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中,有不少扎根乡土、手握传统工艺技艺的民间文艺工作者。五年来,他们用自己满是绝活儿的技艺和灵巧的双手,为传统民间工艺在当代的发展做出了各种各样有益的尝试,无论是在保护、传承等传统命题,还是创新创作、市场化拓展等当代课题方面,民间文艺工作者都用自己富有见地的思考和创新性的艺术表达,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他们还心系时代,在助力乡村振兴、重大主题创作等方面进行了当代化表达的有益探索。
面向未来,继续坚定地传承和发展民间工艺、用民间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是民间文艺工作者共同的信念和愿望。
谈保护——
徐毳:继续推进民间工艺“生产性保护”工作
谈到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徐毳特别强调:“手工艺的保护,没有生产,是万万不行的”,在她看来,这是一种“生产性保护”。
作为吉林省松原市鼎润文化青年创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毳还是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以来,她的公司投入5500万元规划建设了非遗活态传承体验中心,并创建了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此同时,公司还注册并创建了“冰湖腾鱼”等商标品牌,建立了“松原礼物”产品体系。不过,徐毳并没有将自己定位为“创业者”,在她看来,所有的尝试都是在践行她的“生产性保护”理念——她立足吉林本地特色,将吉林当地的冰雪文化与非遗技艺结合起来,生产了以查干湖鱼皮画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品。
“五年来,我感受最深切的就是党和国家对非遗传承和发展工作的重视。非遗工作要植根于人民,人民是非遗最广泛、最有效、最直接的保护者和传承者。”基于这样的理念,徐毳逐渐意识到,只有依靠民间工艺产品的生产,才能让传统民间技艺扎根其生存的土壤,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必须依赖“能融入百姓生活”的生产方式。
坚定了“生产性保护”的信念,徐毳认为,未来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工作应该和创新生产工作对接,依靠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的生产来带动对传统民间工艺的“活态保护”和“活态传承”。“新的五年,我也将继续坚持工匠精神,继续立足乡村,积极开展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传承工作,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和生活化表达。”徐毳表示。
谈传承——
吴元新:完善“立体式”传承方法
在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南通大学南通非遗研究院院长吴元新的脑海中,“传承”应该是一个带有立体感的词汇。多年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吴元新为蓝印花布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作了大量工作。特别是近些年来,他走过了全国3700多个乡镇,抢救和保护了散落在民间的各类纺织品实物遗存3.6万多件;在此基础上,他研究并编著出版了《蓝白雅韵》《南通蓝印花布》《江苏符号》《蓝印花布文化档案——南通卷》等专著;与此同时,他在印染工作中融入新的技艺概念,创新制作了近千个蓝印花布纹样,并设计制作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在收藏中传承、在研究中传承、在创新中传承,这是吴元新一直以来坚定不移的“立体式”传承理念。除此之外,吴元新认为,传统民间工艺“还应该在家族中传承、在院校中传承、在社会中传承”,因此,他不仅动员自己的家人从事蓝印花布相关工作,还将传统印染技艺推向了校园及社会各界,进行了积极的宣传推广。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是古老而脆弱的事物,但它也是宝贵且重要的民族文化财富,虽然在传承的道路上困难很多,但是我们依然应当为之而奋斗。”吴元新表示,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之后,更加坚定了自己传承和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的信念。
新的五年又是新的开始,在吴元新看来,收藏、研究、创新及染坊带徒、家族传承、院校教学、社会培训等“立体式”的传承方法是需要根据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的。按照他的计划,未来将进一步扩大非遗传承基地,成立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南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作为主要的展示内容,同时将推动设立中国传统纺织印染类非遗数据库,将抢救保护的纺织印染实物遗存以电子资料的方式建立档案,供学者与专业人士们学习参考。
谈创新创作——
汪海燕:民间文艺工作者应更重视创新
“老祖先留下来的民间工艺技艺,不仅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利用这些民间工艺来进行当代表达。”20多年来一直在从事皮影工艺制作的汪海燕从未停下对“传统民间工艺当代表达”的思考。而在同行眼中,她也是一名“走在时代前列的传承人”,她不断用自己的创作告诉大家,传统民间工艺在当下也有着强大的表达能力。
2017年,汪海燕和中央美院教师共同合作的陕西皮影创新剧《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陕西皮影走出国门,世界听到了来自中国乡土的声音。近些年来,汪海燕与众多国际奢侈品牌合作,为这些品牌设计了皮影的形象和标识;与此同时,她还与腾讯、百度、网易等国内知名公司合作,创作了各种各样的皮影动漫形象、文创产品,向年轻人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汪海燕特别提到了她在2017年时与化妆品品牌悦诗风吟的合作,她用传统的皮影技艺创作了一部动画片《花田喜事之新年归家》,展现春节返乡的故事。“用我们陕西东路推皮走刀的技法,雕刻皮影的雪花纹、万字纹、鱼鳞甲纹、空心人字纹等纹路,把化妆品含有的成分用牛皮雕刻手法展现出来。”汪海燕介绍。
