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推进和深化
栏目:品味
作者:贺志朴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推进和深化

——评张法著《中国美学史》(修订版)

  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既有令人震惊的奇观,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十年磨一剑,写出《纯粹理性批判》,一举奠定了康德在哲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也有在某一个领域持续不断的耕耘,拓展边界、深化内容,彰显作者的学术青春和思想魅力——这是学术研究更常见的方式。无疑,张法教授75万字的《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该书)是这种常见呈现方式中的突出代表。2000年,作者出版30万字的《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45万字的《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年来,随着时间的绵延,该书的字数呈梯度递增,研究的内容和领域不断拓展,由此使作者的中国美学史研究始终占据该领域的前沿阵地,引领最新的研究向度。

  >>明晰了中国美学的宇宙论基础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地人”同构共感型的,它是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中国古人从现象直观出发,以天地为宇宙的框架,以化生万物为天地之大德,建立了中国哲学的思维模式。目前,学术界共有约30种中国美学通史著作,它们代表了当代学术界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基本话语方式。在它们当中,无论是教材型通史、范畴型通史,还是文化关联型通史、突破时代人物的跨越型通史,都还没有实现中国美学宇宙观的自觉,或者自觉程度还比较低。有鉴于此,该书从天地宇宙观的角度把握中国美学史的总体特征,把中国人的宇宙理解成一个气化流行、阴阳相生的虚体宇宙,其中“气”是万物的根本,也是审美对象的根本。在气化流行的宇宙论基础上,产生了虚体性的神、情、气、韵等美学概念——这就把握了中国美学的独特性质,使宇宙论根基和它的美学呈现实现了逻辑上的统一,并为中国美学史研究向更广阔领域的进展预留了通道。

  西方的宇宙观是实体的,可以分割到最小的物质实体,这关联了西方人的科学精神;中国的宇宙观是虚体的,气在动态中生化万物,使中国文化呈现出伦理特征。在天地宇宙观的基础上,该书认为“中和”是中国美学的总体特征,清代美学家刘熙载说的“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 ,是山水画中主峰和其他部分的关系。同时,书法中的主笔、戏曲音乐的鼓板、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都是“中”的体现,它们是中国艺术作品“整体”的中心,艺术作品围绕这一中心形成有机体,这是中国艺术或美学的伦理价值,也是它的意识形态效应——在审美的自由体验中完成对主体的塑型,实现中国文化的总体功效。

  >>体现了“关联型美学”的广阔视野

  关联型美学是中国美学用理论把握美的特有方式,它体现为真善美的统一,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交融,以及文化和生活的互渗。在西方的学术传统中,艺术美学一直是美学研究的旗舰,黑格尔、苏珊·朗格、科林伍德等人均以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近年来,美学研究的边界不断拓展,政治美学、生活美学、环境美学……相继成为美学的研究热点,不断实现向“关联型美学”的迈进。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一书中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同样,中国美学史也可以理解成当代美学的历史。该书是作者的现实思想活动,关联着当前美学的兴趣和学术研究的需要,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当代美学研究的需要呼唤着、复活了作者的中国美学史研究。在书中我们看到,基于天地宇宙的美学转换为社会领域的政治——天下美学。自秦汉始,中国形成大一统,产生了天下观胸怀的美学,涉及到宇宙论美学、朝廷美学、自然景观美学、边疆民族美学等。至明清,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得到更大扩展,在京城为中心的政治—文化美学圈和以扬州为中心的商业—文化美学圈之外,还有像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明珠一样的各大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圈,它们的内在精神是“天地之和” ,实现政治、伦理、社会生活、心理各方面的和谐,体现了宇宙论基础上艺术之美和社会总体之美的关联。该书对此问题的研究,不是应和现实的权宜之策,而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互动中的美学自觉。

  美学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在宋代之前,高高在上的朝廷美学,优雅空灵的士人美学是中国美学的主潮。自宋代城市兴起,与商业活动和市民意识密切相关的生活美学开始生成、生长。元代社会动荡,知识分子地位的落差促进了他们和世俗社会的结合,于是,士人的高雅趣味和世俗生活的“野蛮趣味”不断交织,产生了新的生活美学。该书关注发源于宋代士大夫的“文房” ,发掘文房中作为艺术媒介的笔、墨、纸、砚的装饰性和赏玩性,以及宋代的庭院、茶、香、雅器之美,把它与市民的文化逻辑相对应,梳理了晚明的任心美学、清代的生活美学,为当代美学研究提供了来自历史的学术支持。

  >>创新了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内容和方式

  在研究内容上,该书既能够根据历史顺序对人物、著作、主要范畴进行描述,同时又能够突破某一时代,就主要的美学问题进行总结提炼,澄清了历史语境中美学问题的源流。比如,在家国等级结构中的朝廷美学,游移于朝廷与民间的士人美学,在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面貌呈现;又如,中国美学的范畴体系作为一个“语言”系统,有着自身的“语法结构” ,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为不同的“言语” ,该书也做了精当的分析。再如,在细节上,该书借重考古学、文字学的成果,对远古时期中和之美的结构、朝廷之美的起源与演进,以及作为中国审美方式的“观”等学术问题,都做了系统探讨,深化了中国远古美学的研究。

  在呈现方式上,该书适应中国美学的“关联型”特点,专门讲述体系性美学著作。比如,隋唐五代一章的《二十四诗品》 ,宋辽金元部分的诗话、词论和画论,明清的园林、音乐、绘画、诗歌等。中国美学不同于西方的“区分型”美学,它的命题、范畴都处在和宇宙、哲学、伦理、艺术、文化的多重关联中,这些关联构成一个整体,只有理解了这个整体,才能理解中国美学问题的学术意图。该书对体系性著作的看重,在呈现方式上体现了中国美学自身的特点。比如,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既是中国前期美学的理论总结,又直接开启了宋人的理想境界,它表面上是讨论诗的境界,核心却是道家鲜活、生命、审美的哲学。同时,它的体系从首品的《雄浑》到第二十三品《旷达》 ,既有春夏秋冬的流动,也在进行空间的延展,它表明《二十四诗品》不是单独地讲诗,而是从美学、哲学、文化的角度内在地讲述审美类型。

  在书中,既有理性的思辨,也有体验性的描述。魏晋之美的芙蓉出水、错彩镂金、平淡自然,隋唐时期的李诗、吴画、张书,晚明至清初的狂态与性灵流变,都展示了理性思辨的力量,它以深沉的逻辑折服读者。该书对魏晋山水之音、唐宋诗词之境、元代山水之美……都不乏体验性的描述,它又以丰富的情感动人心弦。时代在前行,思想将日新,我们欣喜于本书带来的知识与启迪,也期待着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深化。

  (作者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