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阳翰笙同志
作者:罗扬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7月19日,中国文联迎来了自己的70华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写来贺信,纪念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中国文联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节点上,中国艺术报推出了厚重的两期特刊,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反响强烈。而更早前推出的“庆祝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专栏,更是因为呈现了有温度的文联历史而引发极大共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感,关于文联发展史的记录还有很多空白和模糊之处,这对面向未来的文联来说,实乃一种遗憾。因此,自本期起,本报不定期推出“文联记忆”专版,着力追溯文联初心,发掘文联史料,激活文联记忆,为文联留迹存真。热忱期待广大文联工作者、文艺工作者、读者来稿,或写人,或记事,只要与各个时代的文联发展史有关,都在欢迎之列。“文联记忆”,期待着您。 

阳翰笙

回忆阳翰笙同志

  阳翰笙同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在他的领导下工作,我深受教益。他辞世多年,却依然像生活在我们中间。回忆往事,倍感亲切,不胜思念。

  1958年1月15日,中国文联组织在京作家、艺术家50余人到京郊门头沟煤矿参观访问。图为阳翰笙(左二) 、高元钧(左一) 、梅兰芳(左三)与矿工们在井口合影

  翰笙同志对曲艺事业的重视和关怀是一贯的。曲艺界的许多活动都得到他的支持和指导。

  我早就熟悉翰笙同志的名字,读过他的作品和文章,但相互认识是在1953年第二次全国文代会之后。那时,他担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兼秘书长,我在中国曲艺研究会工作,同在一个办公楼办公,同在一个党支部过组织生活。他热情、诚恳、谦虚,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初次交谈就使我感到十分亲切,留下很好的印象。

  我和曲艺界许多同志都不会忘记翰笙同志对曲艺事业的重视和关怀。他到中国文联工作的时候,中国曲艺研究会刚刚在中国曲艺改进协会筹备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只有两个工作人员,两间办公用房,经费极少,工作中困难很多;中国文联也有类似的困难。令人感动的是,翰笙同志把中国曲艺研究会等研究会、学会的困难视为自己的困难,把帮助这些单位克服困难、开展工作当作中国文联的责任,不但在实际工作上给予帮助,逐步解决了许多困难,而且在思想上业务上给予关心和指导。一天,他主动向我询问了中国曲艺研究会的情况和曲艺界的情况,谈了他对曲艺的看法。他说,曲艺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和戏曲一样深受群众的欢迎,是民族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人民的新文艺,就要重视曲艺,就要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按照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革。这几年曲艺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坚持下去,曲艺这门艺术一定会更好地发展起来,在人民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他还讲述了他以前在四川、上海等地听一些曲艺名家演唱的情况,高兴地说,有许多曲艺艺人,艺术造诣很深,很了不起,一个人演唱就能吸引住那么多的听众,连我们这些搞新文艺的人都被吸引住了,证明这是一门很有特色、很有魅力、很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应当受到重视;有些人看不起曲艺,是旧的偏见,是很不对的。他勉励我要把曲艺事业看作是党和人民的事业,把中国曲艺研究会看作是党和国家联系曲艺界的桥梁,是推动曲艺改革的重要团体,需要大家努力克服困难,做好工作。这次谈话对我影响很大。我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能够坚持在曲艺团体工作,为改革和发展曲艺竭尽微薄之力,与翰笙同志的启迪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1958年初,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开始筹备中国曲艺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决定以中国曲艺研究会为基础成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翰笙同志亲自主持了各项筹备工作。在协会主席、副主席建议人选的问题上,他考虑得非常周到、细致,除在会议上认真研究,还让我个别征求老舍等熟悉曲艺界情况的同志的意见,力求人选得当,符合协会性质、任务的要求。我建议采取中国曲艺改进协会筹备委员会的做法,邀请文学、戏曲、音乐、民间文艺研究等方面关心并致力于曲艺创作、研究等工作的同志参加代表大会,并推举部分文艺界人士担任协会理事会理事,以取得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他当即表示赞同,并强调指出,我国的曲艺,蕴藏丰富,形式多样,轻便灵活,表现力很强,值得文艺工作者学习;他还以赵树理等同志为例,说明作家、艺术家注意向曲艺学习的好处。他同时指出,曲艺的发展也需要曲艺工作者向其他文艺工作者学习,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因此,大会代表和理事会中都推举了一部分文艺界人士,翰笙同志在代表大会上所致的开幕词中也强调了互相学习的问题。许多曲艺界代表和赵树理、老舍、郑振铎等作家、学者欢聚一堂,热烈发言,形成了互相学习、亲密合作的良好气氛。翰笙同志还在大会之后发表了题为《向曲艺学习》的文章,在曲艺界和文艺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在此后的协会工作中,一直体现了曲艺工作者和其他文艺工作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取得很好的效果,并逐步形成协会工作的一个好传统。

