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既是中国文联70年来的宝贵经验,更应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
70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写给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之二
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这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道路,道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保障。
中国文联成立70年来,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引导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创作的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鲜活实践,以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一
关注民生一直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伟大传统。但真正让“人民”成为文艺创作的时代强音,则必须从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说起。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一著名论断,深刻阐述了文艺为什么人这一方向性、原则性的根本问题,确立了党对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和理论观点。
在《讲话》精神指引下, 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 “你们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的组织者。你们对于革命有好处,对于人民有好处。因为人民需要你们,我们就有理由欢迎你们。 ”大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讲话》为指引,确定了此后文艺发展的总方针。从此,“人民”成为新中国文艺史上一个响亮的关键词,到最广大的群众中去、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成为文艺工作者的重要遵循。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生活、提高修养、努力实践,用艺术的武器参加到新中国的伟大建设中来。1952年,著名作家柳青辞去陕西省长安县县委副书记职务,定居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 。正是因为柳青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生活中,把自己完全当成一个普通农民,他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的《祝词》成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铿锵的论述再次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
要给人民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新时期万象更新的火热生活成为文艺创作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
1995年,中国文联开创性地举办了“百名文艺家万里采风”活动, 100余位成就突出的文艺家组成近20个团队,历时两个月,奔赴10余个省份,深入工厂、农村、矿山、海港、油田、革命老区采风创作。
进入新世纪,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坚持把面向基层、服务社会、回报人民作为工作重点,积极组织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开展公益性文艺活动。从2005年底开始,中国文联组织的“送欢乐下基层”系列文艺志愿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百名文艺家万里采风” “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的成功开展,打造了中国文联面向基层、服务人民的重要文化惠民品牌活动,形成了百花回报沃土、文艺服务人民的浓郁风气。
二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他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五部门在2014年11月18日联合印发通知,
号召在全国文艺战线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深扎”这项覆盖全国范围的主题实践活动由此拉开大幕。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牢记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衣食父母,从“身入”向“心入、情入”转变,真正扎下去、扎进去,汲取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提升创作水平和创造活力,推出一批承载中国梦想、记录追梦历程、激励人们奋进的精品力作。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是一种新时代表达,也是中国文联和整个文艺界一直以来所坚守的传统。“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为人民服务”成为文艺工作者自觉的实践。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切实了解了基层群众的生活,碰撞、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灵感。
2015年10月,中国文联与中国音协、中国美协、中国曲协、中国舞协、中国摄协、中国书协在京举办6场“向人民汇报” ——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创作成果展演,社会反响强烈; 2016年,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中国舞协组织20多位知名音乐舞蹈艺术家赴西藏自治区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 2017年,中国文联组织美术摄影艺术家赴塞罕坝机械林场采风创作; 2018年,中国文联组织知名音乐舞蹈艺术家赴内蒙古采风创作……
“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句空话,需要躬身力行。文艺的创造力来源于日积月累的对生活的观察、细致的体验,如果没有扎实的生活积累,没有感同身受的百姓生活的共鸣,没有热气腾腾的生活质感味道,就一定创作不出好的作品。可以说,“到人民中去”是在文艺创作的根基上发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必由之路,是真正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三
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时说:“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 ”
艺术创作不能闭门造车,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走出自身的方寸天地,紧跟人民步伐,担当起神圣的职责和使命,走进火热的生活当中,追随人民脚步,才能创作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
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2012年5月23日,在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中国文联组建了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2013年5月23日,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成立。2014年5月16日,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5月23日设立为“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 ,并明确于以后每年“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集中倡导开展“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到人民中去” ,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每一位严肃对待创作的文艺家发自内心的需求。中国文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组织知名艺术家、广大文艺工作者奔赴城市乡村、企业厂矿、军营哨卡和国家重大建设工地,深入革命老区、受灾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送欢乐下基层”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及“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密切了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度观照现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才创作出了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既是中国文联70年来的宝贵经验,更应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