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是书法的灵魂
——从读临颜真卿名帖说起
栏目:书家
作者:李永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书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能传之久远的作品,其作者必然是人品高迈、行为世范、具有高尚道德和强烈正义感的。道义即存于作品之中,道义是书法的灵魂。

  书法的内容是衡量有无道义灵魂的重要标志之一,健康向上的内容总是给人以启迪和洗礼。数十年临写颜真卿名帖的艺术实践情愫让我在这万众一心全国抗疫的大潮中,更认为应该弘扬这种有道义灵魂的书法作品。

  自宋以来,颜真卿被颂扬的多为其人品的中正不阿。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体现在他多以中锋藏笔、屋漏痕、印印泥和锥画沙的笔墨以及书写内容之间。我在疫情防控期间反复临摹颜真卿的《奉命帖》 《守政帖》 《争座位帖》和《祭侄文稿》等名帖时体会颇多。

  《守政帖》书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 。代宗大历元年二月,颜真卿任刑部尚书。安史之乱后,国子监鱼朝恩讲学,元载专权于朝。奸臣当道,欲蒙蔽视听,欺上瞒下。朝堂之上,以皇上旨意谕百官。作为刑部尚书的颜真卿义正辞严,上疏曰: “郎官、御史,陛下之耳目。今使论事者先白宰相,是自掩其耳目也。陛下患群臣之为谗,何不察其言之虚实!若所言果虚宜诛之,果实宜赏之。 ” “况令宰相大臣裁而抑之,则陛下所闻见者不过三数人耳。天下之士从此钳口结舌,陛下见无复言者,以为天下无事可论,是林甫复起于今日也!……陛下倘不早寤,渐成孤立,后虽悔之,亦无及矣! ”元载闻之深以为恨。元载联合鱼朝恩屡奏真卿诽谤。正因为颜真卿耿直豪迈,不怕得罪权宰一时,而恐违背做人之原则和道义,虽冒被贬之害,也不减对社稷的忠心。 《守政帖》就是颜真卿被贬谪到远离京师千里之外的山南道硖州(今湖北省宜昌)别驾途改吉州(今江西省吉安) ,下州从五品官阶别驾上任中途所作,时年59岁。 《守政帖》中这样写道:“政可守,不可不守。吾去岁中言事得罪,又不能逆道苟时,为千古罪人也。虽贬居远方终身不耻。绪汝等当须谓吾之寸心,不可不守也。 ”他的这种舍身为国、志之不移的精神来源于《颜氏家训》 :“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 ”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面对国之殇、家之痛、忠心耿耿、正义凛凛跃于纸上的作品。作品中,他和着泪水流淌于字里行间,涂抹之处令后人凝重沉郁,肃然起敬。 《争座位帖》至今1000多年。读文章之内容,那种秉义直诤,斥郭英乂之谄媚,愤鱼朝恩之骄纵,杰然忠义之气,在临习一笔一划、读诵一字一句之间,窥见其腕下生风、掷地有声之势,令人敬重。 《奉命帖》写于遭奸相卢杞嫉妒迫害,出使宣慰叛臣李希烈大营之中。颜公自知天命无违,视死如归,烈烈忠节,取义成仁,标格炳炳溢于笔端。正如宋司马光在《新唐书传赞》中写道:“及临大节,蹈之无贰色,何耶?彼忠臣谊士,宁以未见信望于人,要返诸己得其正,而后慊于中而行之也。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

  人品书品兼优的人,其书法作品的内容和笔画章法无不体现其为人光明磊落、立朝刚正的正大气象。书风无不体现方正刚劲、挺然有节的高尚情操,望之如盛德君子。

  宋欧阳修《集古录》云: “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又在《论字法》中强调,非自古贤哲学必能书也,唯贤者能存耳。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宋代黄庭坚《书缯卷后》云:“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 ”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评论颜真卿书法时说:“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清代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 “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

  道义是书法的灵魂,道义也是各行业的灵魂。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疫情肆虐武汉时,全国各地奔赴前线的白衣战士,不正是恪尽职守、有着高尚职业道德的最可爱可敬可亲的人吗?颜真卿千年有道义灵魂的书法,潜移默化影响着数代人,也正因如此,方有今天抗疫中数以万计的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