  1959年,郑振铎同志在出访中不幸遇难,需要补充一位文艺界人士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翰笙同志在所主持的中国文联和各协会负责人协商会议上郑重推举时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的著名扬州评话艺术家王少堂同志作为人大代表的建议人选,并陈述了理由。他说,在文学、戏剧、音乐、电影、美术、舞蹈等方面都有人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曲艺界作为文艺界的一个方面,也应当推出一位同志担任人大代表参政议政,表达曲艺界的愿望和要求。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推荐王少堂同志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人选上报有关领导部门。这件事不仅表明翰笙同志对曲艺界的重视,也反映出他考虑问题的周到、细致和办事的公道。

  翰笙同志对曲艺事业的重视和关怀是一贯的。曲艺界的许多活动都得到他的支持和指导。粉碎“四人帮”之后,他才结束了被监禁的生活,被安排在安定门外一处简陋的两间房里。一天上午我去看望他,由于长达九年的囚禁和折磨,只见他苍老消瘦了许多,形容憔悴,身体虚弱,而且还未被彻底平反和恢复工作,我不知该怎样来安慰他。出乎意料的是他的精神很好,说起话来还是那么热情、爽朗、亲切。他关心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关心文艺界的事情,频频询问文艺界、曲艺界的情况。1979年,组织上为他彻底平反并恢复工作,翰笙同志立即积极投入中国文联与各文艺家协会的恢复工作和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工作。同年5月,中国曲协在北京召开理事会扩大会议,我向他汇报了曲艺工作的情况,请他出席指导,他立即慨然应允,不但抱病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而且作了经过认真思考、准备的讲话,阐明了当前曲艺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大家提出殷切的希望和要求,使大家深受教育,深受感动。1985年4月,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时,他因病不能出席,仍然对大会表示关心,并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1979年5月24日,阳翰笙(左)在中国曲协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讲话,题为《发挥文艺“轻骑队”的作用——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右起为陶钝、魏伯

  翰笙同志要求我们认真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要重视传统曲艺的推陈出新,更要大力提倡反映新时代、新人物的曲艺创作,努力为曲艺创作者提供学习、提高和深入生活的条件。

  翰笙同志非常重视曲艺创作。在研究中国曲艺研究会及其后成立的中国曲协的工作时,他一直很注意曲艺创作方面的工作,认为曲艺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如同剧本是戏剧之本一样,曲本话本是曲艺之本;有了很好的曲艺文学作品,会促进曲艺表演和曲艺音乐的革新,演员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只有把先进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他要求我们认真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要重视传统曲艺的推陈出新,更要大力提倡反映新时代、新人物的曲艺创作,努力为曲艺创作者提供学习、提高和深入生活的条件。

  为了引起各地区有关领导部门对曲艺工作的重视,促进曲艺创作的繁荣,在他的提议和支持下,中国文联和中国曲协于1964年2月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曲艺创作座谈会。应邀参加座谈会的代表有各地在曲艺创作和表演上有显著成就的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也有文艺界有关人士,共一百多人,历时七天,大家一起交流创作经验,研究创作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会议开得很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翰笙同志还提议并商请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扩大宣传,并要我代拟了一篇社论稿,请林默涵同志审定后,以《积极地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曲艺》为题作为《人民日报》社论发表。由于这次座谈会开得成功,又比较充分地发挥了舆论宣传的作用,引起曲艺界和有关文化部门的重视,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地创作演唱新曲艺的活动。

  翰笙同志在中国曲协1979年的理事会扩大会议上所作的讲话中,也着重讲了曲艺创作问题。他满腔热情地肯定了曲艺创作的成绩,希望广大曲艺工作者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曲艺轻便灵活、便于反映现实的特长,首先要下大力气创作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也要努力创作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作品,还要努力创作反映我国悠久历史的作品,要提高质量,争取光辉灿烂的文艺黄金时代的到来。

  实践证明,发展曲艺创作的确是曲艺创新繁荣的关键所在。凡是曲艺繁荣的时期,都是由于各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富有时代精神和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曲艺作品。如果创作上不去,曲艺舞台也必然冷落下来。

  1982年10月6日,中国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负责人,出席中国文联新楼奠基仪式。左起:周扬、阳翰笙、欧阳永华、夏义奎、李庚、迪之、袁文殊、张僖、罗扬

  在研究曲艺评论问题时,翰笙同志不止一次地提出,要向陈云同志学习。

  翰笙同志也很重视文艺批评。1956年,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后,翰笙同志表示热烈拥护,除组织、动员大家认真学习、贯彻外,他在一次谈话中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阐述了文艺批评的重要性和对文艺批评应持的态度。他认为积极开展实事求是的文艺批评,对活跃人们的思想,统一人们的认识,促进文艺繁荣,大有好处,必不可少。他还以“左联”时期文艺界对他创作的小说《地泉》的评论为例,说明瞿秋白、茅盾等同志的批评对他的启发和帮助。他说,当时也感觉到自己在创作上有缺点,但认识不足,看到、听到秋白、茅盾等同志的批评意见之后,经过认真思考,才比较深刻地认识到《地泉》的缺点和问题,这不仅是一部作品的缺点和问题,而且反映了“普罗文学”创作相当普遍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认真从中吸取教训,不但对自己有好处,对促进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发展也大有好处,大有必要;所以在《地泉》重版时把秋白、茅盾等同志的评论文章作为序言,供大家阅读和研究。他还讲到对秋白、茅盾等同志的评论文章并不是全部同意,自己也坦率地提出不同意见,以供大家研究讨论;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为了促使无产阶级革命文艺逐步走向成熟,更好地向前发展。翰笙同志如此正确地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如果缺乏很强的责任心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如果缺乏宽阔的胸怀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做到这一步是不可能的。

