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去年国家京剧院积极应对疫情挑战收效颇丰,尤其是“京剧的夏天”——全国京剧院团线上抗疫展演月,吸粉无数,让人看到了古老国粹的新能量和国家院团的新突破。
袁慧琴:这次活动是京剧院团首次联合以线上形式开展的全国性展演。在剧院党委书记张亚峰以及全体班子成员带领下,去年从8月至9月,我院与湖北省京剧院联合全国共18家京剧院团参与的这次抗疫展演月活动,共开展直播场次30场,累计观看人数逾7997万,点赞超3036万,平均每场观看量285.7万人。以梅兰芳大剧院为例,全场开放共可售票900张,按此计算,线下需要一年365日天天演出,场场爆满,连续不断8年零8个月,才能达到线上一场的观看量。这是令我们始料未及的,充分体现了以“互联网+”思维积极开辟新的演出渠道,既固本剧场实体演出,又发挥了高科技、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巨大推动作用,产生了几何式覆盖能量。
记者:直播过程中,您与朱世慧、宋小川等多位京剧名家多次进入直播间,全程在线与观众互动,有何感受?
袁慧琴:多年来我们大多是在剧场以舞台演出的方式与观众交流,这次活动中走进直播间,现场解答网友的问题,大大增强了戏迷和普通观众的观剧热情,观看量不断攀升。在“梅兰芳大剧院”快手账号上线的我和京剧名家张建国、李海燕录制的《杨门女将》《空城计》《锁麟囊》唱段视频,邀请观众参与演唱中,充分带动观众的积极性。直播虽相隔屏幕,但“弹幕”“实时留言”一改剧场演出的单向输出模式,真正实现了实时双向交流、观演互动,这让古老的京剧走到了信息传播前端。
记者:经过去年实践的收获和经验,应该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助益未来发展。
袁慧琴:是的,2021年新春伊始,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以“云大戏,过大年”为主题,从正月初一至十五,国家京剧院与咪咕联合推出5G+4K“云演播”的全新模式的经典大戏《龙凤呈祥》,共同打造5G时代“云演播”行业新标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素领衔出演的此次“云演播”是践行“演出演播并举、线上线下融合”,并探索演播商业模式的尝试。这次实践不仅创造了京剧4 K超高清制作和呈现的新纪录,也以连接、智能、沉浸、互动为特征,以多视角、云互动、云导赏、跨界传播为实施要点,吸引了更多网生代和海外华人的关注。
记者:从传统的面对面,到5G时代的屏对屏,线上观赏是大众,尤其是网生代享受文娱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去年的探索和尝试有何启发?
袁慧琴:在“京剧的夏天”活动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互联网时代不能墨守成规。京剧艺术只有坚持与时代同步向前,转变传播方式和载体,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合新科技、新媒介,才能历久弥新。我们将总结线上演出经验,在坚守京剧艺术内核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数字艺术,让剧场呈现与在线传播相得益彰;积极适应演艺行业新业态,探索演播商业模式,培育京剧艺术演播消费新习惯,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满足智能移动端的观众审美需求。
记者:我了解到,国家京剧院在促进戏曲数字化发展方面也有诸多策略,具体如何依托现代科技让传统国粹散发时代魅力?
袁慧琴:剧院采用数字化技术对典藏珍贵资料进行转化修复、活态传承,摄录名家表演、传艺过程,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院内现存剧本600多部、曲谱2000多册、照片4万多张,以及大量的艺术文献史料和老唱片、录音、录像带等音像资料。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对剧院文献、文物、音像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施精品资料出版计划,让沉睡的戏曲文物文献“活”起来。
记者:国家京剧院在国际传播方面又是如何推进的?
袁慧琴:我们院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合作,利用海外社交媒体推广京剧艺术和传统文化,为京剧搭建平台。国家京剧院将利用互联网直播、Vlog、TikTok短视频、全景VR视频、AI动作分解、H5交互页面等形式,推出系列篇幅较短、节奏明快、主题突出、创意新颖的微视频,多角度展现京剧艺术魅力。内容发布结合不同海外社交媒体的平台特征和受众圈层,实行以“YouTube为主,Facebook和Instagram为辅”的多平台账号矩阵的模式,不同账号优势互补、细分受众属性。除了社交集群,也在CGTN电视频道、 CGTN官网及客户端等进行跨平台全媒介传播,多方位协同联动推广,实现粉丝基数叠加,传播效果增量的内容输出。
记者:网络技术赋能古老戏曲发展传播,我们将如何走得更远?
袁慧琴:守正创新,大力推动京剧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是时代新课题,但线上传播只是线下舞台艺术的有力补充,舞台艺术的独特艺术魅力永远无法被替代,因此,我们将着力探索线上线下有机互动互补,让古老戏曲插上现代传媒的翅膀,更好地焕发青春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