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系列电影,可能是为数不多的无论怎么拍,口碑都不会差的电影。不论是哪个版本的蜘蛛侠,都有着普通人最普遍的烦恼,太过天真、屡屡犯错、不善交际,工作总被质疑,和身边亲密的人不断争执,信任的人也会背叛你,却要背负这一切去担负起拯救世界的责任。我们尽可以把蜘蛛侠想象成我们自己,把他英雄的一面想象成我们的一个白日梦,从中窥见成长过程中的迷惘,这大概也是《蜘蛛侠》系列最迷人的地方。
《蜘蛛侠》系列关乎成长。“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这句话来自蜘蛛侠的叔叔本·帕克之口,在《蜘蛛侠》系列、 《超凡蜘蛛侠》系列中有关蜘蛛侠诞生的情节中均有提到。彼得·帕克从目睹自己的叔叔死亡以后,才从毫无担当的青春期少年成长为现在大家熟知的蜘蛛侠。
但是漫威影业打造的小蜘蛛直接跳过了诞生的部分,直接在2016年公映的《美国队长3》中,由托尼·史塔克招入复仇者联盟麾下。两个人与其说是战友,倒更像是儿子与父亲的关系。在2017年上映的《蜘蛛侠:英雄归来》中我们可以看到,史塔克为小蜘蛛斥重金打造高科技人工智能战衣,又派保安队长哈皮随时汇报他的情况。在这一部电影中,史塔克教会了小蜘蛛:“如果没有这套战衣你就一无是处,那么你就不配拥有它! ”由汤姆·荷兰德扮演的、怯生生的白面小蜘蛛终于在史塔克的引导下,颤颤巍巍地跨出了独立的第一步。
但是这还不够,在《复仇者联盟3》和《复仇者联盟4》里,虽然小蜘蛛换上了焕然一新的装备,渐渐有了蜘蛛侠的样子,小蜘蛛依然还是“跟着爸爸玩拯救世界游戏”的毛头小子。
真正的独立,是从《复仇者联盟4》中托尼·史塔克的英勇赴死开始的。而史塔克的牺牲,将小蜘蛛从钢铁侠的怀抱和阴影中一把拖出,狠狠地掼在现实世界里滚烫的水泥地上,腾起呛人的滚滚黄尘。这个世界里有逃避不掉的责任和义务,有赤裸裸的羞辱和责难,还有扑面而来的诽谤和谣言,以及没来由的恶意和欺骗。
这种成长,在近期上映的《蜘蛛侠:英雄远征》中延续,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长不总是简单意义上走向成熟的过程,也伴随着迷惘和自我抗争。影片开头将“英雄梦”的对立面设置为青春期对爱情的渴望,某种意义上,是以“本我”来对抗“超我” ,在他蜕变为英雄的成长之路上,设下第一重阻碍。所以我们看到,他不愿意当英雄,最初的目的很简单——他要把时间花在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上。
但是,更大阻碍却在于他对这个角色的抗拒,与作为“超级英雄”的前辈们不同,蜘蛛侠的英雄角色,更多的是在人们期待中逐渐构建出来的。而更确切地说,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人们对他继承钢铁侠衣钵的希望。他成了公众意志的寄托,一个危难之际“最适合”挺身而出的人,他的“自我”反而被淹没。他把钢铁侠留给他的宝贵遗产——史塔克工业制造的墨镜交给了“神秘客” ,与其说找到了更合适的人,不如说,他逃避外界对他的定义。
而蜘蛛侠的成长,也就是“本我” “自我”与“超我”和解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看,影片对帕克爱情的处理显然回避了前半部分设置的矛盾。随着剧情需要,人为地让它化解——女孩早已察觉帕克就是蜘蛛侠,然后坚定地站在他的一边。只有战斗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人,也许是帕克去拯救世界的理由之一。但我们无法预料,如果蜘蛛侠也像他的前辈们一样,不顾生死去拯救世界时,爱情会不会再次成为他的羁绊。也许主人公的年龄设定,让他可以不去考虑这样的事情,留一点成长的迷惘。
但自我的觉醒,却成为蜘蛛侠成长的重要一环。影片中的“神秘客”让他意识到:眼见的可能是幻象;人们眼中的英雄,可能下一秒就崩塌为恶人;信任,有时候会成为暴露在敌人眼前的软肋。“神秘客”和他营造的幻象的崩塌,象征着一个失去父亲庇佑、涉足成人世界的人对外部世界认知的重塑。在这样的前提下,做一个救火、救小狗的“好邻居蜘蛛侠”反倒成为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做不做别人眼中的“英雄”也变得没有意义——他必须做自己世界的英雄。
他为自己的善恶观而战斗,实际上,也与其他人对他拯救世界的期待殊途同归。然而归根结底他面对的还是自身——很快他就发现,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即便自己战胜了邪恶,在公众眼里,却可能沦为不善良的一方,学会怎么与世界相处,还需时日。也期待在《蜘蛛侠》系列的下一部影片中,跟随他一起突破新关卡,开启新征程。