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当戈,为国而歌
——记中国舞协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访谈节目“精神的力量”第四期《用国歌唱响抗战精神》
舞剧《热血当歌》剧照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以其高昂激越、铿锵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唱响了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警醒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日前,在中国舞协举办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访谈节目“精神的力量”第四期《用国歌唱响抗战精神》中,特邀民族舞剧《热血当歌》的主创团队,与观众一起重温了20世纪30年代,戏剧家田汉与艺术理念相投的安娥、聂耳为抗日救亡奔走、为劳苦大众发声、用自己的满腹才华和一腔热血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奇故事,感受了抗战精神的伟大与震撼。
舞剧《热血当歌》由湖南省演艺集团出品,湖南省歌舞剧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倾力打造,立足弘扬抗战精神、缅怀革命志士。湖南省舞协主席、湖南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该剧艺术总监杨霞表示,以国歌为题材进行舞剧创作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湖南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湖南省的文艺院团,应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先辈“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期为“中国梦”的实现发挥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作用。
近年来,红色题材舞剧呈现出蓬勃的创作态势,通过对革命文化的理解和真实历史的表现,成为当下传播革命文化、学习党史的有效载体。“《热血当歌》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青年人在祖国危亡之时的担当与壮举,激励了当下的年轻人要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中国舞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夏小虎说道。无疑,红色题材的舞剧作品具有普及知识、启迪思想等现实意义,但其能实现多大的影响力,在多大程度上能激荡观众,和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息息相关。对此,该剧的编剧、中国煤矿文工团编剧冯必烈表示,该剧不仅仅展现了国歌的创作历程,更重要的是通过舞蹈艺术的形式回望了那批热血青年的成长历程和背后的精神:比如聂耳是如何从一个热爱音乐的“沪漂”走上了为革命创作的道路的;而田汉又是在《卡门》的男女主演遭活埋、南国社被封杀后,怎样继续自己的革命理想和艺术追求,最后与聂耳词曲合璧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的。该剧正是用他们的真实事迹建构起了一座历史与观众对话的桥梁。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舞剧创作的重要环节,舞剧的展开和对观众的启发必须通过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来实现。该剧总导演李世博认为对人物进行细节刻画是突显人物形象特点的关键所在。比如剧中田汉握手的方式要大幅且有力,以此显现其内心的热血;在设计安娥这一角色的动作时运用大开大合的发力方式来体现对他人的鼓舞与号召……这些看似细小的处理使人物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角色的特征。此外,该剧艺术性地设计了“小报童”“包租婆”等具有时代性的典型形象,使观众在感受到青春热血之余也看到劳苦大众的艰辛、伟大和对美好的向往。单纯可爱的小报童收获了观众们的一致喜爱和感动。对于该人物的设计初衷,李世博介绍,首先是想在展现立体社会层次的同时向观众传递人性的温度。作为当时社会最底层的代表性人物,小报童感受到了来自田汉、聂耳等人给予他的真诚的关爱,这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也正是这种爱铺垫了后面小报童会义无反顾保护田汉、安娥,甚至牺牲。在一个小孩子心中可能没有任何大义的概念,只是出于对所爱之人本能的保护反应,这种不需要修饰的感情会如春风化雨般感染观众。同时,使观众在美好的破碎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残酷,以及悲剧带给人的觉醒力量。
戏剧性能够为一部舞剧作品带来灵魂和活力,而戏剧性在舞剧铺陈和构建上的合理、全面、巧妙与否,又直接体现出舞剧创作者的创衍实力。该剧在结构上采用的“戏中戏”的“空间叙事”也是一大亮点。该剧总导演马波表示,这些戏中戏和剧中人物都有内在联系,用《卡门》《四季歌》《卖报歌》《扬子江暴风雨》等经典曲目穿插其中用“戏中戏”加以表现,代表了田汉等主角们在不同时期的创作背景与理念,见证了他们创作思想的成长过程,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形成了舞剧独特的创作追求和形态建模。
无论舞剧的结构如何巧妙,主题思想如何鲜明,最终都必须通过演员的二度创作将作品进行诠释和表达。对于与所要塑造的革命先辈身处不同时代的年轻演员们来说,如何实现革命先烈与当代青年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观众真正入戏是不小的挑战。该剧安娥的饰演者窦率方谈道,自己是通过寻找与安娥同为艺术工作者而具备感性和热情的共同点去理解和贴合人物的。小报童的饰演者李金玲坦言自己一开始对该角色的认识仅仅限于《卖报歌》,经过主创们的不断引导和自己对那段历史的了解,逐渐加深了对角色的认识,会为了他的单纯、无私而频频落泪。当全剧结尾处,《义勇军进行曲》创作成功,全体演员在台上高唱着它大步前进时,这些80后、90后以及00后的演员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演员身份,那一刻他们就是自己塑造的角色,真正实现了与角色的时空对话,就像窦率方坚定有力地说的那样:“我想通过我的表演告诉观众,先辈们作为当时的年轻人,在不知道明天是否光明的情况下依然奋不顾身,他们的勇气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巨大!”
《热血当歌》首演结束,微博话题“青春力量,热血当歌”阅读量很快超过500万,收获了众多关注和高度评价。该剧努力用实践践行着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塑造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振奋人民精神。
(作者系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