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春色花竞放,高歌奋进新时代
——观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
栏目:观察
作者:周琪  来源:中国艺术报

  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中国戏曲奏响了21世纪中国文艺的强音。2019年12月31日晚, 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今年的新年戏曲晚会遴选了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的经典剧目和近年来创作推出的优秀现实主义代表性剧目、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标志性成果,是一次对中国戏曲艺术唱响新时代爱国奋斗之歌的大阅兵。

  历久弥新的戏曲艺术,展现了美轮美奂的诗境和意境。贵州花灯戏、丹剧、豫剧、绍剧、闽剧、晋剧、川剧、吉剧、婺剧、壮剧、京剧、昆曲、徽剧等13个剧种同台献艺,争奇斗艳。其中绍剧、贵州花灯戏、丹剧3个剧种系首次亮相这一戏曲盛宴。轻松欢快的贵州花灯戏《夫妻观灯》通过唱、跳、捻白、甩帕等表演形式,讲述了一对夫妻双双精心打扮、身穿新衣,一路上看见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彩灯,喜悦之情油然而生的故事,用生动、欢快、诙谐的表演,表达了夫妻愉悦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吉剧《燕青卖线》片段《时迁取帖》 ,以浓郁的东北地方特色,舞台上生动、热烈的气氛受到了观众的热捧,为晚会增添了别样的色彩。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演出的《别洞观景》 ,选自川剧高腔经典剧目《宫人井》,曾经是阳友鹤大师的拿手好戏。沈铁梅源自传统的轻盈、俏丽的表演相得益彰,将白蟮仙姑初到人间时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歌颂了人间的真善美。

  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新中国戏曲始终如一地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艺术地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婺剧《信仰的味道》紧密围绕“一个人翻译了一本书,一本书武装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中国的命运”的主题,以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首译者陈望道在翻译、传播、实践的过程中坚定信仰这一主线,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弘扬崇高理想,歌颂英雄气概,引领先进文化。新中国戏曲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塑造了一个个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的精彩艺术形象。壮剧《黄文秀》的“大山的女儿回大山”彰显了当代优秀共产党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伟大人生。戏曲舞台上的黄文秀用青春坚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用伟大的理想信念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中国戏曲艺术代代积累、生生不息,随着岁月的流淌潜移默化,深入到民族的肌理当中,在历史发展、社会生活与精神领域里,留下了自己特殊的印记。

  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戏曲作为反映人类精神的艺术,是人们“看自己”的镜子,是人们“认识自己”的方式,是人们观察、反省自己的途径,也是人们的智慧、才华、美丽挥洒与展现的窗口。优秀的戏曲作品教育人、激励人;优秀的戏曲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人在节仗在,不辱使命还。 ”李树建的豫剧《苏武》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魂魄寓于将现代元素和古典美学有机融合的艺术形式之中,具有回肠荡气、震撼心魂的艺术魅力。 “三千韬略腹内藏,一片丹心对上苍” ,绍剧《佘太君》以慷慨激越的唱腔唱出催人奋进的精神,以戏曲艺术为载体,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被誉为“三晋第一女老生”的谢涛,她饰演的于成龙胸怀家国,把人民放在心中,慷慨激昂、一身正气。

  古老的戏曲艺术薪火相传,延绵不绝。本次晚会中,上海京剧院84岁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携傅希如、蓝天两位高徒共同演唱了红色经典名剧《智取威虎山》 “共产党员”这一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老艺术家宝刀不老、风采依旧,青年新秀奋起直追、风华正茂。“男怕《夜奔》 ,女怕《思凡》 。 ”著名京、昆、梆表演艺术家裴艳玲演出的是拿手好戏昆曲《林冲夜奔》 , 72岁的老艺术家在这出被戏曲界同仁称为“一场干”的武生骨子老戏中继承了李派(李兰亭) 、侯派(侯永奎) 、盖派(盖叫天)的表演艺术精华,再加上自己的天赋、功力和发挥创造,满场载歌载舞,融唱、做、念、舞于一身,气势磅礴大气,动作干净优美,可谓是处处精彩,令人拍案叫绝。安徽省徽京剧院75岁的著名徽剧表演艺术家章其祥与74岁的谷化民演出的徽剧《水淹七军·观阵》,工架优美、古朴苍凉、气势不凡。京剧《八大锤》中,年仅10岁的吉林丹东少儿培训中心李骁洋演出的双枪小将陆文龙无论是三起三落的朝天蹬,还是抛枪背接的绝技,都做到了稳、准、沉着、利索、干净,足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扎实。

  纵观本台晚会,体现了中国戏曲工作者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的文艺政策,体现了学习与发展、传承与创新,体现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激情彰显了时代特色,诚意致敬传统经典,精心营造梨园春色。晚会呈现出的新气象,就是当代戏曲发展的新气象最集中和生动的体现。我们相信,中国戏曲界必将在新的时代有新的精神风貌,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作者系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