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雅集现场 顾忆 摄
“七里山塘景物新,秋高气爽净无尘。今日里是欣逢佳节同游赏,半日偷闲酒一樽……”借着一部热播剧的风靡,评弹又“火”了一把,据说,节假日的苏州城里,各处大小书馆都人满为患。如果稍加留意,亦不难发现,在近几年的多部影视剧或舞台剧中,都会有评弹的元素贯穿其中,或烘托气氛,或结构篇章,都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在这看上去“都挺好”的盛景下,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曲艺品种,苏州评弹在当下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论及的“评弹”指的是有着“中国最美的声音”之美誉的苏州评弹,而它实际上是苏州弹词和苏州评话两个曲种的合称,是用苏州方言进行说唱的曲艺表演形式,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并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人们习惯于将苏州评弹约定俗成地简称“评弹” ,且大多片面地单指苏州弹词,而往往将只说不唱的苏州评话忽略不计。作为理论研究,理应规范名称厘清概念。这里,为了行文方便,下文中所涉及的表演曲目多数指的都是苏州弹词的传统曲目或改编、新编曲目。
文化评弹 应运而生
2019年5月,上海保利大剧院,一年一度的“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在粉丝们的翘首期盼中再度唱响。2020年度的演出定在新年伊始的杭州大剧院,海报一出便有一众粉丝提前订票。除了剧场演出,“文化评弹鉴赏会”更是陆续走进高校、中小学以及读书会、文艺沙龙等场所,为不同层次的观众群体带去不一样的评弹感受。
2012年9月,由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办的一场名为“香远益清·韵味——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上演。有别于以往传统书场内的业务演出,作为这场演出的主要策划者和主要演员——上海评弹团的一级演员、著名的“丽调”传人周红,以其醇厚清丽的嗓音,倾心演绎了数个在传统曲目基础上又有所革新的代表作品。作为串联,演出过程中由主持人对评弹的历史、流派及文化等一一予以介绍,从形式到内容都引发了新老观众的浓厚兴趣,一时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以此为契机,由时任上海评弹团副团长的徐惠新和周红作为主创的“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正式开启了系列演出的行程,并日渐成为一个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演出品牌。作为个例,“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的演出模式或许尚不足以批量复制,但透过其中以评弹鉴赏来推广评弹文化的旨趣,却能够给当前传统曲艺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一步发展的时代命题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如今,包括曲艺在内的传统文化艺术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越发深入人心,曾经一度遇冷的曲艺艺术正日渐恢复生机,从传承机制、人员队伍到创演实践都出现了许多可喜的现象,令人振奋。但是,在看似繁盛的表象背后,许多积存多年的痼疾及其面临的挑战却也不断引起人们的担忧,诸如观众的流失、传统书目如何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融合以及传统的表演形式如何争取在丰富多元的当代文化中独树一帜等等。这其中,苏州评弹的发展现状即为明证。
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金丽生在《苏州评弹的定位与走向》一文中,曾从评弹的定位(包括市场定位和艺术定位) 、评弹的大气候、评弹界的现状、演出市场、评弹学校的培养方式以及评话的衰落等几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当前评弹领域存在和面临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言之有物、客观中肯,读之令人信服,更引人思考。
诚然,像上海评弹团、苏州评弹团这些专业团体,近年来在曲目编创、人才培养和传播推广等方面均有不少建树,也时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动作” ,但细究起来,却还是不难发现,尽管新作不断获奖,但距离“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佳作尚有不小的距离;此外,青年演员队伍的参差不齐、编创人员的严重短缺、年轻观众对评弹艺术的魅力仍未深入等等,业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苏州评弹的流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以江苏、浙江和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由于历来深受当地的经济、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书目丰富、流派众多和群众基础深厚的特点。尤其是清代中晚期以来,名家辈出,盛极一时。时至今日,“家家户户唱评弹”仍是江南水乡一带令人心驰神往的民俗一景。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苏州评弹和其他传统曲艺形式一样,在名目众多的娱乐形式的不断冲击下,逐渐退出了演出市场的中心位置,更由于众多爱评弹懂评弹的老听客们的纷纷离去,许多潜在的危机慢慢浮出水面,正成为制约评弹艺术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俗为雅 以故为新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评弹界内部,诸多有识之士为此不懈努力,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力图重新再现昔日盛景。例如,与流行音乐的跨界融合,以戏剧结构为主体的中篇评弹的不断问世,各有利弊也各有得失。这其中,“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的系列演出,以评弹文化的重新发掘为着眼点,以演唱加鉴赏的方式充分展示评弹艺术的独特魅力,希望能够为历史悠久的评弹艺术培养起新一代的观众群体。
当然,“文化评弹”概念的提出,在评弹界内外也是颇有争议的。或者可以这样问,是否在“高大上”的专业剧场里演出就代表了有文化,反之,在更具市井氛围的书场茶馆里演出就没文化了?
