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并从“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工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评论全新局面,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意见》特别指出:“构建中国特色评论话语,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改进评论文风,多出文质兼美的文艺评论。”笔者认为,其中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对强化新时代文艺评论创新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决定性的意义,值得深思和努力落实。笔者认为或许可以从几方面实现突破。
1、在“交叉学科”门类中设置“文艺评论”一级学科,推动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建设
《意见》明确指出“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落实这一精神的关键是要有“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人才,而目前我们并没有“科班”出身的文艺评论人才,没有哪一位评论家是学“文艺评论”出身。因为支撑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学科和专业体系中就不存在独立的“文艺评论”学科和专业。国家如此急需的文艺评论专业人才,暂时只能以相关学科、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转行来填补。在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目录中,与文艺评论直接相关的专业内容,被肢解在了多个不同门类和不同学科当中。如文艺学,属于“文学门类”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文艺评论是文艺学的应用学科,也是文艺学的实践系统和建构环节。但文艺学不完全等同于文艺评论,从事文艺学研究的人,投入文艺评论的很少。而且在中文一级学科下设的文艺学,讲授的基本上都是文学理论。在今天各文艺门类跨界融合已成大势的情况下,文艺评论仅仅掌握文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而涉及其它艺术的“艺术学理论”,则又属于“艺术学门类”下设的一级学科,与文艺中最核心的门类文学,并无瓜葛。同时,目前从事文艺评论的大多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另一个二级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出身,因为其中的当代文学就在文艺的现场。而当代文学除了存在仅限于文学的局限外,也并不直接培养文艺评论人才,学当代文学的人走上文艺评论道路的极少。至于文学之外的其它艺术,则属于“艺术学门类”下设的几个一级学科,如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此外,与文艺评论直接相关的“美学” ,又属于“哲学门类”中的“哲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在当今这个全媒体时代,文艺评论与媒介、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情况下,媒介理论却主要在“文学门类”下设的“新闻学与传播学”一级学科内讲授;信息技术则更遥远,属于“工科门类”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如此条块分割的学科划分,使文艺评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无学科和专业保障,也无课程体系的支撑,最多只是根据个别教师的专长开设一门选修课,或者在硕士、博士招生中加设一个研究方向而已。
基于这一现状,根据国家对“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人才的特殊需求,笔者建议在高校新加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中,设立“文艺评论”一级学科。
根据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多学科、跨学科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基于学科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随着国家对“新文科”“新理科”“新工科”的倡导,正在大力推进。2020年12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学位〔2020〕30号”文,决定设立“交叉学科”门类(门类代码为“14”)。从此,“交叉学科”成为国家已有13个学科门类之后的第14个学科门类。
因此,笔者希望有关方面能将“文艺评论”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的一级学科,并按照文艺评论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设置具体专业和课程体系,以加速推进《意见》提出的“专业权威文艺评论”人才的培养和“学科体系”建设的落实。
2、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学术体系,孕育文艺评论的“中国学派”
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术体系建设,是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核心所在。但由于百年来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和学术思想的影响,以及在很长时期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疏离,使中国特色文艺评论学术体系的建设异常艰难。在评论界,“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基于这种情形,《意见》提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学术体系建设,不仅切中要害,而且非常及时。
以笔者管见,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学术体系,是从新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需求出发,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相结合的价值体系为指导,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基础上,批判地借鉴西方现代文艺理论,从而形成的文艺评论思想和方法论。
早在19世纪后半期,西学东渐的起步阶段,国人就已经确立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这一体用关系同样适合于今天,我们既要合理吸纳全人类所有的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同时又必须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本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同时特别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基于这种新时代的文明观、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学术体系建设,便有了明确方向和目标。
在实践层面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学术体系的建构具有现实可行性。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理论有着精深的思想根基:以儒释道三种思想体系相互融合的中国文脉源远流长,以真善美三种基于人性本质的价值追求根深蒂固;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加之,新时代丰富的文艺实践,以及评论家们深入的批评实践和学术建构,将成为文艺评论学术体系建设强大的思想资源、精神指引和现实基础。
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学术体系建设的一个现实目标是孕育“文艺评论‘中国学派’”。电影界的同仁们已经提出并实践创建“中国电影学派”的探索。事实上,如果我们建构起了一个稳固的学术体系,那么包括电影评论在内的整个文艺评论的“中国学派”的崛起也是可期的。“中国学派”当然是基于新时代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国文艺现实、中国文化价值观和中国话语而形成的,但其最终意义与价值在于,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出中国声音。
3、在多元话语生态中培育文艺评论的中国话语体系
当我们要讨论话语体系建构时,首先面对的是当今中国话语生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问题。无论是书面语还是日常口语,当今中国的话语生态是由多种话语资源构成的。国人的语言表达尽管是以普通话为主,但也包含着文言文、外来语、方言、流行口语、现代学术概念,更有近几十年来出现的网络流行语等等。具体到文艺评论话语中,这种复杂性更加突出。大量汉译的、“半生不熟”的西方学术话语裹挟在逻辑化、抽象化了的汉语表达之中,偶尔夹杂着一些中国古代学术话语,成为当今较为普遍的文艺评论话语方式。这种状况导致了国人对文艺评论的诸多负面认知,诸如“看不懂”“食洋不化”“故弄玄虚”之类的指责不绝于耳,以至严重影响了文艺评论的质量和影响力。因此,《意见》提出建构文艺评论的中国话语体系的要求,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已是当务之急。
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与高度概念化、逻辑化的西方文艺批评话语,有着本质区别。从汉字到汉语,再到学术话语,中国人的表意系统始终是高度形象化、感悟式的,本身便富有艺术生命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基于此,中国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艺批评话语资源,如“言”“象”“意”“气”“味”“神”“形”“品”“韵”,等等。这些能够透过表象直击本质的话语,作为既要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又要进行学理分析的文艺评论来说,应该比纯粹概念化、逻辑化、科学化的、生硬的西方批评话语更加有效。或者可以说,这种基于人本主义的、形象化的中国传统批评话语,应该比基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抽象化的西方批评话语,对于文艺评论来说更加有效。因为文艺无论如何都是以美的方式、形象可感的方式存在着。
当然,新时代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设,绝不是要用中国古代的文艺批评话语来取代西方的批评话语,更不是要机械复古,而是要立足当下的话语生态,借鉴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的生成方式,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当代文艺评论的中国话语,形成一个既适应于中国文艺,又可以参与国际对话的,既生动可感,又可用于学理建构的文艺评论的表意系统和中国语境。
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评论的体系化建设,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却又艰辛而漫长的工作,需要付出多方面的长期努力。不过,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有国家各相关领导部门的支持,有广大文艺评论家的辛勤劳作,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终将成为现实,成为推动中国文艺繁荣发展、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