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青少年美育的三个问题
栏目:探索
作者:叶小纲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关于青少年美育的问题,我想说其中三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

  一、何为美育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得放到两个不同的文化中去理解。

  从西方文化角度来说,美学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生造出来的一个词,造词用的是拉丁文词根,本义就是和理性相对的感性。感性的范畴很广,比如情感、情绪等通过人的感官(主要是听觉与视觉感官)接收到外在存在的物理性要素而产生的心理反映。这个美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情绪体验,也可以给人带来反感、恶心、厌恶、痛苦的情感体验。美育这个词,是德国文学家席勒根据鲍姆嘉通的美学进一步生造出来的。启蒙运动的科学理性思想,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重新结构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大量以工人为代表的社会人成为工业流水线上的一个工具,让人成为为工作赚钱而活着的不断反复的灰色的、没有趣味的生命存在。针对这一社会时弊,席勒提出美育,期望让人重新拥有富有人性的感性生活,让人的生命更有尊严和幸福。所以,美育提出是为了让人重新接通人性。简单地说,就是让人作为人而活着,而不是工具。但仅此是不够的,在席勒看来,美是自由的显现。人有三种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和游戏冲动。游戏冲动将前两者联系起来。这种游戏是以美的创造与体验为对象的,实际上我们可狭义理解为就是艺术的创造与审美实践活动。西语文化中还有一个词,和美或美育直接相关,这个词就是Beauty,翻译成中文就是美丽。美丽的内涵主要是外界事物的形式合乎了人的心理期待,并达到形式的完善,让人产生了积极的情感反映。比如说,美丽的图画,美丽的风景,美丽的校园等。这种美不可以教育,只能去体验。当然,美的判断是有依据的,只不过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人的无意识。其中包括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人的感性经验的积淀。这种美对艺术发展有重要影响,比如温克尔曼评价古希腊人体雕塑具有“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因为他们的文化意识中把健康典型的人体作为美的典范。雕塑中的人体不仅合乎人的物质性本质,还体现理想的典型,所以,雕塑中人的身材四肢都是合乎黄金分割率等理想比例。包括黄金分割率、和谐统一、对比匀称等都是他们文化中的美。这种美如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中提出的冲突论与三一律,如西方古典音乐结构中的再现与对比原则等,其实都是这种文化中潜在的美的意识在艺术中的具体化显现。

  我们再从传统中华文化中来看,美字,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羊,下部为大,这是会意字。可见在华夏先民认知里,能够吃上肥大的羊肉时的感受就是美。所以,中国人讲美也是通达感性的,不过更为深入,连味觉也包括其中。对比一下,西人讲美重视知觉,和人身体欲望的直接满足没有关系,他们更强调形式之美(如美丽用beauty,而美味则用另一词delicious);中国人讲美更宽泛,包括人的各种感觉(统摄五觉:听、视、肤、味、嗅),有美妙、美味、美观等语,但“美”的感觉指向都是一致的,是向上的、正面的,能给人带来积极情感反应的。中华民族当然也十分重视形式和外在美,中华的华,就是花的意思,花代表了美丽,所以有华服、华灯、华丽等语词。中华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美育”之名,却有美育之实,并深深地影响了传统中华民族品格。这个实就是先秦时候的诗书礼乐教育。这些不同称谓的教育都属于中华传统美育,其内涵基本是一致的,比如乐教,诗乐舞等融于一体,是综合艺术教育:“三代以上书,乐之外无所谓学” (俞正燮),它基本相当于现在提倡的学科综合美育或五育融合的美育;“乐者,通伦理者也”(《礼记·乐记》),它又是道德品格教育、人格教育;《尚书·舜典》中,帝命夔典乐,以教胄子,它还是面向全体的教育,这些不是和我们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美育目标、实践原则相一致吗?可见中国古人是有“美育”的,且极为重视,甚至可以说曾经是最核心的人才培养方式,即“以乐造士”。

  通过以上对中西美育渊薮的追溯比较,我们可以得到如此结论:1 .美育是感性的接通人性的教育。2 .通过艺术开展美育是实践的主要方式。3 .美育是无差别地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中西美育的不同,如西方美育注重形式本身的教育,中国传统美育是注重艺术承载内容的教育(尤其注重其中道德伦理)。这个区别恰好接通了艺术审美教育与艺术的人文教育,为新时代学校美育实践提供了重要历史经验参考。

  二、新时代学校美育实践的三原则

  第一,全体性原则。也就是说美育实施要面向全体,这个全体首要是学生全体,其次是教师全体。因为美育是一种感性素养的教育,它与人的理性素养相辅相承,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承载着人一生的进步成长与价值发挥。所以,美育也必然要面向全体。否则,学校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所培养的可能就是单面或偏面人格之人。身正为范,教师本身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学校美育要纠偏过去曾经的美育缺失,教师也要进行美育补课,接受再教育。

  第二,情感性原则。即美育的着力点要放到激发情感和情感反思方面。因为,美育的本质是感性教育,感性发生或直接心理反映就是情感。情感也是实现美育功能的唯一通道。具体来说,人要立德,首要具有道德情感,这种情感产生于面对他人处于困境的同情心、同理心,正因为感同身受,所以,人自然会伸出助人的双手,作出利他的善举。再说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我们几乎看不到那种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却学不好的

