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似乎成功了,无论是在城市、县城、校园、企业,还是在国际戏剧节或者海峡两岸,一片赞誉之声,一片掌声雷动。但越是如此,我的心似乎越发地冷静。
两年多时间、240余场的演出、海峡两岸观众的检验、海外华人的赞扬,《立秋》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又辉煌的路。回眸观望,感慨多多。若需要总结的话,大致应该是这样的:选题的把握开掘,是晋商最后的绝唱;剧名的立意,是面对收获还是风霜的选择;人物关系的纠葛,是亲情在动荡岁月中的真诚再现;悲剧特质的确立,是将晋商灵魂与精神展示在悲壮的不可逆转的时局之中;而一天时间,大院内相对封闭的空间,则是古典式创作规律在新形势下的现实应用。领导的正确抉择、导演的卓越贡献与气质、舞美灯光音乐的密切配合、演职员们的真情付出,则是该剧一路远行的根本保障。至今日,《立秋》大致实现了我当初的决心:“写一部使所有能听懂汉语的人都能喜欢,都可以看懂的话剧。”
最后谈谈剧名《立秋》的缘起。立秋,一个普通的节气,一个自然气候由热而凉的转折点。它迎来的应该是成熟丰收,但同时也预示着寒冬的降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秋雨愁煞人”。“心”上有“秋”意便成了“愁”。中国传统文化中“悲秋”的情节延续了几千年,秋之萧杀与人之断肠总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而艺术作品,要有一个可以“组成本质的个别标志”来作为寄寓主题、情感的载体。立秋,作为具有内涵的“特征”,便成了该剧隐语的凝聚点。
以往描写晋商的作品,大多着力与晋商创业的艰辛、成功的辉煌、家族的悲欢。换个角度找寻反思的基点、批判的准星、赞扬的精神、诚信的诠释,使人们在悲壮的结局中灵魂得到震撼、思想得到启迪、精神得到升华,是我们创作本剧的宗旨。而本剧最后一句台词“立春”,则寓意今日山西和祖国的腾飞和崛起。因为相对于“秋”而言,“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
作为一名业余编剧,对创作而言,没有任务所困、时间所限、虚名所累,有的只是心灵所察、人性所至、真诚所趋、情感所发。而“性之所近,力之所能”,是我多年行为的一个原则,也形象地展示了我对《立秋》创作始末的一种心态,就拿来用作题目了。
●姚宝瑄(《立秋》编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