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人何以画心
——谈周一新的画
栏目:画者
作者:赵炳鑫  来源:中国艺术报

风流不在谈锋胜  周一新

  美学家蒋勋说过, 21世纪是东方重新审视自己美学的时代。人物画家周一新在这方面的探索应该说是成功的,他所构建的元气淋漓的艺术世界给观者以超强的感染力。

  周一新把从民间生活、神话传说和传奇故事中得来的体验,与对历史的阅读和理解、对现实的关注结合起来,以新的观念意识、笔墨图式和内在的思想情感、心灵意象相结构,在既定的传统画语中寻求超越。与此同时,他又在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在现有画派的风格中寻求突围,“既关注现实又不图解现实,既表现人物又不模拟人物” ,注重人物角色的身份特征和主体意识,以及人物情感与激情的表达,在画面中探索变革与生机的可能。

  周一新出身于学院派,他深受明末人物画大家陈老莲、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等画家的影响,还善于向当代画坛大家学习。他早年师从戴敦邦,深悟戴敦邦那“传神的人物画线条、出神入化的白描手法” ;他还能够将从刘国辉那里习得的写意人物画创作理念和手法加以创新性运用。他大胆运用当代的艺术语言表达传统文化之精髓,力图打通中西,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人情和当代社会现实,创造性地运用笔墨,以大色系、大面积的铺彩,加上如丝一般的线条,力求达到色墨交融的艺术效果。

  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说:“真正的画家,不是按照事物实际存在的样子来画它们,而是根据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感觉来画它们。 ”周一新有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他对人物的理解、对人物神态的捕捉准确到位,他的画作在写意性上,力求与时代相契合,凸现人物的时代气息,使之更有当代性、趣味性,在人物的内涵、气质、境界上追求丰富、灵动、高远。与此同时,他又娴熟地运用中国画的工笔笔法精微刻画呈现对象世界。

  近年来,周一新致力于在传统文学题材的固有语境中探寻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他的笔下,历史、风俗、仕女人物以及《水浒传》 《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人物,生动鲜活,摇曳生姿。无论是对他所表现的对象世界的写实追真,还是在绘画时加入新思想、新感悟,他的作品既保留了先人风格,又更加丰盈动人。这既是对传统艺术形式追寻与探索之后在思想上的提升,也是对几千年来所积淀的传统艺术的再发掘、再拓展。当然,他笔下的现代人物水墨肖像,比如时尚女性、文艺青年、普通工人、劳动者等等,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工笔和小写意人物造像,情景交融,妙趣横生。从他的画作中可以看到“养浩然正气,极风云壮观”的清新刚健,也能体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超然;既有“闲云逐野鹤”“白鹭上青天”的悠然空灵,又有“铁马金戈,大江东去”的壮怀激烈;既有“独钓寒江,空望天涯”的深沉寂寥,更多的是“梦里千年飘忽远,唯有丹青自留香”的自信。

  西汉大文学家扬雄曾说: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书画不仅传达着个人的才情气质,也承载着作者的胸怀及精神气象。周一新的绘画,最能直击人心的是他的人物画语叙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的主体性和对“人”的发现。可以说,他是一位有“内在性生活”的画家。美学家李泽厚在《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一文中,在追溯中国现代性发轫之源头时,对号称“佛门不肖弟子,民国第一奇人”的苏曼殊的诗作进行分析发现,苏曼殊在其“情调凄凉,滋味苦涩”的文学作品中传达的“近现代人才具有的那种个体主义的人生孤独感与宇宙苍茫感” ,无疑是一个文人内在的表征,他称之为“黎明至黯时刻闪烁出的一簇微火” 。有内在的画家,他的笔下肯定有一个大写的“人” ,这也是一个画家具备文化现代性叙事的标志。他画作中的人物都是一个个有独立精神的自由个体,神采飞扬,灵性十足。他以手画心,为人物注入了鲜活的血脉,注入了精魂,让人物充满神采焕发的生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