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出版基金2019年度重点项目,《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目前已由齐鲁书社出版6册:《礼与俗:在田野中理解中国》(张士闪著), 《礼俗互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赵世瑜、张士闪主编),《扮玩:鲁中三德范村的年节生活》(朱振华著),《空间、边界与仪式传统:潍北的乡村生活》(李海云著),《个人叙事与地方记忆:路中地区的颜文姜传说》(张帅著),《梅花拳与乡村自治传统:冀南北杨庄考察》(张兴宇著)。从礼与俗的关系来研究中国社会的建构与发展,是这套文库的共通学术思想。近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齐鲁书社联合主办的“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平台“腾讯会议”召开。
“礼俗互动研究具有相当大的学术阐释力度。这样的研究,在今天具有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认为,其具体分析策略,是首先将“礼俗”二分,包括社会结构的上下二分与历史过程的平行二分,然后再从礼与俗的长期互动中理解传统中国的社会性,比如在礼的下沉、俗的上升的大趋势下各种社会关系的建构。总的来说,礼俗互动研究的关键之处,是致力于理解中国社会如何通过礼俗融合的政治智慧来管理“天下” 、通约文化,阐释中国文明几千年来是怎样发展下来的,从而建立一个中国文明史的理论表达模式。
“礼和俗这一对概念,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古已有之,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两者之间经常互相借用各种元素,以重新建构一个在生活中可以延续的、符合形式的文化状态。 ”北京大学教授陈泳超认为,礼俗互动研究的精髓全在互动两字。礼俗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代表着一个很长的光谱,就像一个是黑,一个是白,中间还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色彩,而礼俗只是表示文化序列中的高低关系,在此过程当中有非常复杂的互动关系。
山东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民俗学、民间文学教学与科研的高校之一,在民俗学、民间文学、神话学各领域的教学和学术有着悠久传统。“新时期以来的山东大学民俗学,坚持以村落为单元的田野研究,致力于田野、文献与理论研究的结合,兼顾民俗学基础理论探索和服务当代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邢占军表示。与会专家认为,张士闪教授及其团队的优势在于扎根田野,他们以礼俗的眼光来看田野,在纷纭复杂、具体实在的各地社会生活中,窥见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结构和社会实践的模式。
《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聚焦研究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进程中的话语形式、思想意涵与社会事实之间的交互关系,探索国家政治、知识精英与民众生活三个维度之间的互动实践。山东大学《民俗研究》主编、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介绍说,这套田野丛书深深植根于山大民俗学的深厚传统之中,是20世纪30年代以顾颉刚、闻一多、丁山、冯沅君等为代表的民俗传统的延续,并直接受益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德栋、李万鹏、刘铁梁等一代学者的薪火相传。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社会,不仅需要以礼解俗,也需要以俗解礼,这是中国社会研究的一大优势。 ”中山大学教授刘志伟认为,顾颉刚、容肇祖先生等历史学者都注意田野调查,觉得要理解古代的礼就应该走向民间,看看老百姓实际的生活逻辑是怎么样的,在客观上推动了民俗学术和民俗学社会运动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不过,历史学者之所以重视俗,更重要的是在俗中认识历史,因此容易发生“以礼解俗”之弊,我们需要对此深入反思。我们的研究肯定是要从礼俗互动来理解,但在我们走进田野之中时,需要先把礼忘掉,也把西方理论忘掉,真正带着一张白纸的状态走到田野里面去,以避免对俗的视而不见,等真正了解并获得地方知识之后,再返归礼俗融合层面的分析阐释。
齐鲁书社总编辑傅光中认为,作为国内民俗学的研究重镇,山东民俗学界长期坚持“走进田野,从田野中理解中国”的研究理念,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次出版的《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丛书是对相关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以“礼俗互动”的学术眼光,广泛研究梅花拳、烧大牛、扮玩、老人会等乡村传统,既有理论研究的高度,又有田野调查的深度,代表了当代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较高水准。
“礼俗互动研究还要注意下一级命题的展开,如乡土中国中文字与非文字关系、中国社会的民俗建构、礼俗文化系统视角下的城市与乡村、礼俗社会视野中的乡民艺术、礼俗互动中的民俗事象研究等。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铁梁认为,“田野中国”作为一个极具包容性的论题,展现出一种多学科的对话形式,完全符合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建构民俗文化学、创建中国民俗学派的愿望,也符合费孝通先生“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