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的成功之道
——新时代重大主题电视剧的创新生产学术研讨会综述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
<p><font face="楷体,楷体_GB2312"> 让无数人泪目的《在一起》,不断刷屏的《山海情》,让亲历者盛赞也获得无数年轻拥趸的《跨过鸭绿江》,在90后、00后中强势“圈粉”的《觉醒年代》……去年以来,聚焦抗疫、革命历史、脱贫攻坚等题材的一批重大主题电视剧抢占荧屏获得高收视率高口碑,形成观众追捧、业界关注、媒体热评的文化文艺现象。这些重大主题的电视剧具有哪些特点?实现了哪些突破?如何才能更好地创作生产出优秀的重大主题电视剧?日前,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上海大学主办的新时代重大主题电视剧的创新生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办,众多业界专家学者和部分优秀影视剧作品主创人员共同展开多角度深入研讨,解码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的成功之道。</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img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3/202104/W020210413776610833058.jpg" OLDSRC="W020210413776610833058.jpg" /></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剧照</font></p>
<p><strong> 专家: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物塑造为中心,敢于突破创作的“舒适区”</strong></p>
<p> 《山海情》《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等电视剧脱颖而出形成收视热潮,甚至出现观众“集体催更”现象,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众多专家表示这标志着重大主题电视剧生产质量全面提升,为未来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p>
<p> 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智锋看来,这些作品在“三个转化”上作出了突出的探索、创新和贡献。一是将重大主题性内容解读演绎,转化为时代性、话题性内容深度开掘,既体现了重大主题的深刻特质,又得到社会层面的普遍认同。二是将理念思想性内容转化为感性艺术呈现。比如《山海情》打破同类创作常常出现的套路,把脱贫攻坚的思想性、理念性的内容转化成形象的、生动的、戏剧性的冲突,引起人们的共情与共鸣。《觉醒年代》中,不仅展现新旧文化理念的碰撞,也有深层次代际之间情感的冲突,但都艺术可感地蕴含在非常细腻和生动的场景、剧情和细节中。三是将宏阔景观转化为更加自然的景观,突破过去相当多的同类电视剧更多习惯性展现宏阔的、大而化之的景观的情况,实现了更具有年代感、生活感等个性化的、富于质感的景观创造。例如《觉醒年代》中展现在乌篷船和江南细雨中沉思的李大钊情境拍摄手法等的成功。</p>
<p>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指出,重大主题电视剧的创新生产除了要坚持现实主义的核心,坚持唯物史观和辨证法,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具体到艺术创作中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物塑造为中心,尤其是要花大力气塑造好主要人物形象,或者说第一主人公。《觉醒年代》中,陈独秀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是关键的关键,否则其它的用功很有可能是“无用功”。《跨过鸭绿江》中扮演彭德怀的演员,外在形象并不是非常像,但是把气质和主要性格展现了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追捧。过去一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往往是次要人物更有个性和光彩,主要人物形象则显得有些苍白。对于主要人物形象,也要敢于、善于写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挣扎。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与创新发展,关键环节就是要把“以人为中心”贯穿于创作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只要写好了人,特别是写好了第一主人公,整部电视剧就有了人物的支撑,也就有了灵魂,有了“主脑”。情节、场面、细节都会围绕着人物形象塑造应运而生。</p>
