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
——评长篇小说《晏阳初》
栏目:视线
作者:艾莲 吴丽燕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从2005年拟好提纲到2008年书稿完成,再到2021年出版,作家苗勇历时10余年,呕心沥血创作了非虚构长篇小说《晏阳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身为四川巴中人,苗勇将目光投向自己脚下的土地,将笔触凝聚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出来的伟人晏阳初身上,在《晏阳初》一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多面的巴中名人、中国名人,同时也是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

  多线交织,以文学形式书写历史的话语

  苗勇的《晏阳初》一书面世,是四川巴中文化界的一大喜事。本书以伟人晏阳初的一生活动轨迹为主线,以时代背景事件和人物内心情感活动为辅线,按时间顺序,为读者讲述了一位百岁老人传奇的一生。几条故事线相互交织,编织成一张严密的网,使整本书的结构严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为伟人立传,并非易事,作家需要有独到的选材视角和精湛凝练的笔力,才能在有限的篇幅内书写传主不平凡的一生,创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自从1930年起,对于晏阳初的研究已经走过九十余年的历程,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论著如《晏阳初研究文献目录》《晏阳初研究资料索引》,撰述如《晏阳初年谱》 《晏阳初大传》等,比比皆是,苗勇的创作便有了浩如烟海的资料作基础。

  苗勇认为现今对晏阳初的研究“史料有余而文学色彩不足”,于是他着重对传主本人的刻画,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进行写作,娓娓道来,本书既是关于伟人的传记,又是一本趣味性强的小说。正如作家本人所说:“许多具体的细节早被时间所湮灭,我还是力求还他以最大的真实”,尊重史料,再现历史,是作家进行写作的基本原则,但在此基础上,与其说苗勇在为晏阳初立传,倒不如说他是在“讲故事”。

  人物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关系网和社会历史环境,本书不仅刻画了晏阳初一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以晏阳初为中心的许多伟人如陶行知、梁漱溟、孙伏园等,也都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作家在选取素材时,详略得当,着重突出传主的农村建设活动,同时展现其个人的感情生活,从不同的侧面为读者打造出有血有肉的饱满的晏阳初人物形象。在重现历史的过程中,作者不失文学家的秉性,在开阔的历史图景中描绘文学性与历史性相交织的壮丽画卷。

  从史料中去伪求真,让人物“说话”

  《晏阳初》一书五百多页,近五十万字,勾勒出晏阳初一生的活动轨迹,作家对史料的选择与语言的运用可谓是得心应手。苗勇以史料为基础,却并不生硬地转述,而是让人物自己“说话”,将作家个人的感情隐藏起来,即便有对传主的评价,也是借当时人的口说出,不违背历史的真实性原则。只有在描情写景的时候,作者才会展现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但更多时候,作者倾向于将舞台还给这些伟大的人物,让他们尽情展露自己的锋芒。

  让人物“说话”,作者从众多史料中去伪求真,传主晏阳初的许多有重大意义的演讲稿都被苗勇复刻进书中。同时,作者善于抓住重点,用大量的篇幅和笔墨书写与农村建设活动相关的内容,但在表现晏阳初的个人情感生活时,作家也能运用简朴且精炼的语言,寥寥几笔,充分表现一位在异国他乡漂泊了大半个世纪的游子浓浓的爱国之情与眷眷的思乡之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近乡情更怯”……以今人之笔,集文化精华,写前人历史。

  作为生长于四川巴中的本土作家,苗勇一直在呼吁四川的作家讲述四川故事,为中国与世界展示巴中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的伟人精神。从诗集《山韵》、散文集《山民》,再到报告文学《丰碑》《历史不会忘记》《曾溪口》等,他也一直在践行自己的理念,为读者打造一个以巴中为核心的精神圣地。《晏阳初》一书,从远古时代的创世传说,到唐代章怀太子李贤的坎坷境遇,当作者从历史的长河中走出,看到的是当地独有的背二哥群体,伴随着他从少年走到老年,听到的是一句句亲切的四川方言:细娃儿、幺店子、棒老二……

  苗勇书写的是从四川巴中走出的晏阳初的故事,巴中人写巴中人,本就带有一股亲切感,民风民俗,作者如数家珍,俚言俗语,作者运用自如。一本传记,却处处充满文学性与故事性,这不仅是关于晏阳初的故事,更是巴中的故事,四川的故事。主人公的一颦一笑仿佛在眼前,孕育主人公的巴中山水也在作者笔下渐渐立体。

  先贤情怀与作家情怀的高度融合

  晏阳初一生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而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也在此基础上发展。1943年,他与爱因斯坦等人一起被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而今,提及中国乡村建设事业时,晏阳初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他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和终身不悔的坚定信念,感动着建设乡村路上的许许多多的人,激励着他们一路前行。

  “为平民教育事业,终其一生,无怨无悔”,是晏阳初坚定的选择;“我将用我的双手和灵魂投入工作,直至打碎将我们的人民束缚在贫困、无知、疾病和自私之中的锁链”,是晏阳初毕生的信念;“除天下文盲,作世界新民”,是晏阳初真挚的理想。在作家苗勇的笔下,仿佛是主人公从历史深处向读者缓缓走来,掷地有声,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

  四川,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乐观勤劳的巴人,敦厚谦逊、以人为本的种子也在他们的心中深深扎根。纵然对故乡有着无限的眷恋,但晏阳初还是坚定信念,从中国走向世界,他心中装的是同在地球生活的人,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在作家的字里行间展现得淋漓尽致,令读者为之动容。

  “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苗勇怀着真切的情感,将笔尖聚焦到晏阳初身上。从中学时代初闻其人,到年近半百写成手稿,从少年到中年,苗勇对晏阳初的研究有着执着的热爱,而他也将这满腔的热情融入书中。作者对祖国与故土的热爱,与晏阳初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晏阳初》一书中交汇融合。

  苗勇曾说:“这本书,它就是我对一个桑梓伟人长久的仰望结果,我从一个平民的视角对他进行着最真实的解读”。诚然,以巴中人的赤子之心,书写饱含巴蜀风韵的故事,作家苗勇一直深深植根于巴蜀大地,为巴蜀声音的传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作者艾莲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吴丽燕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