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塑造教师银幕新形象
栏目:视线
作者:彭久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孩子王》海报

  艺术源于生活并影响改变着生活。电影艺术作为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诞生一百多年来长盛不衰,通过银幕形象塑造和广泛的传播影响着人的思想和灵魂,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其中,教育题材电影在这方面的作用尤值得关注。如近期推出的影片《树上有个好地方》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俨然成为一个社会热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电影创作者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生活、体验思考,塑造出一系列生动、感人的光辉教师形象,为反映和促进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师银幕形象映射不同时代印记

  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对文化和知识都表现出如饥似渴的状态,加之高考的恢复和放开,使“知识改变命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观念和认识得到广泛认知与传播。教师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承者,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歌赞,尤其是1985年9月10日,我国的第一个教师节的设立,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关教师题材的影片显著增多,在教师银幕形象塑造上也开始呈现多样化趋势。同期出品的比较有影响的影片有《泉水叮咚》 《凤凰琴》《孩子王》 《烛光里的微笑》等。在这些影片中,大多老师形象都是无私奉献的道德典范,他们爱生如子,如父如母,表现出高尚的人格力量,正如人们称赞的那样,“春蚕精神”“蜡炬精神”“老黄牛精神”是他们共有的品质。其中,影片《孩子王》中塑造的“疯疯癫癫”的“老杆”算是一个另类,作为一部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的影片,或许是释放对知识分子“文革”期间所遭遇迫害而鸣不平的情绪表达,人物形象塑造在反思质问当时教育弊端的同时,更多凸显的是知识分子气节。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加之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原因,该时期教师银幕形象丰富且复杂,呈现多元化趋势。 《一个都不能少》 《美丽的大脚》 《我的教师生涯》 《老师·好》等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教师形象一改之前的“完人”模式,增添了不少普通人常见的缺点、瑕疵和诉求,但整体观感上却并没有矮化人物形象,反而拉近了银幕形象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人物形象充满了生活气息,更加鲜活、丰满,更加可敬、可亲。如《一个都不能少》中的魏敏芝,尽管还只是一个孩子,尽管只是因为无人可用才被动成为一个乡村临时代课老师,尽管她甚至不会代课,只是一个临时看护人角色,却因为履行一个约定,从而排除一切困难阻力,踏上了一条艰辛的寻人之旅。 《美丽的大脚》中的张美丽,尽管她文化程度不高,在饱尝家庭成员缺乏知识导致的厄运之后,坚定信奉只有教育才能创造成功的未来,才能成就美好的生活,并因此成为一个乡村教师,全身心践行着其朴素的教育情怀,感动了剧中人,也感动了广大受众。 《老师·好》中刻画的苗宛秋老师,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综合体。他全身心地爱护着每一个学生,却又常常以羞辱和体罚的方式对待学生,简单粗暴地压制着他认为一切与学习无关的天性追求;他无怨无悔地热爱着自己的教师职业,却坚决劝阻自己的学生成为一名他那样的教师;他看不惯日益开放的社会风气,却又努力地去认识、理解;他有着一个普通人的物质欲求,却又清高地拒绝着抵御着……在他的身上,这些矛盾又和谐地成为一体,从中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一些自己父辈、老师的形象。

《一个都不能少》剧照

  教师银幕形象展示教育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银幕形象发生着一系列深刻变化,这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记录并反映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同时,也折射着现实教育状况的不足。在教师银幕形象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教师银幕形象的个性变化,彰显着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深刻反映了整个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清晰感知到整个大环境在不断优化、改善。教育本质就是一个个性化的需求,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一个相对宽容、包容的社会环境。

  教师银幕形象的外型变化,显示着教育条件的持续改进。电影本就是视觉艺术,画面感很强。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教师银幕形象外型,穿着打扮等方面,可以读出许多内容。从单调的“革命绿”“中国蓝”到丰富的五颜六色,从统一制式到个性化设计,教师银幕形象的这些外型变化直观反映了经济条件的跃进,物质条件的丰足以及教育条件的大幅提高。

  教师银幕形象的观念变化,诠释着教育理念的溯源回归。教育不是命令式听话,也不仅仅是文化知识传输,更重要的是心性培养、人格锻造。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没文化害死人,知识改变命运” ,到近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 ,教师银幕形象的这些观念转变,反映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在逐步回归、确立。

《老师·好》海报

  与国外电影中教师形象塑造不同,国产电影在教师形象塑造中更多针对的是当时存在的一些教育相关问题,以求引起社会关注和重视。如影片《一个都不能少》 《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 《美丽的大脚》 《水凤凰》 《云上学堂》等乡村题材影片,通过表现教师专业素质的不足,被动而非自主选择,揭示乡村教育资源的缺乏;通过教师经济条件困难、生活拮据、多灾多难,在烘托其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坚忍不拔的高尚品德同时,也揭示了教师任务重、地位不高、待遇较低的现实。 《全城高考》《青春派》 《老师·好》更多集中反映的是应试教育的不足,教育体制、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国产教育题材影片,已开始逐步涉及教育主旨问题,如《紫香槐下》塑造的叶小苏,向应试教育、唯分数论提出了大胆挑战;更值得关注的是刚上映的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 ,虽也是一部反映上世纪末农村小学教育的影片,但其一改以往同类型影片悲情、沉重的叙事格调,以孩子的视角、喜剧化的风格、幽默的语言、对比强烈的角色化设计与烘托,将对教育的思考由学校和老师进一步推及家庭教育、教育体制等方面,整体既紧贴时代现象,又充满童趣,震颤人的心灵。影片中塑造的“粉提老师”以平等的视角观察和对待孩子,与孩子形成亦师亦友关系,激发出一名众人眼中“学渣”的潜力,让观众直呼“一个好老师可以挽救一个人,一个不合格的老师可以毁掉一个人” 。

  总的看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斐然,但同时,由于起点低、基础差、底子薄,目前尚处在一个由全面实现基础教育保障向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历史性过渡阶段,还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众多矛盾与制约因素。因此,对电影工作者来说,如何结合当前需要,抓住教师银幕形象塑造这个关键点,通过一个个典型教师形象塑造,引起社会关注,激发人们共鸣,形成全社会共促教育发展的合力,仍然任重而道远。

《树上有个好地方》海报

  新时代、新教育、新使命,呼唤塑造教师新形象

  当下,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业。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让教师银幕形象塑造回归教育本身,关注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到现阶段水平的现实任务和客观需求。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培养,是人格的培育、灵魂的锻造、天性的发掘,以及个性的发挥,是促成并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一个好教师成功的标志是要让学生产生知识的折服,道德的肯定,情感的依赖,精神的景仰。通观中外影片中塑造的成功老师典型形象,虽个性有差异,但概莫如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超越,更重要的是思想、理念、文化、模式的创新与引领,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迈进的质的飞跃。为此,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并明确指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一个中心任务就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回归到了教育的核心问题——到底谁才是教育的主体?在这个问题上,中西方的教育虽然表现形式上有差异,但本质上是统一的。孔子强调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苏格拉底则通过层层递进和反问,像助产士一般引导学生思辨质疑,探求发现真理的要义。二者无不是把学生放到了教育的主体地位,老师只是充当好方向标和催化剂。

  恰如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把学生作为主体一样,在新时代教育题材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在教师银幕新形象塑造的反思、总结、探求中,文艺创作者更应把新时代广大的教师队伍作为探索和创作的主体,通过深入实际生活,长期观察积累思考,发现特性、提炼共性,更好地塑造出对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新时代教师新形象。

  (作者单位: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