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谣的民间传统与当代书写
——读《中国民间文学史·歌谣卷》
栏目:视线
作者:程梦稷  来源:中国艺术报

  清人刘毓崧为《古谣谚》作序时曾言:“风雅之述志,著于文字;而谣谚之述志,发于语言。语言在文字之先,故点画不先于声音,简札不先于应对。”民间口耳相传的歌谣承载着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历来便是民间文学与民俗研究的核心对象之一。中国民间文学即以二十世纪初的“歌谣运动”为发端,而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传说等民间文学材料也在“整理国故”的框架下得到新文化同仁的发掘与讨论。然而,尽管作为“运动”的民间文学因其与二十世纪高潮迭起的文化运动的关联而引人瞩目,作为“学术”的民间文学则尚有多样的可能性亟待探寻。

  在这一意义上,由国家出版基金大力支持、河北教育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六卷本《中国民间文学史》意义非凡。丛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民间文学史”的结项成果,以故事卷、神话卷、传说卷、史诗卷、歌谣卷、谚语卷为架构,对上古至清末中国民间文学资料做了系统整理与研究,不仅阐述了民间文学各体裁的历史演变与内在规律,而且作为国内第一部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多卷本丛书,对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学科建设有着补白之功。其中,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娟完成的《中国民间文学史·歌谣卷》则尤其为中国歌谣史的书写打开了全新的学术视野。

  众所周知,尽管历代典籍为歌谣研究积累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五四学人亦开展了民间歌谣的征集活动,但中国歌谣的民间传统及其知识体系始终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掘。一方面,民间口头流传的歌谣落实到典籍中往往难以得到准确、完整的呈现,史料零散而线索纷杂;另一方面,作为民间口头艺术的歌谣更需要在民间文学的整体学术语境下才能得到准确的定位与讨论。因此,从对典籍文献的掌握与民间文学研究的双重视野出发,无疑是整理、研究中国歌谣史的必由之路。

  在数千年的流传与论述中,中国歌谣的知识概念与文本记录可谓众声喧哗、枝蔓缠绕。不仅“古者诗、歌不别”,而且历代文人、学者关于“歌”“谣”“诵”等相关概念的讨论亦难以通约。《中国民间文学史·歌谣卷》正是首先着眼于中国歌谣的整体界说,从线索纷杂的历代文献典籍中清理出中国古人关于歌谣的传统认识,从而为中国歌谣研究搭建了一个可供对话的基础性学术平台。

  《中国民间文学史·歌谣卷》结合历代典籍的论述传统,辨析了“合乐徒歌”与“雅歌俗谣”这两种歌谣释名的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发掘了“诵”“讴”这两种同样存在于古人概念系统中的歌谣形式。在既有的歌谣释名的概念框架中,“歌”“谣”皆为可以歌唱的形式,而如何处理民间流传的不加歌唱的口头吟诵,则是历来学界争论不休的症结所在。对此, 《中国民间文学史·歌谣卷》爬梳历代歌谣文本与文论,提出“古代歌、谣之外,另有一种诵的文体”,这种文体的出现不晚于歌、谣,大抵为来自民间的讽诵之作。在这种学术视野中,“讴”这一口头文体同样得到发掘,作者提出,相对于民众“言志”“言情”的“歌”“谣”“诵”而言,“讴”则含有演唱技艺的“表演”维度。这些概念的提出不仅一定程度调和了历来学界关于中国歌谣基础术语争论不休的困局,而且让“歌”“谣”“诵”“讴”等概念各就其位,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歌谣的知识体系。

  同时,作者对于古代歌谣的文本研究并非就“文本”而论“文本”,而是有着民间文学与民俗研究的当代学科观照,强调复原古代歌谣的演唱语境与异文流传。事实上,歌谣的具体文本只有纳入整体的口头流传与民俗语境才能得到恰如其分的理解。通常学界的做法往往是诉诸当代歌谣的田野调查,而面对唯有文字留存的古代歌谣,《中国民间文学史·歌谣卷》则通过异文收集与民俗史料,对静态、单面的歌谣文本展开动态、多维的文化阐释,在传统研究的文本范式之外获得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从而对民间歌谣的表演情境、民俗文化与口头特征等当代民俗研究的关键命题有所把握。

  在这样的视角下,《中国民间文学史·歌谣卷》不仅一定意义上重建着中国歌谣的民间传统,更以当代民俗研究的眼光重新发掘古代典籍的民间文学价值。中国歌谣史的传统书写方式往往从《诗经》、汉乐府着手,而本书还发掘了《周易》《尚书》等上古典籍中隐藏着的古代歌谣传统。即便是对于《诗经》或汉乐府等传统歌谣史书写中的核心对象,本书的处理也有着民俗研究的整体观照。

  当代民俗研究视角下的歌谣史重构往往还能对古代典籍领域的诸多话题有所回应,如发现纬书中被收编与再阐释的民间歌谣,《北堂书钞》并非“集句体”而是“韵文体”,以及《琴操》编者、版本不一,实为流传于世的诸多琴曲的选集,反映出中国古代曾有过的口头表演的“黄金时代”等。凡此种种皆体现了作者不因袭成说的识见,而《中国民间文学史·歌谣卷》所开辟的这种将“活态歌谣”与“古典记载”对接的视野,无疑为中国歌谣史的书写和研究打开了新的学术空间。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