  人。所以,美育不应限于艺术教育,而应强调所有学科教学的美育介入。如能做到这一点,将是中国新时代学校教育的巨大成功。对于艺术教育,常听说这么一句话,“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上音乐课;喜欢美术,却不喜欢美术课”,这是美育教育的巨大失败和巨大悲哀。所以,艺术教育一定要做到对学生情感的激发,让他们心灵畅游于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审美教育。当然,仅仅做到这一点,未必能够实现新时代美育的目的,所以,还要通过审美情感的反思、评论、辩论,让艺术中的形式意味澄明出来,最终实现审美与人文素养同步提升,实现树人和立德齐头并进。

  第三,融合性原则。即在艺术美育教学中要融入人文知识以及道德观念,或在非艺术学科教学中融入美育的方法。对此,我们前面已经阐述了,传统中华美育之所以能够“以乐造士”,在于它礼乐相须而用,在于它将人文知识与伦理道德等融入艺术,在于它的价值取向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简单地说,新时代人文化的艺术美育是以艺术教育为手段而非目的的教育。

  三、对青少年美育实践的三建议

  第一,选择经典开展艺术美育工作。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艺术审美经验的积累,离不开艺术审美情感的积淀。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只有经典艺术作品因为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体现了跨文化、跨时代的普遍价值,体现了艺术创造的完美与典型才彪炳史册成为传世之作。对经典的体验和理解能力,能够建立人高蹈的审美标准。尤其在当前信息爆炸、网络与社会上的文艺乱象丛生的时代,如果不能建立高蹈的艺术审美标准和高尚的艺术审美趣味,很容易让人五色迷眼,丧失审美判断力、分辨力,而成为低级趣味的追随者。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过度娱乐化的文艺现象,这种现象要高度重视。追问责任,我认为其中面向青少年儿童的基础美育工作乏力难辞其咎。现在我们处于后现代的消费社会、网络社会,大数据的运算可以精准把握受众的审美消费动向,如果不能把好学校基础美育这一关,用经典艺术树立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审美取向,其将严重影响中国文艺甚至中华文明的发展未来。

  第二,贴近实际开展艺术美育工作。传统中华文化中,乐是心灵的医药,我们看中国古人所写的“藥”,是草字头下面一个乐,草代表我们中医药材来自草木,而乐则通意与乐,其用心和理解不言而喻。我们知道人吃药不能随便吃,否则会有损健康。开展学校艺术美育工作亦然,因此,我认为我们的中小学美育教材和大纲只能作一个基本的教学遵循,在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要有所针对、贴近实际。从实际上来说,要根据青少年儿童心理成长水平的不同,根据现实学生存在的普遍和典型品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经典艺术作品开展美育工作。粗略来说,低幼儿童,审美判断力弱,审美接受力强,要充分发挥优势避免劣势,广泛开展人类各种经典艺术审美教育,熏陶儿童审美心理,提升他们的审美接受力。对于大龄儿童或青少年,则要从感性审美逐步上升到与理性审美的综合,即开展艺术审美反思教育,让他们不仅能从艺术中感受到情感,更要感受到意趣,感到道德伦理、价值观念、人文历史,等等。中国古代教育中没有中学,但有小学和大学,分别有“习小艺”“习大艺”的区分,其教育虽然没有当代社会美育这么系统完整,但显然已经在美育中做到有对象针对性的区分,这是值得我们新时代的美育工作借鉴的。

  第三,创造性开展艺术美育工作。当前新时代学校美育属于改革发展阶段,既有的美育大纲、美育教材、美育评价等体系都待改进,新的体系有待在大量有效的经验积累和调研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构起来,此时的青少年美育工作就不能再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需要有创新意识,应创造性开展工作。另外,前面我们论述了中西美育传统都注重艺术教育,但有较大区别,西方艺术教育注重感性与艺术形式教育,所以他们的艺术创作尤其在风格化创新发展方面相对发达,而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注重功能,注重形式背后的内涵教育,所以能接通人性抵达人文与品格教育,新时代美育兼收两者之长,故提出提升学生艺术与人文素养的艺术美育。具体在美育工作上,如何实践,这需要创造性开展。举个例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传统艺术教育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分科教育,但对于全体青少年儿童来说,虽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但艺术的天分和专长有不同,如何既能发展专长又能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现在有些少年儿童以自我为中心,长此以往,这些人即使成才,也可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怎么办?在我看来,存在这种情况的学校可以创造性开展音乐戏剧教育,建立班级剧社,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戏剧的创、排、演、评等艺术实践中来,学生各自发挥专长,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参与策划,或参与剧本脚本写作,或参与角色服饰、道具、舞台美术设计与创作,或参与到歌舞表演中,通过协作,最后在舞台上呈现剧作与美育的完成。因为做好这一工作必须要集体分工合作,这自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配合,慢慢就建立起团队意识。这当然只是个例,许多创新性的美育教学需要教师同学共同探索。这样有效的经验积累足够深厚了,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所以说,美育是实践的,只有创造性实践,才能推动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本文摘编自作者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举办的“青少年文化素养发展与推广工程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