<p> “多年以来,面对一些不断被重写的题材,重大题材作品创作存在一些既定的模式,成为一种创作上的所谓‘舒适区’,造成一些作品缺乏艺术的新鲜感和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从而失去吸引力。而《觉醒年代》首先在表现历史的视角和观照历史的视野上实现了突破,同时创作上放弃了概念化的创作模式,也回避人为的戏剧性虚构,而是通过艺术地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去重现历史的面貌、轨迹、质感,以历史的质感和理想主义的光辉去征服观众,而不是用一种浅薄的戏剧性和艺术技巧去取悦观众,体现的是一种突破‘舒适区’的勇气和自信。”以《觉醒年代》为例,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表示,其创作尊重创新、尊重艺术、尊重历史、尊重审美,敢于突破创作的舒适区,为重大题材影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同时他指出:许多作品,往往人为制造戏剧性,虚构一些与故事主体游离的家庭冲突、动作场面、感情纠葛,而并没有从人物的性格出发去结构情节。《觉醒年代》基本抛弃了这种人为的戏剧性设计,所以观众普遍反映,过去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在作品中鲜活起来了,不觉得是在“看戏”,而是在“看人”,看陈独秀如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看蔡元培如何兼容并包、大智若愚,而李大钊平易近人的性格被年轻观众戏称为“铁憨憨”。人物鲜活了,观众意识不到“戏剧”技巧的存在,而是被人物深深打动,从而体现出优秀的电视剧一定是“人”的电视剧。正如文学是人学一样,艺术也是人的艺术。</p>
<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3/202104/W020210413776610837830.jpg" OLDSRC="W020210413776610837830.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电视剧《觉醒年代》剧照</font></p>
<p><strong> 主创:让作品接地气、不悬浮且打动人,无非就是抓住“真”和“实”</strong></p>
<p> “团队在创作中始终强调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取自于人民,拍出来的故事,先要让我们自己相信,才能让观众相信。”《山海情》编剧、导演助理毛珺琳此言,或许不仅说出了这些重大主题电视剧成功的秘诀,也道出所有艺术创作的真谛。</p>
<p> 毛珺琳介绍,拿到《山海情》这个任务主题的时候,主创们想的是,“讲述一个普通观众并不熟悉的扶贫故事,最重要的是怎么能让它接地气、不悬浮并能打动人心。对于创作者来说无非就是抓住‘真’和‘实’。 ”创作中,主创克服疫情带来的诸多困难,多次赴宁夏采风调研,收集资料,完整了解西海固地区移民搬迁、易地扶贫的整个历史。讲述故事时不回避扶贫过程中遇到的局限和困难。在剧中大家看到有不理解政策的村民,也有搞形式主义的干部,但更多的是吃苦耐劳的村民和勇于担当的基层干部。“写故事就是写人物。在塑造人物时,尽可能让虚构的人物真实,不刻意制造戏剧化的冲突,因为人为制造的冲突越强烈,编造的痕迹就会越重。就像得福在剧中说的,这些村民特别使劲地想把日子过好,他们是有生命力的。所以观众看到教授会在被菇贩子戳破贴本收菇时动手打人;得福也会在村民面临无水浇地的时候带头找领导,在剧中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大家身上都带有某些缺点或自己的执念,正是因为这样,观众能感受到剧中的人物是有温度的,是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人。”毛珺琳说。</p>
<p> 电视剧《装台》出品方代表韩殊表示,该剧的生产目标,就是做一部充满市井烟火气,给劳动者、普通人看的作品。该剧的编剧实地体验生活时,第一次走进“城中村”是晚上约10点,到了才知去早了,因为村中打工人11点多回来算早的,通常凌晨1点才是高峰。城中有一条美食街,满是便宜而粗糙的东西,但人们吃着油泼面喝着啤酒乐在其中。编剧还去了一个后来在剧中1比1还原的超市,在超市中发现方便面、方便粉、速热饭、羊肉泡馍等方便食品和各种饮料琳琅满目。与老板娘交流得知正服务着这里早出晚归的父辈打工人。走近他们让编剧瞬间意识到,“生活就是如此简单,你吃你的山珍海味,我就吃我便宜的泡面,同样快乐”。极富质感的生活体验提亮了剧本的改编,也让剧作最终获得观众对平凡生活的感悟与共情。</p>
<p> “真实才能够神似,真实才能够动人。我所说的真实就是要摆脱‘高大全’形象,脱离模式化、扁平化的人物,寻找独特的人物气质。”以自己制作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吕梁英雄传》为例,知名导演张纪中强调,拍摄主旋律影视作品除了要怀揣使命感,最重要的是要真实,“当我们充分认识到人物性格的时代性和穿越性,我们对于人物的理解和把握就更加深入。没有一个人物只是功能性的符号,每个人物都应该具有真实的逻辑和他的个性。”</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