  翰笙同志曾多次谈到曲艺评论,他同意一些同志的看法:曲艺评论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需要大力加强。对协会举办的一些评论和研究活动,他都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例如, 1962年12月,中国曲协为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在中国文联礼堂举办《红楼梦》曲艺专场演出时,除邀请文艺界、曲艺界人士观看演出外,翰笙同志还亲自邀请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演出,并请周总理在演出结束后与文艺界、曲艺界有关同志一起座谈。周总理不但对这场演出给予鼓励,而且对传统曲艺的整理、改编以及曲艺工作者与其他文艺工作者如何互相学习、加强合作等问题发表了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意见,给大家以深刻的启示和很大的鼓舞。

  在研究曲艺评论问题时,翰笙同志不止一次地提出,要向陈云同志学习。1979年5月,他在中国曲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郑重地说,陈云同志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是我党领导经济的权威,工作是很忙的,可是,他对评弹研究得那么深入,许多问题讲得那么具体、深刻,那么切合实际;最近发表的《陈云同志对当前评弹工作的几点意见》讲得很好,有重大指导意义,我反复研究了好几遍,我们长期搞文艺工作与他比还差得远。我们要老老实实地向陈云同志学习,把他的意见落实到工作中去。如果我们能像陈云同志那样进行曲艺的研究和评论,曲艺一定会更好地繁荣起来。他的讲话饱含对陈云同志的敬佩之情,也表达了对大家的希望和对曲艺研究、曲艺评论的热切期待。

  1987年11月28日(农历十月初八)是阳翰笙85岁诞辰,中国文联等单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阳翰笙同志从事文艺工作六十周年”庆祝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艺界知名人士400余人出席

  翰笙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作风民主,虚怀若谷。

  翰笙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作风民主,虚怀若谷。我参加过他召集的多次会议,也有许多个别接触。在我的记忆中,凡属重要的事情,他都首先听取大家的意见,然后经过认真考虑,反复比较,才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有不同意见,就进行讨论,即使别人讲得不对,甚至态度不够冷静,他也耐心地说服解释,最后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做出决定。在他面前,你不会感到有什么顾虑,讲错了也不要紧。有一次,我正在翰笙同志家里商量事情,一位同志误认为翰笙同志在对待文联两位负责同志互相之间发生严重分歧的问题上偏袒一方,突然破门而入,怒气冲冲地指责翰笙同志官僚主义,处事不公。在这种情况下,翰笙同志不生气,不发火,仍然像平时一样很亲切地请这位同志坐下,有话慢慢说,向她作耐心解释。这需要多么好的涵养和多么宽大的胸怀啊!

  翰笙同志又是坚持党性原则的,对于粗暴的错误的批评,特别是“扣帽子”“打棍子”式的所谓批评,他能够顶得住。在被人误解受到委屈的时候,也能想得开、放得下。

  有一次交谈至今难忘。1986年夏天,翰笙同志在烟台疗养,正好我在烟台参与主持文联和各协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会议,一天上午,我去看望他。这天天气晴朗,海风微拂,我们在凉台的阴凉处亲切交谈,他十分关心文艺界的情况,询问了社会上和文艺界发生的许多事情,也谈了他对当前文艺工作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他认为,近几年来文艺评论虽然有所加强,但总体来看,实事求是的有说服力的评论文章还是太少,百家争鸣的空气还很不够。他不无忧虑地说,现在有些同志只喜欢听赞扬的话,不喜欢听批评的话,也有些同志喜欢捧场,不是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好处说好,坏处说坏” ,这对文艺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对自己也有害处。他特别谈到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问题。他说,一个人思想上工作上难免有缺点、有失误,别人批评对了就要愉快接受,批评不对也不必勉强接受,如果有原则分歧还可以争论和进行反批评。只要大家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说理,认识会逐渐统一起来。当然,要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不那么容易,在党的生活中也难免有受委屈的时候,一定要想得开,如果想不开,对工作不利,对身心健康也很不利。无论如何,要正确对待批评,批评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不要闷在心里;别人也要注意劝解,不要当面说些加重委屈的话,这才是爱护。这次谈话使我很受感动,我们从这里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位老同志对批评与自我批评所持的郑重态度。

  以上所述,只是我记忆中的若干片段。翰笙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革命文艺家,是我们党在文化战线上成就卓著和深受人们爱戴的一位领导同志,是文艺工作者的良师和益友。他的崇高思想品格和在事业上的成就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研究。个人的回忆,难以记述其万一。谨以此表示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

  (作者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曲协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