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联动,
让特殊人群更好地享受艺术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
栏目:本期关注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记者:在去年特殊的经历和努力中,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最大的收获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邰丽华:疫情虽造成冲击,但一定意义上可以让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去创编。去年,围绕着全国助残日,我们5月17日第一次在线上做了一个“云演出”,在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日,以及全国残疾预防日、教师节等不同的时间节点推出了不同主题的线上演出。同时,去年主要抓艺术团的创作,新创作了《守护生命》《我和我的祖国》《月光》等歌曲和舞蹈类作品,并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以及“云演出”把特殊艺术传得更广甚至送到海外。

  我们最大的突破就是尝试开辟了云上演出。同时,我们加强了抖音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运营,去年我们的新媒体平台累计约有1.2亿浏览量。同时,牛年春节我们举办了首届残疾人的春晚,即联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单位特别策划的2021年“共享芬芳”残健融合春节文艺晚会在湖北卫视播出,并通过网络传播。据调查,晚会在35个城市中收视率达到全国卫视同时段播放量第十位。

  同时,我们也感受了相应的挑战和困难,比如如何与观众互动,让观众参与其中。线上演出也有局限,比如线下观看可以全方位欣赏舞台上的表演,更能感受表演的气息,更有冲击力,但线上观看目前相对形式较单一。虽然可以通过多机位录制尽量多角度地呈现舞台演出,但目前在技术上还是会有较难突破的局限,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

  记者:是的,这样的挑战应该不仅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目前面对的,也是各大文艺院团都不同程度要应对的课题。

  邰丽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如何生存和发展,对每一个文艺团体都是一个新的课题,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文艺团体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线上演出最初是身不由己,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也慢慢地探索,深深感到线上演出不是孤立的演出打开方式,能否更好地进行线上和线下并存联动,还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观众的特点与需求,更好地提供演出。

  记者:面对当下趋势,未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将有哪些新的规划和着力点,以更好地为特殊人群和广大受众呈现特殊艺术的魅力?

  邰丽华: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团要继续更好地苦练内功,在我看来影响我们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创新”,要着力加强创新创作,提高编导、演员和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水平。通过线上演出,我们发现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未来应着力用新科技助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作品。同时,我们需要努力了解观众需求,特别是残疾人朋友的想法和他们对我们的期望。今年,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我们推出了“手语唱红歌,无声传经典”的主题宣传活动,每周会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出经典的手语版,我带着我的学生已推出4首歌,包括她们参加牛年春晚表演的手语歌《明天会更好》。我们想通过传承和推广国家通用手语,让更多人真正了解手语的意义。

  记者:5G时代,移动客户端极大丰富了大众和特殊人群的文化生活和文艺需求,更好地利用网络新媒介满足和提升更多人的精神需求,这不仅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也是广大文艺院团的使命。

  邰丽华:互联网时代,我们都感受到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我们将继续通过网络传播艺术,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文化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继续在线下深入基层,把特殊艺术送到老百姓身边。同时,我们会加强和各大院团开展合作和人才培养,并着力创作残疾人题材艺术作品。这些创作在线上线下演出,我们都考虑到无障碍问题,即如何让更多残疾人朋友能够走出门,享受文化文艺的滋养。比如肢残朋友能够走进剧场,电影院能够有解说让盲人朋友欣赏电影,演出能够为聋人朋友配字幕等等,让更多残疾朋友们能够走进去,这是他们文艺追求最基本的条件。另外一个细节,基于疫情防控需要,口罩必不可少,但戴上口罩,会使聋人和健全人产生交流的隔阂和障碍,因为大部分聋人现在是经过语言康复训练的,有一定的口语基础,他们要看到对方的口型和唇语。因此,我们期待摘下口罩的一天早日到来,不仅因为那意味着疫情已经消散,更意味着我们和大众之间、和艺术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流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