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学与电影美学研究的创新
栏目:视线
作者:胡晋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为日前揭晓的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中,获奖的唯一的电影类图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所著《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一书,系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的成果之一,是近年中国当代电影研究方面的重要收获。该书以1949年至2017年以来的当代中国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切入,同时兼及电影发展的社会语境与文化氛围,在运用整体史观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借助微观史、文化史等多种研究方法,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当代电影发展近70年的多元面貌,自出版以来,它已成为目前中国当代电影研究中一部不容忽视的影史专著。 《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 》的出版,对于电影学界、出版界来说,都有着多种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当下电影学界最重要的中国电影史学者之一,丁亚平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以整体史观进行电影史的研究。从宏观的角度梳理中国电影史的整体发展脉络,同时结合微观研究的方法,对具体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与阐释,并运用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论证,是丁亚平近年来出版的史学著作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宏观史学的研究对象相对来说具有总体性和综合性,跨越一定的时空,通过对历史进行总体性的梳理与分析,得出相对规律性的结论;而微观史学则缩小了研究历史的范围,以缩小观察规模、进行微观分析和细致研究文献资料为基础,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更加具体和细致的研究和阐释。两者的结合既能对长时段的电影史进行宏观上的把握,又能对某一历史时期内特定的电影事件做全方位的阐释,拓展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在丁亚平看来,历史有其客观规定性,兴盛和衰亡包含着历史的机遇与偶然,历史理解、阐释、梳理会随着历史叙述、认识的改变而改变。电影史的认知、对话和触摸,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电影的叙述与呈现,展示了多音齐鸣之中的历史选择。对于特定电影史事件的选择和呈现,体现出了丁亚平本人对于电影史的认识和理解。电影史研究必然要有所侧重,对重点事件进行重点的分析和阐释,是因为历史并不是所有过去发生过的事件的总和,只有具有典型性的历史事件才会推动历史的发展。不同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于影片以及影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在考察电影史的发展时,应当注意各种因素对于电影的综合影响。比如在论述特定时期一度流行的内参片放映意义时,认为在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背景下,曾经的内参片成为电影创作者和观众了解世界电影的方式之一,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电影事业在恢复过程中的活力。同一电影事件或电影现象,在不同时期所展现出的不同形态,体现出了电影史发展过程中的多面性, 《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 》正是通过这种对于特定历史事件的详细叙述,呈现出影响电影史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综合因素。

  对于当代电影从艺术的角度进行美学价值的再确认,也是《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 》的重要意义之一。对于当代中国电影来说,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电影艺术的审美和艺术价值的高低都不是评判电影的最重要的标准。纵观当下电影学界中国当代电影史研究的著作,从艺术与美学的角度对当代电影进行考察的并不多见, 《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 》的出版对于丰富中国电影艺术与美学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 》从电影感、电影美感与视觉体验等艺术角度对当代电影进行了全新的审视,进而描绘出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发展面貌。举例来说,“文革”结束以后出现的“伤痕电影” ,在当时引起了电影界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伤痕电影”揭露了社会主义生活的“阴暗面” ,而文艺工作者应当歌颂社会主义生活。但是站在当下重新看待,“伤痕电影”表现了普通人在“文革”时期受到的种种苦难,通过个人化和内心化的叙述方式,对历史进行反思和追问。正如书中所写,“电影不写神,而写人。电影的镜头代表了导演的心态和观念。这是一种思想与情感结合的结果。思想主义不再放纵模仿和依赖的惰性,在焦躁与不安中孕育渴望与企盼。 ”在思想解放的背景之下,电影也在审美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上大胆突破。 《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 》对一些在当时引起争议的影片,从美学和艺术层面进行重新评价,这些影片放在当下美学语境中,生发出了不一样的意义。

  对于当代电影史进行艺术和美学层面的分析,除了肯定作品(影片)本身作为电影的美和艺术价值,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电影人在电影审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重要电影人物的经历及其作品分析是《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 - 2017) 》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他的人生经历,会直接影响其创作,其思想、情感、观念以及作为电影审美本质的审美特征也会体现在作品当中。电影人在不同历史时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重视电影艺术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其形象描绘过程,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其地位和价值才会得到确认,反之则会招致非议,但是真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不会被掩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语境的不断变化,这些电影家及其作品的艺术地位和审美价值会得到重视和重新确认,这也正是不断重写电影史的意义。

  当代史的书写,要兼具历史性和当代性,当代电影史的写作比一般电影史的写作困难之处就在于,不仅要对电影史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探索,还要对当下电影的发展进行把握、评价与分析。从一定层面来说,当代史是一部未完成的历史,当代电影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对当代电影的评判,必须要突显一定的现实价值,探索、总结当代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经验,并且给予未来发展一定的启示,是当代电影史研究的重要价值之一。 《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 》在主流逻辑的框架之下,充分融入了史学意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电影的发展始终与历史环境和社会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说主流逻辑是电影史研究的框架,规定了电影研究的方向,那么将电影置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语境之下,考察电影与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互动关系,则将整个框架充实起来,使电影史呈现出了更加丰富、更加立体的面貌。作为一部描绘当代电影艺术发展的高水平专著, 《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 》通过纵向的梳理和横向拓展,尝试探索一种更加个性化的、能够体现电影发展多种面貌的电影史写作的可能性,从目前来看,这种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其影响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