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我刚从塞罕坝边上经过,知道这里有一座森林公园,可是并没有进去游览,只看到公路两旁草木已开始枯黄的缓缓的草坡。最近我观看了电影《那时风华》 ,不由十分惊讶,我没有想到塞罕坝的森林公园如此壮观,更没有想到,这片森林是从一片荒漠之地经过人工培育而生长出来,想到这是人类创造的奇迹,内心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那时风华》是一部主旋律影片,但它看起来并不枯燥,因为它不是某种理念的简单诠释,而是再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触及了人与自然的永恒主题。它将宏大的主题与一个个小人物悲壮而绚丽的生命结合起来,谱写了一曲人的命运与生态发展本质需求相交织的宏伟乐章,从而一次又一次撞击我的心灵,让我的双眼一次次被热泪润湿。
影片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内展开叙事的。塞罕坝的植树造林贯穿着三代人的命运沉浮,是三代人付出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的结果。而创业者的筚路蓝缕、一往无前无疑更是奠基性的,所以影片在开篇不久,便把我们带到新中国成立十余年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北京城里的一群中学生获悉塞罕坝要成立机械林场的消息,知道林场的重大使命是绿化京西北、保护北京城,便踊跃报名去当林场的建设者,由先行者——他们的学长苏铁带领,意气风发地辞亲离京,来到了历史上一度郁郁葱葱,而近两百年来却因退化而荒凉的坝上;尤其是其中那一群青春活泼的女生,她们不仅义无反顾地留下来,而且没有接受林场领导出于照顾而分配给她们的后勤工作,坚决要与男生们一起上前线、冒严寒、斗风沙,育苗植树。她们甚至成立了以唐学燕为队长的“燕子突击队” ,成为植树造林的主力军。镜头一次次在她们那稚气未脱的脸庞、即将成熟的身躯与粗糙荒凉乃至残酷的自然环境之间来回移动,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对比,也体会到这是一朵朵在恶劣条件下含苞绽放的鲜花。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不禁一次次为她们的命运担忧。不久后,她们——当然也包括起骨干作用的几名男生,便开始接受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劳动和生活的艰苦自不必多言,当目睹第一批树苗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没能成活,他们受到的打击该是何其沉重!但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鼓足勇气再去闯,再去实验,终于赢得了成功。在此过程中,他们之中有人因爱情观出现偏执而使内部产生“裂痕” 。那个将李香香改名为李建设的女生,因求爱不成,借机打击假想的“情敌”乃至自己追求的“对象” ,使影片在人与自然宏大主题之下蕴藏的人性主题得以突显;后来,李建设命运急转直下,变得心如死灰,甚至有逃向荒原、生死由之的念头;当她麻木地在夜间的荒原独行时,又被一群狼盯上,命悬一线,这时正是为她所嫉恨、打击的几位战友拯救了她,但苏铁却长眠荒原。影片至此达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情感巅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融合,人性正反面的碰撞,迸发出久久闪烁的火花,不仅璀璨夺目,亦一再叩击着观众的心弦。
影片并没有戛然而止。创业的艰难与辉煌似乎是塞罕坝人应有的一面,而到了大发展的新时期,对都市繁华的放弃,在这片洒下青春热血的土地上坚守则更是一曲让人细细品味的回旋曲。
这种坚守亦是一波三折。先是邹百团的妻子“罗舒娅”在临产之际因外出巡查电线而意外牺牲,接下来是邹百团与唐学燕相依为命,抚养舒娅的儿子,但他们并没有结合为夫妻——由此我们更进一步感受到牺牲的战友在他们心中的分量。主旋律之下,时时回旋着一种人性的张力,对于今天我们的生活与情感来说,或许是一种巨大的反差与映衬,我们在惊叹塞罕坝的变化如此之巨,那浩瀚的森林给予我们强烈的视觉震撼的同时,不禁感慨今日与昨日之不同。不仅是自然风貌,还有人的情感与价值取向,“似此星辰非昨夜” ,我们不能“是古非今” ,也不是“以今非古” ,但毫无疑问,我们似乎更加追怀披荆斩棘、以启山林的开创者,影片各种叠加起来的感情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
影片的成功之处,不仅在时间轴线上将主旋律故事铺展得跌宕起伏,也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多种复杂关系的处理,而是在叙事空间上的拓展。影片一开篇就写到,塞罕坝林场的第三代人——青青——苏铁与唐学燕的女儿,参与联合国环境署赴非洲的绿化行动,整个影片似乎就是沿着她的回忆而展开的,两个时空交错演绎推进,当然更多的是塞罕坝,但也不时闪回到青青在非洲的行动,讲述她与当地人,与她的同行者的一系列互动,甚至还写到她与因救她而被毒蛇咬伤昏迷的一位外国青年的爱……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也丰富了影片的内涵,说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交织的,是不可分开的,从而给人以巨大的启迪。
而影片最后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收获,人性回归的李香香以公司董事长的身份重返塞罕坝,与林场签约投资建设新项目;而塞罕坝人也张开宽阔的双臂迎接了她,接受了她,并恢复了她“燕子突击队”成员、塞罕坝人的身份。而与此同时,塞罕坝的第三代青青在联合国相关大会上讲述、介绍塞罕坝人经历的一切艰辛、牺牲以及今天的成果,塞罕坝毫无悬念地荣获了“地球卫士”奖。如果把这一切成果与影片开始所展现的环境、状况相对照,可谓天壤之别,而一切对自然与人的叩问,对人性与大自然面前应有何为的叩问,似乎都有了答案。
一部情节谈不上有多么复杂、人物甚至有些理想化痕迹的影片,看起来却让人一再落泪,是因为它在短短的九十分钟时间里,容纳了深刻的内涵,让人在鲜明的对比与强烈的碰撞中,思索许多久蓄于内心的问题:我们怎样看待第一代建设者那种理想主义豪情与选择?为改变大自然,为众人谋幸福而付出一生是不是值得?我们怎样理解在自然面前所展示的人性?我们在人生的变化中应坚守什么?或许这一切不需要我们回答,但《那时风华》一定意义上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