰、一心为民的精神境界正如该剧结尾处主题歌《牵挂》所唱的“丰碑刻在百姓心间,你的荣光闪耀高山之巅”。留白是话剧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以给观众留下遐想的空间。剧中对王新法的突然离去,采用了舞台定格、蒙太奇等空白方式。此外,该剧还融入了石门山歌《翻天云》、土家族的民俗以及本土方言等地域元素。这样,不仅让现场观众觉得亲切自然,更接地气;而且使王新法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更为深入人心。

  《高山之巅》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用情用力讲述扶贫楷模王新法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当代共产党员亲民为民化民的先进事迹,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的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