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作者:张晶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人民是真正的鉴赏家,人民是权威的评判者。对于文艺评论家来说,是要以人民(当下时代的人民)的审美趣味、鉴赏标准作为鉴赏主体来面对艺术品的。人民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变化的。人民的鉴赏力,也标志着当代社会最为主流的审美价值观。

  关于当前的文艺评论工作,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理论意义。《意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并落实于文艺批评领域。《意见》指出,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健全文艺评论标准,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不唯流量是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意见》所及,批评了当下文艺批评中一种“唯流量是从”的偏颇倾向,这是网络文艺时代极易泛滥的一种批评取向,也即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还有“唯收视率”“唯上座率”“唯码洋”等现象,性质都是一样,也就是将文艺批评简单化、降低为商业标准。这不仅会使文艺创作的质量和品位严重下滑,同时,会使一个时代的文艺批评跌入低谷,无法匹配于我们现在这样一个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

  如何使文艺批评坚持正确导向?从专业的意义上讲,首要的是健全文艺评论标准。不是排斥商业价值和市场维度,而是要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这几个方面统一起来,这是当前的文艺批评较为健全的标准。较之以往批评标准,《意见》所提出的这个标准是颇为全面的,也是非常符合当下的文艺发展特征的。“政治性”也即是作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当然并不是作者要在作品中喊出来,但却是灵魂;艺术性则是作品的生命,没有艺术性或者艺术水准低下的东西,无法称其为“艺术品”,哪怕是流量再多,也不能登艺术的大雅之堂。“社会反映”是当代社会对作品的即时反映,它是综合性的,而非单一的,当然也和市场认可并非一回事。

  这种健全的批评标准的形成与操作,其根本的基础在于“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根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的有关观点,如说:“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段话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具体化,具有深刻的美学理论价值。“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很容易理解,就是作家艺术家要将表现的对象聚焦于人民的生活与情感;而“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则是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来作分析理解的。艺术与人民的关系,从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在批判当时的书报检查法时犀利地指出:“而上面的解释的那种出版自由却妄图预料历史,压制人民的呼声,而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90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无疑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是继承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美学这个思想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密切相关,鉴赏是评判(评论)的基础,评判是鉴赏的升华。鉴赏是出于个体的审美感受,而评判则带有更为明显的社会性。人民是真正的鉴赏家,人民是权威的评判者。对于文艺评论家来说,是要以人民(当下时代的人民)的审美趣味、鉴赏标准作为鉴赏主体来面对艺术品的。人民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变化的。人民的鉴赏力,也标志着当代社会最为主流的审美价值观。而对于当代的作为鉴赏家的“人民”的鉴赏水平、文化修养、审美能力没有深刻的认知,想当然地以数十年前甚至一个世纪前的那种整体上缺少文化和审美常识的“人民”为隐含读者(受众),或者就是以感性的、欲望的鉴赏取向来揣度人民的审美,从创作者来说,必然造成误判,从而迎合那种低俗趣味;从文艺评论家的角度而言,如果不能体验领悟人民的鉴赏水平、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就无法正确地把握批评标准,褊狭地评判作品的价值,从而造成对文艺创作的误导。事实上,目前有些评论家,或是仅仅从商业标准来衡量作品的价值,迎合那种“饭圈”文化的口味,或者只拘守于政治标准,忽略艺术价值的深入考察,这些都远非将人民作为鉴赏家的应有批评态度。

  进而是以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评判者,这是我们的文艺评论能否有一个质的提升的路径!这里并非只是一种比喻,“评判者”的人民性标准、时代理性的评判导向,对于当前的文艺评论而言,都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说鉴赏家还是以感性的趣味出发,那么,评判者则更多地体现了面对文艺创作的理性判断。以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评判者,当然不是让文艺评论家推卸责任,而是要以人民的理性判断来发出评论家的声音,负责任地通过评论活动,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文艺评论,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评判者,就是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主体,对当下的文艺创作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分析。这当然是在鉴赏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的评判,但评判之于鉴赏,是更具领悟性的,也更有理性的尺度,更能引导文艺创作的风标!从当下的媒介情况看,作为评判者的媒介渠道较以往更为多元、更为便捷,对于文艺作品进行评论的声音众声喧哗,而对某些作品的总体评价,还是易于了解的。优秀的文艺作品通过人们的评判脱颖而出。如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影视与音乐作品,今年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作品,虽然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但因为创作质量的精美,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喜爱。如张藜和秦咏诚创作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并不是2019年的应景之作,二位词曲作者都已分别在2016年、 2015年过世,但这首歌却因其优美的歌词、动人的旋律、真挚的爱国之情而唱遍大江南北。今年的《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和《大决战》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电视剧,都使人们的“眼球”欲罢不能,很多人都是看了一遍又在其他频道看第二遍、第三遍。这种状态并非仅靠单纯的行政力量,而是人民作为鉴赏家和评判者对文艺作品的历史性选择!

  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和当代化的美学命题。对于文艺评论家来说,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如果与人民的鉴赏和评判的总体趋势全然相左,只是以“小我”或小圈子的狭隘趣味为出发点和标准,是无法当好一个被文艺界认可的评论家的。做好这一点,也不意味着评论家就要化身为具体的人民身份或口吻,而是在时代的脉搏中感受、体验人民的审美观,能否真正在你的评论实践中与人民达到深层的一致!在一个时代,文艺评论家对文艺作品的评论,对艺术实践和时代风尚的分析与导引,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为当时或后世的创作和鉴赏提供新的价值能量,其实也就意味着文艺评论家与人民的内在达成一致了。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