作为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汪海燕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路。“我会在皮影技艺当代发展中奉献更多力量,结合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皮影与时代发展接轨。”汪海燕表示,在未来,她将更多地、更深入地挖掘当代生活元素,将其融入进皮影创作中,以更具创新性的思路和手法来表现当代生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我觉得,创新创作是传统民间工艺在当代生存的应有之义,应该更多地引起民间文艺工作者的重视。”汪海燕说。
谈市场化——
姚建萍:建立品牌才不会“人走艺亡”
“一枚针,一件事,一辈子的坚守,带领团队让传统工艺活在当下。”这是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馆艺术总监姚建萍对苏绣的许诺,也是她对刺绣艺术创作长期不懈坚守的写照。多年来,姚建萍不仅坚持“绣随时代”的理念,追求让苏绣艺术更好地融入时代生活,其所创作绣制的作品进入了人民大会堂等场所,也寻求苏绣的市场化发展,让苏绣具有品牌价值、为更广泛的群体所接受。
“大家都知道,苏绣在一代代人的不断探索下走入艺术殿堂。但值得警醒的是,很多优秀的传统工艺门类在当代陷入了生存困境。如何让苏绣更好地传承下去是我们苏绣从业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姚建萍认为,一些传统民间工艺的没落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传统的传承方式所导致,即“人走艺亡”的现象。因此,超越“人的传承”的“品牌传承”更加重要。“在当下时代,民间工艺技艺要想世代传承,就需要建立品牌,规划设计符合年轻人喜好的文艺产品。”基于这样的理念,姚建萍决心要创建一个品牌——一个生活化、有温度的非遗品牌,打造一个团队——一个精品化的团队。
2018年初,由姚建萍的女儿姚兰、姚卓和李文博等一起筹划的新品牌“姚绣”正式创立。这是一个主打“年轻化、生活化”的品牌,“姚绣”团队里集结了10多名青年设计师,设计腕表、手机壳、耳环、笔记本、卡包等文创产品。姚建萍和姚兰、姚卓希望通过自己的品牌,将苏绣与青年群体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对于苏绣和“姚绣”未来的发展,姚建萍希望“姚绣”的年轻团队可以走得更远,通过市场,把苏绣的种子种到年轻人心中,让年轻人在产品体验中爱上苏绣工艺,爱上苏绣艺术。
谈助力乡村振兴——
马德功:让乡亲靠自己的双手过上美好生活
马德功跟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最后还是依靠石头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同时,他的“点石成金术”也带动乡亲们发了家。
作为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的马德功,是青海省循化县博艺旅游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从黄河边成长起来的他对黄河石有着特殊的感情。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头脑灵活,看到来家乡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像样的旅游产品却并不多,他开始研发黄河石艺产品。在应邀而来的专家的帮助下,马德功设计了融入撒拉族民间传统艺术元素的黄河石艺、黄河沙画、撒拉族刺绣、绒毛画等文创产品,另外,马德功还创立了黄河奇石馆。慢慢地,小作坊变成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就了自己事业的马德功并没有忘记循化县积石镇的乡亲们。过去,镇里有很多贫困户,生活比较困难,马德功将乡镇中的贫困户招入自己的公司中,教会他们手工生产技艺,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公司的发展也直接带动了当地村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同时让他们多了一项增加收入的技能,很多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也回到了家乡。
说起自己助力脱贫攻坚的经历,马德功表示,他最要感谢的就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当地有关部门及扶贫机构的负责人多次来到马德功公司参观指导,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和支持。马德功说:“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用老祖先留下来的技艺,走上一条致富的道路。”
说到公司未来的发展,马德功立志要利用“黄河石”来继续助力乡村振兴,扩大公司的规模,设计生产出更多能吸引人的民间工艺产品,继续帮助乡亲们通过他的“点石成金术”来创造美好生活。
谈重大主题创作——
陈礼忠:通过雕刻弘扬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陈礼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见证了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更加坚定了用文艺作品表现祖国壮美山河、风土人情的信念。”作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陈礼忠同时也是一位寿山石雕艺术家。近些年,陈礼忠围绕重大主题,创作了《再造山河》《天地儿女》《新愚公移山》《下党乡新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铁经过我家乡》等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万水千山只等闲》《万山红遍》《过雪山》《直指武夷山下》等献礼建党百年的寿山石雕作品。“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艺工作者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文艺作品的表达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用文艺作品表达人民的心声,和人民一起感受时代的脉搏。”陈礼忠说,他一直以来坚持这样的信念——将目光放在时代发展的全局上,才能创作出更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作品。
展望未来,陈礼忠表示,要继续通过寿山石雕描绘新时代人民的生活,用艺术作品去记录新时代人民的喜怒哀乐,弘扬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