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气象开 融出新精彩
栏目:前沿
作者:李维娟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着改变,网络化、移动化、碎片化地“刷”着世界万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已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70.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社会舆论、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用户规模急速发展的当下,媒体融合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新旧媒体都在积极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发展理念。</p>
<p>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公众的社交媒体应用出现峰值,媒体发展带来的新动能也越来越凸显。与此同时,文化部、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网信办等对违法、不良网络行为进行监管,让公众文明用网、懂网,保障网络安全。但是,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如何加强阵地建设和融媒体发展,打造融媒体产品,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媒体从业者在工作实践中可具体把握四个关键问题,做好“融合”文章。</p>
<p>  融出力量,下活“一盘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要求促进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媒体融合发展绘就路线图,引领新闻舆论工作气象一新。融媒体在文艺发展中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众多媒体的融合道路上,既有体系逐渐被打破、在未知领域摸索前进、全新体系正在重建,考验着每一位媒体人。加快媒体转型是最广泛的共识,打破原有依赖需要更大的勇气,报、台、网、微、端“五位一体”的媒体力量融合相生,通过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和平台终端,做“精”、做“实”、做“稳”,形成“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融媒体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打造一批实力强的新媒体“矩阵”,“爆款”内容频出,故事讲到人们的心尖尖,占领情感共鸣的制高点,让融媒体融合力量不断增强,为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经验。所以,在挖掘有潜力、打造有实力的媒体平台过程中,要让融媒体这一盘棋下出精彩。</p>
<p>  融出能量,筑牢“主阵地”。在加快推动融合转型方面,形成较为稳健长远的认识其实很难。融媒体工作人员平均年龄较为年轻,规模相对受限,不具备大规模群体作业的特质。资源相对匮乏,出现“有一传百”的现象等,先进的思想若无先进的传播手段支撑,很难深入人心;稳健的主张若无先进技术传播,无法有效占领舆论阵地,创作形式新颖、传播力强、影响广泛的产品,创作有温度、有力量、有信仰、有情怀的内容,成为媒体融合追求的目标。融媒体突破“界限”,必须紧紧抓住“用户思维”,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总结新规律,产生新内容。转型是大势所趋,应积极投入、加快步伐,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本地媒体与上级媒体相融、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相融、政务媒体与网民相融。因此,在融媒体传播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座谈、观摩学习、吸取经验、分析利弊、加强培训,定期进行总结,并在取得阶段性成果时激励引导,稳步提升,循序渐进地形成“主阵地”这一最大共识。</p>
<p>  融出质量,画好“同心圆”。有新意,才受欢迎,有特色,才能更出色。在新媒体和融媒体共同发展之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内容丰富、载体多样、覆盖广泛的媒体传播体系,“真实”地呈现可视化、现场感的文艺内容。坚持内容创优,站在受众立场,精准研判与受众切身利益有关的焦点问题,精心打造优质原创产品。比如,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融合了一批专业的网络文艺评论队伍,组建政治导向正确、评论功底深厚、网络素质过硬的骨干作者库,培养凝聚新生评论力量,夯实网络评论质量。根据发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评论骨干和媒体骨干双管齐下,制度发展和内容产品协调运行。原创音视频及短视频、图片、动图、长图、海报、H5等,以内容创新抢占发展优势,网微多号百花齐放,文图音视争奇斗艳,开发使用融媒体产品资源,报道发布及时有效。并且权责明确、能动协作地形成“同心圆”合力。</p>
<p>  融出流量,蹚出“新路子”。服务是融媒体的一大根基。优质原创内容应在更大、更专业的平台发布。应剖析研究传播受众、梯形分众传播、扩大重点人群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步适应网络传播途径与规律,通过圈群等社交媒体分时段传播,寻找新亮点,提升网络传播力。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不少主流媒体走过弯路,甚至一些媒体还在弯路上徘徊不前,甚至停滞。耍技、炫酷、卖萌、搞笑等成为一些媒体“吸粉”“吸睛”的利器,在媒体融合的跑道上频频“跑偏”,“标题党”“蹭流量”“炒花边”无所不用其极,严重拉低了媒体的格调和品位。应抛弃“换汤不换药”的懒路子,对重大热点、亮点消息、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对低俗、庸俗、媚俗的语言坚决抵制。拓宽媒体报道视野,流量不在“蹭”,在于注重正面宣传内容的质量和水平。广播、电视、报纸以外,还有新华号、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快手号、视频号等新媒体,新老媒体强强聚合,兼收并蓄。以融合发展为突破口,适应受众需求,推进网上网下不同平台优势叠加互补,不断努力探索建设拥有强大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矩阵。</p>
<p>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脱贫攻坚斗争中,各家媒体在融合淬炼着“十八般武艺”,积极参与、主动发声,关切百姓民生,尽显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权威力。媒体从业者应当从中汲取经验,更好地使网络传播的“声音”从人民中来,又服务大众,进一步将服务和传播推到制高点,让融媒体发展更有温度。</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