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雅号京剧“冬皇”的坤生孟小冬生平追求的不同形式的舞台剧,近十年来接连在海峡两岸以不同方式精彩上演。今年初,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班推出了舞剧《孟小冬》 。在总编导吴蓓教授的带领下,编导班一群年方二十的孩子们,以小荷碧露、青翠欲滴的舞蹈风格,姹紫嫣红的青春底色,上演了一出具备神秘色彩、国粹风华和学院品格的迷人舞剧。
作为《孟小冬传》的主编,我应金浩教授之邀来到北舞观剧、赠书,随该院党委书记巴图教授到后台慰问,剧终后与这些花团锦簇的大学生们合影留念。我所收获的最深刻的感动,是北舞人关于孟小冬精神的精到提炼,那就是为京剧而执着、为艺术而痴迷、为文化传承而殉道的人生价值和生命追求。
舞剧《孟小冬》以双人舞、多人舞和伴随始终的戏装舞与人物舞的相互映照,极其唯美也极具表现力地展现了乾旦梅兰芳和坤生孟小冬这对神仙眷侣、天作之合的心心相印,珠联璧合。丈夫是最佳名旦,小妻乃著名老生,一见钟情不仅在台下,两相缠绵何止在绣帷?这两人的台上扮戏,阴阳倒错,天生地造,真个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人间最大的烦恼与痛苦,莫过于最美好的最容易遭到摧折从而昙花一现,最合适的最容易被拆散因此天各一方。随着孟小冬的单相思戏迷之鲁莽行刺,随着孟小冬欲进梅府为长辈哭灵而不得,梅孟两人终于从亲密到生分,从神仙眷侣到天涯怨侣,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所谓佳人,天涯彷徨。
只拥有单项型肢体语言的舞剧,没有说白和唱念固然是天大的不足,但是在表现孟小冬进府而不能,福芝芳怀孕而不容,梅兰芳夹在两个女人之间无奈、无助而又悲苦的情绪方面,舞剧却有着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和无比巨大的张力。两方的阵势都如此强大,梅兰芳左右为难、进退两难、做人实难,最后为了家庭的和睦和演剧的顺畅,他不得不忍痛割爱,撕心裂肺地舍弃了孟小冬,放弃了梨园的佳话,破碎了神仙般的鸳梦,酿成了悲剧的苦酒,品味着人生的遗憾。
孙杰同学所扮的梅兰芳的心理之外化,形体之潇洒,悲欢离合的肢体语言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而高川同学饰演的孟小冬,从一开始洋溢着的胡天胡地、无边无际的幸福感,到后来转为无辜无错但又无助无奈的遗弃感和飘零感,非肢体语言不可以充分彰显,非舞蹈动作不可以令人潸然,非舞剧场面不足以令人心醉、使君心碎。由此出发,舞剧真是人类表情达意的最后和最高的诗境,这便是《诗·大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该剧的基本“人设”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关系。孟小冬之于梅兰芳,是台上伴侣、台下情侣的关系;但她与余叔岩先生,却是薪火相传、流播国粹、传承艺术、捍卫文化的师徒关系。由普韫滔扮演的余叔岩,威严中有坚守,传承时有选择,是他把孟小冬和李少春,托举到余派艺术的最高层面。从舞剧中先生对女弟子的数次托举,我们才得以了解所谓托举的形象演绎和意象延伸,才知道凭借着师门正道,才得以从花月谣言、险处丛生中杀开一条血路,到达一个新的平台,因此高山绝顶,仙音缭绕,香烟不绝。
于是孟小冬传道的天地不仅在舞台,更多地是在台下,在弟子簇拥的过程中,在她将生前极其珍贵的教学录音,空谷绝响、古道热肠地隔海相传,由孟小冬基金会赠送给中国戏曲学院,传道给国戏的一众余派传人之中。
巴图教授先前是国戏接收孟小冬录音的主事者,现在又是北京舞蹈学院的掌门人。他上午才与台北的孟小冬基金会会长通话,晚上又率领我们看舞剧,于是孟小冬传承国粹、弘扬余派、捍卫民族文化之一脉的生命价值和人生践行,就这样历史而逻辑地相统一。
除了总编导吴蓓教授外,舞剧的主创主演人员都是北舞创意学院编导系2016级、 2019级的在校本科生。也许他们在北舞的身体条件未必都是最佳,也许他们的情感经历和人生体验还远不够丰富,也许他们对民国年间京剧界的爱情与事业还没有充分的体验,也许他们穿上京剧的服装跑起圆场来别具一格……但是首轮演出便令人惊艳,大家的惊艳在于舞剧第一次将京剧冬皇的事迹搬上了舞台,而且这种搬演又有着其他剧种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魅力和无与伦比的张力。这一代、这一批舞者关于戏曲的敬意,关于余派艺术的传承,会在逐步调整和优化过程中日臻完善,会在与海峡对岸艺术家们的遥相呼应中共同提高,会在将来的台湾和全球演出中再展更加明媚的风采,大家古今一体,众志成城,这才能不负这一代人所应该担承的使命,那就是从不同侧面、小中见大,共同托举起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轮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