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行,用探索见证
——《诗探索》创刊4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侧记
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创刊于1980年,40年来,它的创办者及后继者始终怀揣着对诗歌的纯真理想,筚路蓝缕,顶风冒雨,走过了一条坎坷又光辉的道路。近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京大学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心中、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的《诗探索》创刊4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举行, 《诗探索》创刊人及谢冕、张炯、洪子诚、刘登翰、蒋朗朗、程步涛、白烨、杨匡汉、叶橹、吴思敬、林莽等50余名学界专家、诗人出席了会议。
《诗探索》编委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回忆了《诗探索》的诞生。他介绍, 1980年,中国诗歌伴随着一声惊雷,开始了一场新的诞生,朦胧诗的崛起,幸存者的归来,新的主题、新的艺术方式与新的表现手段,亟须诗歌理论的支持、总结和阐释,而这一切,概括起来就是《诗探索》发刊词的一句话:“我们需要探索! ”他说, 《诗探索》始终没有办公室,而是用北大中文系的一间会议室“办公” ,编稿、看稿、讨论都在这个房间,“约好时间,朋友们从北京的各个角落赶到北大,骑自行车,坐公交,风雨无阻,办完公,没有饭局,各自散去。因为定居在北大,倒也沾染了些这所学校的‘仙气’ ——不知不觉间,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成了刊物的‘精气神儿’ ” 。
“40年,在历史中不过是一瞬间,但在一代人的人生中却是悠长的岁月。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原会长张炯回忆, 1980年4月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一场全国当代诗歌研讨会为《诗探索》的诞生提供了契机。会上,诗人雁翼和时任《星星》诗刊主编白航带来一组拟发在该刊头版的顾城的诗,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顾城的诗晦涩、难懂,这种古怪的诗不宜提倡,否则会带坏诗坛风气,而学者谢冕和孙绍振却主张,对于新的诗歌的出现不要急于否定,“自古‘诗无达诂’ ,你今天读不懂,明天可能会读懂,你这辈子读不懂,但你的儿子、孙子可能会读懂” 。张炯赞扬那是一场有“百家争鸣”精神的会议,正是这场会议启发大家办一个诗歌理论刊物,即诞生于1980年年底的《诗探索》 。
在40年的探索中, 《诗探索》也曾遭遇挫折和打击。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新诗再次陷入低谷,许多写作者退出了诗坛,由几家学术机构联合主办、没有固定经费来源的《诗探索》也陷入长达8年的休刊。直到1993年夏天,出于对中国新诗的热爱,为了促进新诗的振兴与发展,谢冕、吴思敬等诗坛前辈经商议与策划,终于复刊《诗探索》 。正如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原主任赵敏俐所说,直到今天, 《诗探索》已经成为中国诗歌理论界乃至整个诗歌界的一个重要品牌,无数诗歌批评家、诗人通过《诗探索》相遇,为中国诗歌的发展付出了心血。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马自力也表示,“童年和少年时代都会过去,但童心和初心却可以一直存在,陪伴《诗探索》一路走来的这些对诗歌怀抱纯真情感的学者、诗人,即使年事已高、步履蹒跚,但心态仍然年轻,笑容也依旧灿烂” 。
新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诗坛虽显现了一派生机,但纸媒刊物仍然生存困难,理论研究刊物的生存更令人担忧,为了扩展受众群、加强与新诗一线作者的连接, 《诗探索》开始了“理论卷” + “作品卷”的办刊模式。近年来, 《诗探索》不断升级改造,作品卷主编林莽结合众多专家、学者的建议,设想了不同于其他学术办刊的新模式,逐步建立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办刊模式:以《诗探索》为先导,集诗歌特色奖项、诗歌年度选本、诗歌专题论坛、诗歌朗诵采风活动、专业会员制会所、诗歌专项图书出版、诗歌公众号为一体的,真正融入中国诗坛并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文化机构。“回想与《诗探索》的相遇,确实是我诗歌生涯的福报,它为我提供一个展示的空间,对于一个热爱诗歌的人来说,所有的辛劳都是欣慰和幸福的。 ”林莽如是说。
“我和《诗探索》的关系几乎与我写诗的时间一样长。我先是《诗探索》的读者,后来成为它的作者,再后来有幸成为其关注和评论的对象。 ”诗人西渡从诗人的角度,分享了自己与《诗探索》的缘分。 《诗探索》不同时期的很多文章都对他产生过影响,比如创刊号上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 、 1981年第1期杨炼的《从临摹到创造——与友人谈诗》等,而这些作品也促进了他对诗歌问题的思考,让他也开始撰写诗歌批评,成为《诗探索》的作者。正如西渡所说,“我年轻时的人生规划中,只有写诗、做诗人,没有评论的位置,是《诗探索》和吴思敬老师促成了我的转变,这是我一生的幸运” 。
作为一本诗歌理论刊物, 《诗探索》不断与时俱进,在名家作品之外,也不断吸收着“诗坛新生代”的力量,为广大年轻的诗评家、诗人提供了平台。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刘婷越在会上带来自己的学术成果,即对《诗探索》与张枣形象的分析,梳理了《诗探索》对诗人张枣的研究,对诗歌理论刊物与诗人形象的关系进行了生动的探讨。
“ 《诗探索》 40年的风雨历程、 40年的酸甜苦辣,归功于三个‘坚持’ :坚持异和同的兼容性、坚持诗和史的延续性、坚持道和术的建设性。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杨匡汉所说, 《诗探索》的40年是真正探索的40年,它将继续站在诗学探索的前沿,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繁荣发展自觉地守望与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