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让古文字重焕生机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仓颉造字鬼夜哭,美林天书神灵服。不似之似美之美,人间能得几回读。”这是著名画家黄苗子看到韩美林新作《天书》后挥笔写下的诗。1月26日,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韩美林的《天书》举行了新闻发布暨研讨会。

  《天书》是韩美林的最新艺术作品。韩美林历经34年时间,从全国各地的甲骨、石刻、岩画、古陶、青铜、陶器、砖铭、石鼓等历代文物上搜寻记录了数万个符号、记号、图形和金文、象形文字等,又耗时数年,呕心沥血、一丝不苟,对这些历史文化的遗存做了精心的钩沉、临摹、整理和创造,汇集成《天书》。《天书》是韩美林多年来对中国文化执著探索、对艺术创作不懈追求的结晶。

  扎根民间与传统来创作

  20多年前,在香港,与启功先生的一次相遇决定了韩美林生命中的一件大事——把“天书”写出来。当时韩美林随身总是带着一个构思本,随时作画,画的空隙写满了他记录的往往不知其意不知其音只知其形的被他称之为“天书”的古文字。启功看了,说:“你这是在给古文字办‘收容所’呀!”启功一页一页地看本子上的金文和甲骨文,说:美林你是画家,又有书法功底,只有你能把古文字写出来。在启功先生的启发下,韩美林决定将《天书》创作出来。尤其是启功先生的去世,更是刺激了韩美林抓紧时间创作。

  为创作《天书》,深山老林、黄土沙海都留下了韩美林的足迹。为了寻访到更多“无家可归”、“无祖可考”的古文字,他去了贺兰山、桌子山、黑山,还有云南沧源、元江,甚至还有当时尚在战火中的“麻栗坡”。“那里曾经是一片繁荣,而今是一片荒凉。那些搬不动的、风沙热浪一时也冲击不完的古文化遗存是我最有兴趣的去处。”那些古文字,无论是刻的,还是画的,都令韩美林无限感动。“毕加索后悔没有生在中国,他也看中了中国的书法,而我是幸生在中国。没有这些丰富的文化宝藏,绝对没有韩美林。在我的画里,每一幅都能看出中国古文化对我的影响。”也正因为韩美林的作品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的民间文化与传统文化中,所以他的这部《天书》接着“地气”,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内蕴。几万字的古文字,有时候写起来非常枯燥,韩美林手被磨破了、眼睛经常处于迷糊的状态,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把《天书》创作了出来。

  “我感到美林是一座时时在喷发的活火山,在他并不高大的个体里,却不知蕴藏了多少能量。他画马一口气画上百张不同的马,他拿起画笔可以彻夜不停通宵达旦地画。拿这部《天书》来说,全书不知有多少字,我没有统计,但只让我感到如面对着汹涌的大海,我是站在海边,望不到对岸。或许美林是一个特殊材料,常人是无法与他比拟的。但我自己的感受是觉得他投身于事业,投身于艺术的精神太感人了,他可以说是只要艺术不顾自己。面对着他只觉得自己远不如他的拼搏精神。”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这样评价《天书》的创作过程,他觉得韩美林就是一座不断喷发创作激情的火山。韩美林不是什么特殊材料构成的,他的心脏搭过四个桥,常常刺痛,患有糖尿病的他天天要打胰岛素。但只要一进入创作,身体上的这些病痛他都顾不上了,他说,“我是时间穷人”。

  书与画重新合于一体

  与会评论家认为,“天书”在艺术上保持了韩美林一贯的纯真品质和洒脱作风:法度讲究、结构端正、形态概括、比例匀称、线条圆婉,从容利用各种母题造就优雅气氛和情趣,同时不悖原型视觉形态特征的装饰性结构模式——当年韩美林图案艺术感动世人、引领风气的一切,今天又藉古代“文字”或“符号”得到更进一步的阐扬和发挥,让人们在新的历史情境中体会到一种升华的审美感动。

  韩美林《天书》所写的虽然不是古文字,但是它的渊源却是古文字。美术评论家陈履生指出,《天书》在当代文化上的贡献,首先在于它从柳暗花明处将书和画重新合于一体,表现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的视觉感受,给人以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天书》以书画合一的方式,让人感受到一种全新的视觉图像符号。……在当下看韩美林的《天书》,不同于书法的是,它没有人们常规所认识的书法必须遵循的法则和要素,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可是,它仍然从中国文字的结构美之中,创造了一种新的美的方式。韩美林更多的是利用书法与绘画之间的一种结合,如同中国古代文人利用书和画的结合那样,通过相得益彰的表现,使书法和绘画合于一体,呈现出可以品尝、把玩的趣味,他的这种结合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与传统方式的不同。韩美林的《天书》所表达出来的当代性,正是反叛了传统的书法,但是,又紧密地联系了书法的传统。他利用了传统又疏离了传统,发展了传统又创造了新的艺术。”

  老友冯骥才以“70岁的年龄、40岁的艺术状态、20岁的生命感觉”来形容韩美林,而韩美林的艺术是青春常驻的。目前,《天书》的下半部正在创作中,今年就会与读者见面。虽然身体欠佳,但韩美林表示,他还将编一套30部的《中华古文字大典》。

《天书》封面韩美林创作的“天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