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美术史叙事
栏目:艺术眼
作者:施晓琴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由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所著新书《人民的艺术——中国革命美术史》正式出版。它将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史与中国美术的现代演进之路紧密结合,用作品反映历史,用历史解读艺术,翔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国美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与积极推动下形成的以人民为中心,具有中国精神、民族气派的独特艺术面貌。

  与当下我们通常能看到的美术史著作不同, 《人民的艺术——中国革命美术史》将研究的视野框定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该书完成的2016年,梳理归纳了95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文艺领域,尤其是美术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书名副标题中标示的“中国革命美术”通常是指中国共产党到达陕北后至1949年间开展的美术活动以及形成的创作成果,如延安版画就是中国革命美术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尚辉解释,该著作原名为“人民的艺术——中共美术史研究” ,写作的出发点即是希望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影响、推动、构建的美术历史加以梳理,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美术特征加以归纳和总结。尚辉说:“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美术在革命启蒙、呼唤救亡、鼓舞战斗和歌颂光明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一直致力于对进步美术的引导、对革命美术的组织和社会主义美术的建设,甚至把建立新型的美术形态作为革命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开创了人类艺术史的新篇章。 ”从这个基础出发,作者在书中用“革命美术” “进步美术”“社会主义美术”和“社会主义主流美术”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新型美术形态在各历史阶段的不同面貌。

  书中指出, “革命美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美术活动。尽管这一时期的美术成果只限于漫画、传单、宣传画、壁画、木刻、年画和连环画,但其直面现实、启蒙革命、揭露黑暗、鼓舞战斗的创作方向标定了中国美术史在20世纪的重要转折。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作者将宏观视野与微观叙事相结合,梳理了中国美术从以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为主题的探索,到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原则呈现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历史进程。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主流美术历史的思考与书写是作者思想的结晶与闪光点。作者认为, 20世纪90年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艺术的重要指导方针,由于当时正处于从封闭到开放的过渡阶段,中国美术家对西方美术不加咀嚼与判断的学习,使得多元共生的美术生态中存在着大量非主流的艺术现象,而逐渐消解了中国美术的主流性。书中指出,在中国逐步富裕起来的过程中,文化建设在金钱的诱惑、核心价值观缺失和在中国纳入世界经济体系、民族文化受到全球化消解的境遇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于是否必要和如何坚守艺术的人民和民族立场问题的解答。在美术创作上,这一解答以各种由国家主办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来体现。 “这些工程的举办,有别于20世纪80年代美术发展完全自由化的状态,也有别于20世纪90年代多样化的状态,实际是用美术作品书写当代人文化自信的精神。这种文化自信的精神以及美术发展形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美术发展都不一样” ,尚辉说。

  在这个恢宏而壮阔的艺术史的展开过程中,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美术家自觉地用画笔记录民族解放与民族崛起而留下的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步履,这些作品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曲折而辉煌的历史,构成留存在人们集体记忆中的红色美术经典图像。该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将两大脉络同时并置呈现:一条脉络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美术的艺术演进历程,另一条脉络是美术作品展现的党的革命征程足迹。这本书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作者不仅通过客观平实的文字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美术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对美术发生与发展背后的时代命题、社会背景、思想语境和价值观念加以观照。作者在结语部分写道,这种新型的美术形态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的新型美术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它强调了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享有文化民主与艺术民主的权利,尤其是社会主体的人民大众,既是艺术的表现对象,也是艺术的受众群体,更是艺术最终的评判者。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主流艺术观念的变化都与如何表现这个对象、怎样让受众群体得到审美权利的保障密切相关,几乎每一次美术运动与思想的交锋都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这也与该书的名字“人民的艺术”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