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藤长篇小说新作《北地》是一部引人入胜也发人深思的作品。这部充满地域风情魅力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代代北地拓荒者、建设者奋斗的故事,展现的是北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突出的是“振兴东北”的现实课题,讴歌的是时代精神。
与老藤以往的小说相比,《北地》亮点首先在于构思的精巧。小说主角老干部常克勋晚年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却顽强地要回忆自己的一生。他原先写了一个自传的提纲,因病无法进行下去,只在病榻上断断续续留下一些梦呓一般的语句,谁也无法看懂。只有他的儿子,摄影家常寒松坚持认定,父亲的呓语是有思想内涵的,与父亲的人生经历存在着某种深刻的联系。他求助于作家任多秋,共同探求父亲的秘密,完成父亲传记的写作。于是,他们俩来到北地,沿着常克勋当年工作过的一个个地方,开始特殊的寻找采访之旅。小说就这样展开情节,像散文一样一点一点地讲述着作品主人公的故事,揭示着作品主人公的命运,塑造着作品主人公的性格形象。当访问过最后一个地点后,采访者们终于发现,他们一路得到的,不仅是常克勋的一生,还有北地这片土地上更多的意义和内涵。他们不仅寻找到了一个人的历史,还寻找到了北地的历史。因为有了后者,前者才有了意义,才有生命之魂。这一路,看似为一个老人招“魂”,不断解开老人“呓语”之谜,实则是在一片土地上找“魂”,解开隐藏在山岗、河流、密林、平原、村庄、城镇以及浓郁的风土人情的黑土地“密码”。老人的“呓语”就潜藏着土地的“密码”。
作家为处理好这个题材,做了大量案头工作,积累了大量素材,特别是在构思上,下了大功夫,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选择了看似轻巧其实很见功力的写法,即形散神不散地展开故事情节。这种“寻找”写法并不鲜见,但风险却很大。有些作家找着找着,就会走远了,走散了,走丢了。老藤则成功地化解了风险,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新意”的小说叙事,完成了一部主题鲜明、人物生动的小说。
作家通过小说中的传记作家任多秋视角表达了《北地》作品的立意。所谓北地,其实就是中国的东北。小说主人公工作的白河专区,就是典型的白山黑水的东北地区。跟随小说叙事的展开,读者很容易联想并思考起当代“东北振兴”问题。作品讲述一个普通的东北干部的故事,表现一个生命近临终点的老人对北地的牵挂和内心的乡愁,将所要寻找的“魂”和一个时代联系在一起,也将个人的命运和东北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常克勋故事重心在小说的后半部。这个时期,他已担任白河地委书记。他的思考和决策都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故事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含量更加丰厚充足。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格拉秋山》这一节的重要性。常克勋走进格拉秋山,又走出格拉秋山。在这里,他完成了向普通基层干部的转换,由此翻开人生新的一页。他与时代同行,走遍北地的山山水水,见证了国家走向复兴的历史。小说由此生动揭示了常克勋的人生命运,有血有肉地塑造了一个感恩土地、感恩人民、赤胆忠心、为民造福的共产党人的形象。
任多秋在寻找中发现,传主常克勋的仕途并不平顺。他是一个想干事、能干成事,也干成了许多事情的干部,但在提拔上却常常受阻受压,困难重重。他的对立面就是小说中的毕克功。他们小学中学同班,一起参军,一起战斗。常克勋当团长,毕克功当政委。两个人后来又一起转业到白河专区,在一个领导机关和领导班子里共事多年。这样的经历并没有使两人成为朋友,反而很不对付,政见上也常常不一致,经常要吵架,看上去个人意气很重。这对政治上的“冤家”一直斗了几十年。任多秋在一边走访,一边破解常克勋“呓语”的过程中也发现,这些真实反映内心焦虑的“呓语”,极少直接涉及两个人的矛盾冲突,或者可以说,他内心的焦虑和烦恼,并不是指向毕克功,而是与毕克功无关。此人虽然是常克勋仕途上的“克星”,但在常克勋心灵深处,并没有留下什么伤痕。小说情节的发展,证明了“呓语”的这个心理倾向。常克勋对毕克功宽容忍让、友好团结的态度,体现出常克勋的政治品质和道德胸怀。
读《北地》,会渐渐发现,常克勋的“呓语”背后,通常不是他自己个人的故事,而是往往记录着别人的故事。任多秋也渐渐明白,“呓语”只是一个路牌,引导着他们去发现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发现每一个地方的人的故事。只有发现当地人的故事,才能知道常克勋的故事,才能真正解决“呓语”的密码。这种关系成为《北地》叙事的方法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读到的老百姓的故事,比“常副县长”“常书记”的故事还完整、还生动。如《红花尔基》一章中鄂伦春姑娘蓝水瑶与常克勋比试酒量的故事,她是果酒厂的技术员,也是劳动模范,性格开朗、酒量惊人。她和常克勋一次拼了六斤酒,从此这个男人一辈子藏在她心里。还有《奇克》一章鄂伦春老中医莫家全的故事,这个地方医生不仅调理了常克勋的肝病,还帮助常克勋治好了当地的克山病,使常克勋懂得了尊重民间的智慧和创造能力。作品每一章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都与常克勋有关,都是常克勋个人史的重要部分,但故事的主角又经常不是常克勋。
小说有意安排主人公常克勋处在现实生活的配角位置上,展现他作为地方干部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不管他有多大的能力,在人民群众的历史进程中,他永远是配角。他的“呓语”看似混乱,却在骨子里贯穿着这种牵挂。他是清醒的,正是由于这种清醒,他身上才能一点一滴地凝聚人民的力量,支撑起他成为一个亮眼的小说主人公。
正因此,顺着小说主人公的“呓语”,才能找到潜藏着的北地之“魂”。小说在“尾声”中通过寻找到北地拓跋鲜卑发祥地点了题,作品主题豁然开朗。主人公常克勋找“魂”,就是要找支撑起他生命、给他精神力量的大地之“魂” 、生活之“魂”,这“魂”正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振兴东北依靠的也是这片富饶的土地和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