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观电视剧《大浪淘沙》
栏目:观察
作者:仲呈祥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大浪淘沙》剧照

  近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委宣传部、嘉兴市委宣传部、长沙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浙江佳平影业公司、湖南和光传媒公司联合摄制的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建党百年展播活动“理想照耀中国”重点作品的《大浪淘沙》,登陆浙江、江苏卫视,回溯了中共一大开启党全部历史的源头,再现了党波澜壮阔、百折不回的革命奋斗历程,以电视剧艺术形式为学习党史交出了一份较好的形象答卷。

  《大浪淘沙》以独特视角形象抒写党的历史。它打破了以往一些重大革命题材作品以事写史的桎梏,首次把镜头聚焦于参加中共一大、见证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的13位代表,尤其是中共两位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的身上,以人带史,以人写事。用历史作为试金石,去冲刷、考验大浪潮下的这些历史人物,全景式地展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的人生选择、命运走向和理想追求,在时代洪流中救亡图存、前赴后继、力挽狂澜的伟大历史。中国革命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不断总结、纠正,从挫折、错误中汲取教训,激发出绝地反击的奋进的力量,最终“大浪淘沙、浩气长存”,让观众感受到裹挟在历史洪流之中那坚定信仰迸发出的中国立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感受到第一代共产党人的情感之美、人格之美、崇高之美!

  情感之美。我常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理性情感动物,有着自身独立的精神家园需要坚守。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传递情感的,只有把握住情感的力量,才有可能树立起鲜活的感人的人物形象,让生命力有着超越现实存在的永恒价值。电视剧《大浪淘沙》着力于这点,让聚焦的一大代表都拥有自己的高光时刻、高潮片段,用丰富鲜明的个性色彩,勾勒出了一幅不同以往的人物群像。《大浪淘沙》中的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他像是一位命运坎坷的孤独英雄。他与妻子高君曼从相知相守到分道扬镳,与儿子陈乔年、陈松年,从疏远的“同志”两字,到听闻儿子牺牲后的纵横老泪。他在大革命中因右倾错误给党造成重大损失,后期为了宣讲抗日,身陷囹圄五年,出狱时身体孱弱却义无反顾直奔抗战中心武汉,最后力不从心病死在重庆江津。很少有电视剧完整地表现陈独秀的整个人生历程,《大浪淘沙》努力遵从历史唯物主义,敢迈出这一步,让我们看到荧屏上这位拥有着坎坷人生、复杂情感的陈独秀形象,从而做到“知人论世,须考其全人”,对历史先贤能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客观辩证,全面汲取精神营养。

  如果把人的内心比作一个宇宙,那么将永远都无法展现出其复杂本相。毛泽东在无数影视剧中被塑造刻画了无数次,如何真正走近伟人的心灵世界、还原伟人的精神风貌,唯有用情感和人格魅力,去升华观众的审美认识,引领感受伟人精神世界的闪耀的点点火花。《大浪淘沙》中毛泽东以教员的形象登场,丝丝入扣,逐渐拨开了“五四”时期的迷雾和中国面临的困境。“公理不可丧,中国不可辱!”一字一句,让人强烈感受到毛泽东身上那股沸腾的热血和浇不灭的热火。这份对民族的担当,“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坚定信仰,构成了毛泽东灵魂的底色。同样,面对妻子杨开慧去世,不少电视剧亦有表现,《大浪淘沙》却不以“悲”的情绪结尾,毛泽东与朱德深情怀念亡妻,作为丈夫,受万箭穿心苦,奈何身莫赎;作为共产党人,悲歌催战鼓,刀枪向敌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个情感丰富,却超越了情感的家国情怀融于一体的革命理想主义的伟人形象,跃然于屏幕之上。

  人格之美。美其外,也要美其心,这个“心”是人格,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浩然之气。《大浪淘沙》以大事件为串联,一大、三大、国共合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苏区、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七大的召开等等,着力展现的是人物在这些历史重大节点上的人生选择。有人步步踏错,有人迎难而上,有人坠入深渊越陷越深,有人心向光明百炼成钢。信仰崩塌者,究其根本,是人格的卑劣;信仰弥坚者,不忘初心,源自高尚人格。心有所信,方能行稳致远!剧中,王尽美积劳成疾,远行遗言竟还是叮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奋斗到底”;李大钊绞刑架前的“力求速办”,那奔涌而至的从容和所向披靡的力量;李汉俊的矢志不渝,死而无憾;邓恩铭的“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何叔衡坚守中央苏区,跳入山崖,只剩一盏金属骨架的“美最时”牌马灯为他照亮人生最后一段路……都不禁令人深切领悟到“没有牺牲的信仰不是真正的信仰” 。革命胜利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先驱者的人格是红色,是流血牺牲,是红色血脉、红色基因。他们看见黑暗,奔向光明,深信“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只要坚定地走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自己的理想”。董必武“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的生命不息、战斗不已。秉承“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使命,他们以超常的眼光,看到苦难的中国能走向辉煌,坚韧不拔,一步步创造理想中的未来,共同交汇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之美!

  崇高之美。革命年代已经过去,但是革命的崇高精神永不过时,其中包含的理想主义、革命情操都是在中国新时代背景下需要继续发扬继承的。史诗品位、大开大合的故事一定是吸引人的,电视剧《大浪淘沙》有着独特的戏剧结构,它以现代人陈启航的视角回顾历史,点评人物。“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这句话反复在《大浪淘沙》中被强调,一大当时全国仅50多名党员,如今党员队伍却是非常壮大了,拥有了9000多万的党员,也比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之志,无论是当年弱小还是如今强大,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都应该初心不改、使命不忘,保持这份崇高,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不断前进,无愧于心,不忘初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大到七大,整整24年的革命历史,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有的人走向了革命的反面,背叛了最初的信仰,如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之流;有的人坚守革命信念,历经风浪,成为真金,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驱者革命者们。中国革命走到今天,这个大浪依旧没有停歇,始终在考验、拍打着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灵魂,时刻提醒着我们居安思危、戒骄戒躁。电视剧从情感、人格、崇高三方面去刻画人物,塑造出高度审美化的人物,是近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要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如今《大浪淘沙》大幕拉开,我们可以告慰先烈,今天的陈启航们站在南湖烟雨楼红船边,讲述着百年前的中国历史,从容淡定,风华正茂。百年对望,一个会议,一条小船,诞生了一个世界大党,成就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革命先烈看见后继有人,点点星星火,已铸成殷殷雷!

  (作者系著名文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