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热血忠魂铸延安
——记“舞聚云端”中国舞协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访谈节目“精神的力量”第三期《延安精神的芭蕾传颂》
由上海芭蕾舞团创排的大型原创民族芭蕾舞剧《宝塔山》,聚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爱国青年奔赴延安进步成长的故事,展现了他们与当地村民共同劳作,积极开展文艺创作,举起抗战旗帜,为共产主义事业坚守初心、奉献青春、无惧生死的伟大精神。80多年前,爱国青年们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那片大地,筑起了民族的精神长城;80多年后,“上芭人”用足尖舞出延安的故事,带观众回望那段尘土飞扬的燃情岁月。作品用舞蹈所传达出的真挚情感,生动表现了先辈们的革命浪漫情怀以及一颗颗滚烫的爱国之心,弘扬和传递了延安精神和中华民族气节。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舞剧《宝塔山》讲述了洋溢着青春热血的革命文艺青年,为实现党的理想不懈奋斗的故事,用带有民族气节的无私奉献体现延安精神的伟大。”这是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在近日举办的“舞聚云端”中国舞协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访谈节目“精神的力量”第三期《延安精神的芭蕾传颂》中讲述的对延安精神及舞剧《宝塔山》的理解。这期节目中,罗斌与辛丽丽、江东、刘立功、吴虎生、戚冰雪等专家和主创齐聚一堂,共同围绕“宝塔山中延安精神的追求”“红色题材舞剧的历史意义”“芭蕾中国化路径的探索”等话题展开讨论,从台前幕后的故事中重新解读延安精神,带领观众一同重温了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
芭蕾舞作为西方经典艺术,早在20世纪初就传入中国。从对《天鹅湖》《吉赛尔》等欧洲经典芭蕾舞剧的模仿,到融入中国元素的《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经典作品,再到新时代的《敦煌》《闪闪的红星》等中国特色芭蕾舞剧,探索中国学派的芭蕾舞这一命题一直处于实践之中,但能否将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中国的芭蕾舞团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历史节点,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舞剧《宝塔山》制作人、艺术总监辛丽丽与国家一级编导,舞剧《宝塔山》的总策划、总导演刘立功思考时代命题,将延安精神作为舞剧的精神内核,创作出体现战争年代年轻人不懈奋斗的红色芭蕾舞剧《宝塔山》。用创新来颠覆以往的束缚,将芭蕾的唯美与革命的浪漫情怀交织,为时代画像、立传,这便是《宝塔山》的创作初衷。辛丽丽表示,“对芭蕾进行创新需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与胸怀,舞剧力图将多元化的舞蹈语汇以合适的方式嫁接芭蕾,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成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艺术桥梁。”在她看来,唯有在众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筛选出具有象征意义的“材料”,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有中国气派的作品。
好的艺术创作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主创团队在前期的采风中,努力做功课,从延安时期的生活、战斗、艺术、人文等多层面、多角度进行走访学习,找到了许多能为舞剧使用的表现形式。比如剧中“双截棍舞段”的编排就极为典型,它的现实原型正是来自延安时期游击队作战时常用的短兵器,同时也可作老百姓的防身之物,正如刘立功所言,“在创新的道路上不能违背舞剧创作的常规手段” 。真实来自人民生活的道具“双截棍”,作为有意蕴的象征符号,给予了观众新的认识。另外为了突出作品的地域特点,《宝塔山》在舞美设计上大胆采用了延安最具代表性的版画艺术,在黄褐色的纱幕上呈现出一幅幅具有年代感的版画画作:巍峨的宝塔山、朴拙的窑洞、“鲁艺”的大礼堂……自然而然地将观众带回到舞剧发生的历史年代和时空环境,增添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元素。
舞剧通过剧情的铺设、舞段的呈现、演员的表演,体现出那个时期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人从文艺青年到文艺战士的转变。为了更好地将其呈现,主创及演员们也凭借克服重重困难的毅力,努力转变思维和方法,将扎实的芭蕾舞功底和民族舞蹈语汇相融,从而融会贯通出具有延安革命气质的舞蹈动作。中国民间舞与芭蕾舞的动作技术要求和表达是完全不同的,对于编导的思维转变乃至演员的表演风格变化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为此,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不断学习、领会那个时代的精神,诠释先辈们舍弃安逸生活、为理想奔赴延安的故事。面对热血、激情的进步青年“梦安”的人物角色,习惯于表现仙女形象的上海芭蕾舞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戚冰雪坦言此次角色的塑造是一个挑战,但当真正走上舞台,进入剧中的特定环境时,她觉得:“虽然我与他们是两个时代的文艺青年,但其实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与同样的奋进精神。”饰演舞剧男主角“明华”的上海芭蕾舞团首席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吴虎生向观众透露了一个自己演出过程中发生的小插曲。众所周知,芭蕾舞剧表演对演员的体力、心力、精力都是极大的挑战,曾有一场演出过程中,因体力消耗过大,他有些坚持不住时,一刹那间,他想到当年奔赴延安的青年们好多都是家境优越,却不顾生命安危,毅然决然地奔赴当时物质非常贫瘠的延安,甚至将生命都奉献于伟大信仰。“如今我只是苦一点、累一点又算什么,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对我的激励。”吴虎生讲道。这让我们看到,过去,青年一代秉承着对党的忠贞,涤荡初心,无畏生死;如今,这股伟大精神力量激励当代青年同样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宝塔山是中国革命圣地的象征,这部以《宝塔山》命名的芭蕾舞剧,将我们带回革命年代,用芭蕾艺术演绎出革命时期中国青年的思想成长和精神升华,带给人们历史与现代交融展现出的典雅厚重的时空美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江东提炼了民族舞剧《宝塔山》的精神实质,也期待当代的我们能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实干中追求卓越,将伟大的延安精神落到实处,在祖国各地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