事实上,综观2012年至今的“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系列演出,包括在各大高校及都市雅集上的评弹讲座,可以发现,演出场所的变动还只是形式外观上的变化,其核心的旨趣则是用当下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沟通交流方式,重新演绎评弹艺术本身具有的丰沛的、多维的文化内涵。与其说是红木家具、香道、茶道这些外在的时尚包装吸引了大批的年轻观众纷纷走进剧场,莫如说,是两位艺术家在说唱之间阐释出的艺术之美,让他们从此走近并进入了评弹的文化之境。
熟悉评弹艺术的人或许都有所体会,无论是轻拢慢捻的三弦琵琶,还是悠扬婉转的音乐唱腔,评弹的外观有着显而易见的雅致,但是演员说唱的书情书理、风土民情,却又是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那样的通俗易懂,入耳入心。和其他曲艺形式一样,这种雅俗共赏的特质决定了它的观众群体必然是层次丰富各取所需的,即所谓“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 。当然,这也相应提高了对评弹演员编演能力、说唱技巧等方面的要求。
文化评弹的主创之一徐惠新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这么说过:
评弹是口语艺术,但要记住我们是在“说时” ,要传达这个时代的东西。评弹要面对现代人,在古今人情相通处找到传承与创新的基点。
正是为了培养年轻一辈对评弹艺术的认知,积极探索评弹这门传统艺术与当下观众的有效链接,每一年的文化评弹鉴赏会上,两位主创都会给观众带来别样的惊喜。不管是新创作的曲目,还是对传统曲目的改编,从中都能发现一些新的语言形式和时代观念,或令人莞尔,或引人深思。而这,也正是文化评弹鉴赏会持续至今,逐渐积聚了一批固定观众群的原因之一。
宋代大诗人黄庭坚有言:“以俗为雅,以故为新” ,这值得我们今天从事评弹艺术的编演者们认真揣摩和深思。
守正创新 艺术自信
时下,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复兴已成共识,但也很容易被异化为潮流,从而只取其形却弃其魂,仓促应景之作屡见不鲜。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观摩了包括评弹在内的大量曲艺演出,深感问题越发突出和明显。除却外在环境变化的客观存在,业内人士的浮躁盲目心态应为首要因素。仅以评弹为例,遥想当年流派纷呈、众芳争艳的盛况,无论是对书(曲)目的精雕细琢,还是“说噱弹唱”技巧的精益求精,无不体现出前辈艺术家们对艺术的尊重和自信。评弹艺术所涵盖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这从当前诸多学者从艺术学之外的社会学、民俗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的大量研究成果可管窥一二。
从“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系列演出的成效来看,两位艺术家结合自身的艺术感悟而付诸实践的努力和尝试,无疑为评弹界当下如何破解“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命题,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素有“多产才子”之称,两度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的徐惠新,是当前评弹界公认的“一支笔” 。他最为业内外人士称道的特点就是擅长瞄准当代观众的兴趣点,将传统与现代无缝衔接。这既得益于他对传统书目的熟稔,更得益于他在创编曲目中始终坚持的——守正创新。
以《杜十娘·沉箱》为例,这本是1954年由刘天韵与徐丽仙合作的长篇弹词《杜十娘》中的一段精彩回目,在人物性格和内心的刻画上都颇具功力。而此番经徐惠新的再度改编,则进一步强化了对人物心理的深度挖掘,并打破了以往悲情为主的窠臼,巧妙地融进了一些喜剧元素,虽对人物之间的情感逻辑关系上仍有深化的空间,但经由徐周二人层层递进举重若轻的精彩演绎,着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取材于南唐后主李煜与小周后故事的新编曲目《啼血杜鹃》 ,故事是老的,观念却是新的,借古喻今,余韵悠长。
而在音乐唱腔上,徐惠新与周红亦凸显了“守正创新”的要义。在以“唐宋吴韵”为题的演出中,二人将他们多年来合作编创的唐宋诗词曲目一一呈现。想当年,一曲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响彻大江南北,而今,二人以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打造的一系列唐诗宋词曲目,或可视作评弹界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延续与展示。如何将评弹的唱腔流派与诗词的韵律、平仄自然地嫁接到一起,如何让完整保留在评弹中的古代入声字充分展现出古诗词的韵味,这是相当考验演员的音乐创腔及二度创作能力的。令人欣慰的是,这批作品的完成度极高,并且在校园曲艺培训、高校艺术讲座的实践中均有着较高评价。
凝神静听,以“侯调”为基本旋律的《无题》 ,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婉转多情,摇曳生姿;而以“翔调”之刚烈吟唱出的《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同样令听者动容。个中微妙,实在值得细细品味。
正如已故的沪上著名评论家沈善增所言:“……传承与创新不是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没有无传承的创新,而无创新的传承也传之不远……自信来自自觉,否则就是坐井观天;而自觉来自创新精神,求新求变,是追求理性的动力,因为要找准发展变化的方向;创新精神来自对事物、事业的热爱,唯有热爱,才希望它永葆青春,才要创新求变……”
文化评弹,传承有道。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